李立强明面上是郑国栋的铁杆,也是影响选举的关键人物,林乔将李立强当做突破口,她直觉,李立强和郑国栋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
林乔打着去跟李立强请教的幌子,询问他关于生产上的问题,一开始李立强对林乔很是防备,他表现的很抗拒。
“你要请教我?我可没有什么东西让你请教的,我就是个干活的,虽然懂技术,但都是经验,你要我说出所以然来,我说不出来。”
李立强摆明了是不想跟林乔有任何接触,林乔却没有放弃,态度十分谦卑道:“李厂长,这些天我在车间实习体验,深深地觉得要干好生产很不容易。”
“您是生产厂长,主管着生产,肯定最了解厂里的生产情况,我想针对性地问您几个问题,也请您教教我。”
“跟您相比,我的生产经验还是不足,毕竟引进设备是大事,也是咱们厂子里所有人的大事,我也只能厚着脸皮来求助您。”
林乔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李立强也只能勉强答应。
随后林乔问了好几个问题,这些问题都不是随随便便问出来的,而是林乔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发的思考。
李立强从一开始的不耐烦,最后也仔细地思索着林乔的问题。
林乔的问题很有价值,甚至有些问题是李立强从来没有想过的,但是这些没有想过的问题,如果解决好了,会大大的提升生产效率。
李立强有些惊讶,他以为林乔来找他只是走个形式,却没想到林乔是真的来请教,而且准备得这么充分。
看着林乔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李立强的态度也软化了下来,他也没有藏私,一一解答着林乔的问题。
等李立强将所有的问题回答完毕,发现林乔还没走。
李立强有些诧异,又问道:“你怎么还不走?还有什么事情?我等会儿还要去车间,没有时间跟你在这费口舌,该回答的也已经回答了,你快走吧。”
林乔却没有挪动脚步而是微笑道:“其实李厂长我找您,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李立强挑了挑眉,原来戏眼在这里,刚才林乔给李立强留下了一份好印象,李立强也就多了一份耐心:“什么事情?你最好快点说。”
林乔笑了:“您觉得郑科长怎么样?”
这是一个有些冒犯的问题,而且两个人的立场本来就相悖,这个问题由林乔问出来十分尖锐又十分奇怪。
李立强又多了一份防备不咸不淡的说:“郑科长当然有郑科长的好。”
这句话是一个安全牌,可是却表露了李立强内心深处的想法,他对郑国栋也并不是完全认可。
林乔单刀直入:“您觉得郑科长满足于只做一个科长吗?”
李立强瞪大了眼睛,林乔的这个问题,李立强当然也想过,甚至这一度成为他焦虑的原因。
郑国栋当然不满足于做一个科长,可是李立强的资历比郑国栋要深很多,即使郑国栋背后有刘保军,刘保军也不可能直接让郑国栋顶替了他的位子。
但李立强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这些事情太隐蔽,而且林乔也并不是他这一阵营的:“每个同志都想进步,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小林你不是也想进步吗?”
李立强采用了反问的形式,回答得滴水不漏。
林乔也没有绕弯子,她已经从李立强的回答里,试探到了李立强的想法。
李立强和郑国栋之间也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早有嫌隙,林乔就要好好的利用这份猜忌和嫌隙。
林乔笑着说:“当然每个同志都想进步,可是进步不是嘴上说说,需要等待机会,”
“以前郑科长没办法更进一步,是因为没有机会,但是现在,机会来了,引进国外设备很符合上面的政策,也是轻工局大力支持的项目。”
“如果郑科长成功的当上了项目组组长,又成功的引进了设备,这么亮眼的成绩,组织上肯定要给予提拔,那么李厂长,你又该如何自处?”
林乔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像敲击在李立强的心上,李立强是生产副厂长,分管着生产科,计划科等等科室。
郑国栋已经是计划科的科长,如果再往上升一步,还有什么位置?很明显,唯一的位置也就是生产副厂长。
本来这一两年厂里的销量就不好,维持现状已经很久了,李立强主管生产却没有什么亮眼的成绩。
如果让郑国栋领导项目组,成功引进了设备,那么郑国栋很容易就后来者居上。更何况郑国栋背后还有刘保军这个厂委书记。
两者叠加影响,李立强生产副厂长的位置就肉眼可见的摇摇欲坠。
但是这些隐秘的心思李立强不可能向林乔透露出来,他的脸色冷了下来,低声斥责道:“我以为你是真心来找我请教的,却没想到你竟然也搞这些弯弯绕绕!!”
“你今天的目的,是为了来挑拨我和郑科长的关系吗?如果想要用这种方法让我给你投票,那就是痴人说梦!”
面对愤怒的李立强,林乔冷静道:“跟您说这些并不是想让您给我投票,也并不是想让您给我走后门,相反的,我是想让您公平的选择,以严格的标准来审视我的计划。”
“当然也以严格的标准来考量郑科长的计划,毕竟成功引进设备对生产科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两个人的目标是一致的。”
林乔补充:“当然,我不否认我跟您说这些也是为了拉拢您。”
“但是无论您相信与否,我想当上项目组组长,最终依靠的是我的能力,如果我真的技不如人,即使选不上我也不会有任何的怨言。”
林乔慎重道:“跟您说这些,归根结底,我只希望您能够公平的投票,为了纺织厂,当然也为了您自己。”
李立强当时并没有立刻回答林乔,但是在投票的时候却做了一个决定。
李立强选择了林乔,他的选择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尤其是郑国栋和张建国。
张建国即使和郑国栋穿一条裤子,但是说到底李立强才是张建国的直属领导。
所以张建国选择了弃票,其他生产科的骨干们也都跟随着李立强选择了林乔。
郑国栋认为铁打的选票就这样飞了,其他的科室,他就更加指望不上。
这次的竞选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林乔赢了,并且以大比分的优势战胜了郑国栋,等记分员将各自的数据通报以后,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郑国栋几乎要将牙都咬碎了,他恶狠狠地瞪着李立强,即使李立强是他的领导又怎么样,郑国栋背后可是党委书记,是厂里名正言顺的一把手。
因此郑国栋在平时和李立强的相处中,对李立强也没有过多的尊重,此时李立强竟然选择林乔,郑国栋就更恨了!
李立强这个鳖孙竟然敢在关键时刻反水,他迟早要把李立强踢下去,替代他的位置!
李立强注意到了郑国栋仇恨的眼神,他没有往郑国栋的方向看,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李立强就知道,选择林乔,肯定会得罪刘保军和郑国栋。
但是刘保军和郑国栋的想法,他李立强怎么可能猜不到!
他们两个都想让他滚蛋,郑国栋觊觎他的位置已经很久了,只是没有找到机会而已。
李立强冷哼一声,这两个人都当他是傻子,又想利用他,又想联合起来赶走他,
还想让他当他们的狗,老子可没有那么软骨头!
要说李立强在选择林乔之前还有些纠结,但是现在却有一种常年压抑释放过的爽快。
反正郑国栋和刘保军没安好心,他李立强反水的又怎么样,在场的那么多人不都选了林乔吗?都是你郑国栋技不如人!
林乔做的项目计划书可以说是无懈可击,再加上林乔优秀的表现,无论是思路逻辑还是谈吐,都十分亮眼且很有大局观。
说不定让林乔当上项目组的组长,真的能给纺织厂带来一些好的变化。
这是所有选林乔的人心中的想法,虽然大家太平日子过久了,但是却并不是人人都没有危机感。
厂里生产的布匹卖得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市场开放让很多人都发了财,但是对一潭死水的纺织厂来说,却是敲响了警钟。
尤其在林乔拿出两块布料让大家选择的时候,这种危机感就更加强烈了。
因此即使纺织厂里派系林立,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尚存理智,如果纺织厂越做越差,他们又能争什么呢,在斗争之前,先稳住纺织厂的生意才是正经事。
再说反正引进设备这件事情由林乔负责,出了事也是林乔担责任,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所以许多人都将票投给了林乔。
这场引进设备项目组长的选举,在很长时间里都是纺织厂的新闻,被纺织厂的工人们津津乐道。
谁能想到书记小叔子郑国栋,厂里的老油条竟然输给了一个女人,而且还是以压倒性的选票输掉的,不仅输了,还输得很难看,当然会引发众人的讨论。
不过,这场让人津津乐道的胜利背后也隐藏着危机,林乔面临的局面将会更复杂,距离她实现目标,也才刚刚开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