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七章河湟谷地

没有部落会讨厌吸纳新鲜血液,哪怕不考虑人手,只考虑稀释血缘,新鲜血液也是每个部落的刚需。

但献仍对昆仑的话表示怀疑。

昆仑的部落如今总人口逼近六百,一个部落顶三四个部落,再喜欢吸纳新鲜血液的部落也不可能乐见如此庞大的一个部落出现在自己附近。

尤其河谷诸部落总人口加起来有没有三千都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如此体量差异,谁吸纳谁呢。

昆仑解释道:“吾等的种植比这里的人好,麦菽粟收获更多,冬季有更多食物,平时也可以养更多牛羊,同样大小的土地,可养活的人比以前要多。吾等迁徙而来不会与本地部落发生资源冲突,而吾等传授他们更好的种植之道,他们也能得到更多食物,足以消弭可能的冲突。”

部落流血冲突这种事,能避免最好避免,哪个部落生崽养崽都不容易。

平时狩猎采集死人也就罢了,不是短时间大量死人,部落也能承受这种损失,但部落流血冲突死人往往是短时间大量死人,就算赢了也会肉疼到心肝脾肺肾一起造反,倒霉一点,部落因此消亡也不稀奇。

献顺着昆仑的思路思考片刻,感觉有点熟。

这不就是拂晓与母鲤的思路吗?

给予当地部落利益,从而让当地部落心甘情愿接纳大量迁徙人口,从而避免大量人口迁徙带来流血冲突。

不同的是拂晓用的利益是水利,母鲤用的是日旸之地与淇水流域的盐粮贸易,昆仑用的是更好的种植技术。

*

现代,不知名饭馆。

食客们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墙壁上正在热播的影视剧,一边看一边议论。

“迁徙还能搞得这么和平,真的假的?美化的吧?”

“电视剧嘛,主角又是风神,肯定会有美化。”

听到其它食客的讨论,伯息抬头看了眼剧,她认得这剧,演员颜值对观众眼睛非常友好,即便是几千年里见惯美人的她也不时被一些演员的脸硬控,不愧是全球选美选出来的。

脸上带着口罩与磨镜的向导问伯息:“伯息怎么看?”

伯息答:“流血冲突也得有足够的利益,没有足够的利益,战争打不起来,剧里这个时期奴隶制诞生了吗?”

“没有。”

伯息道:“战争的利益不外乎土地、奴隶、保护费,那年头的交通收保护费无疑是想不开,收益还没成本多;而土地,他们隔三岔五的迁徙,根本不会在一块土地上长期定居,为了土地开战,同样收不抵支;还有奴隶,若是能将其他人变成奴隶,通过剥削奴隶获取剩余价值,两个族群相遇自然先打为敬,能抓奴隶为什么不抓?但你都说他们还没发展出奴隶制,那就没这个好处。既然战争不能带来利益,自然要尽量避免战争,反之,利益足够,只要死的不是自己,便是流血千里也要将比自己弱小的人或族群变成奴隶。”

“伯息的见解很冰冷。”

伯息微笑:“人性如此。”

向导叹息。“所以你破坏了那么多国家,害千万人沦为难民,流离失所却毫无悔意吗?”

伯息看着向导,这位自荐上门的向导长着一张很好看的脸,一张在风神电视剧里出场过的脸。“我是羽王,虽然现在不是了,但我的屁股坐在王座时自然要在其位谋其政。”

对外掠夺财富是君王的职责,做不到这一点不配为王。

对方应该庆幸羽国禁奴隶制,不然她就不止掠夺财富量产难民,还有抓奴隶。

*

两河冲刷出的谷地令昆吾甚为满意,但本着下一站说不定更好,反正时间多,多看几个地方也无妨的打算,昆吾又将东北西三个方向都跑了一圈。

最完美的地方莫过黄土高原,黄土肥沃且土质松软,可以轻松用骨耒掘开,很适合种植作物,但它实在太远了。

献带着她飞都要飞百日,数百人迁徙需要耗费的时间....不提也罢。

但这不代表放弃,昆仑比对了下谷地与黄土高原的方位,虽然不在一条线上,但前往黄土高原是可以经过谷地的,完全可以将谷地做为长途迁徙中的一站,待很久以后,谷地人口增长需要分流或土地变得贫瘠时,后人可以继续向东,一站一站迁徙至黄土高原。

而自己这一代人,迁徙到谷地并繁衍生息就够了。

敲定了迁徙的目的地,远行了一个春秋的昆仑回到部落里与众人一起为迁徙而准备。

短途迁徙很简单,将能带走的东西打包好随时可以走,长途迁徙却不行,尤其石盘部落人口逼近....啊不,是超过六百人,无法说走就走。

众人花了三个春秋种植更多的谷物,几乎将土地肥力扎榨干净。

平时多吃肉少吃谷物,将耐储存的谷物积累起来,当积累起足够整个部落吃三个春秋的口粮后,正式的迁徙才开始。

昆仑带着百五十名大人、够百五十大人吃半个春秋的粮食、部落里一半的牛先行前往谷地,其余大人留下照顾部落里的老人与幼崽,等先遣队伍在谷地营造屋舍、开垦田土,完成建设后回来接众人。

献一路陪同,待众人开始伐木建设屋舍,忽问昆仑要不要与东边的部落换粮食,众人一边干活一边采集狩猎觅食太辛苦了,也不知要多久才能回去接老人与幼崽,倒不如另辟蹊径。

“易粮?可吾等并无能用来与东边易粮的东西?”

石盘部落有的,东边的部落也都有。

献看向部落周围草地里吹草的牛群。“东边的部落有牛,但没有汝等多。”

昆仑问:“但东边的部落不能饮牛乳罢?”

她还没忘记献某次出于好奇与眼馋饮了牛乳后上吐下泻的惨状。

“婴可食牛乳,且大人只是不能饮牛乳,仍可食牛肉。”

饮牛乳吃牛肉不都是填饱肚子吗?

既如此,吃什么不是吃?

昆仑不可思异。“以粮易牛?谁会如此浪掷?”

献笑。“汝自己都忍不了食谷而造石盘将谷物磨碎食用,怎会觉得旁人忍得了?冬季能少吃一口谷物是一口,每个部落都会很愿意用一部分吃不完的粮易肉。”

昆仑回忆....也不用回忆,这段时间人手紧张,她吃得就是没加工的谷物,时隔多年重温没磨碎的谷物滋味简直**。

加工过的谷物吃起来对牙齿友好一些,但也只是一些,照样折磨牙齿。

众多食物里只有肉对人类最友好,不仅牙齿还有身体,吃肉比吃谷更有力气也更强壮。

但用粮换牛还是感觉很离谱。

昆仑将信将疑的带十头牛跟着献向东走,参加其它部落的集会,竟真的有人上前问牛怎么换。

昆仑迟疑的报价。

“一头哺乳期的母牛换粮七百罐,不在哺乳期的母牛换粮六百罐,公牛四百罐。”

这么便宜?

本来只是随口一问的路人立时道:“吾要换哺乳期的母牛,汝有几头?吾都要。”

肥羊啊。

昆仑愉快的将哺乳期的三头母牛从临时搭建的围栏里牵出。

肥羊为难的表示自己的部落这次来没带那么多粮食,可否等她一段时间。

昆仑也很为难,谷地那边等着食物下锅呢。

最后还是献提议。“要不汝先取一头牛,剩下两头下回再取,反正昆仑以后还会再来。”

路人道:“下次会有别的人也想易牛。”

“这简单,昆仑可以许诺哺乳牛先给汝。”

献说着寻来一块木片,在木料上刻下俩人的人像与两头产乳的牛,再将木料掰成两半,一人一半,让俩人下次以此为信物提牛交粮。

河湟谷地,位于青海省,黄河与湟水之间的土地,位于第三、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面积只有1.6平方公里(青海省有七十二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占全省百分之六十。

扎陵湖,目前考古发现秦始皇采药石刻的地方,是传说中昆仑所在的范围,至少秦朝人是这么认为的。

昆仑具体多大范围目前还不确定,本文就定它很广,从河湟之地到扎陵湖,到祁连山一片都是它的范围。

昆仑对应河湟谷地,也是未来西王母国的第一块基石。

扎陵湖的话,可以对应开明神兽,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九个脑袋,可以设定本文里开明对应的原始人是个天才——话说回来昆仑也很天才。

还有掌时令的陆吾,擅战的玄女,西王母麾下的三只青鸟、疑似早期畜牧之神的英招,看剧情发展决定它们是西王母国的源头,还是西王母成形后不同阶段的首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3章 第七章河湟谷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宁得岁岁吵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咸鱼暗卫打工日常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从人到神·蒙昧时代
连载中都广建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