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究问:“若说的是‘文`革’,又如何解读?”
淳于溷道:“我的老乡李云鹤,出生在诸城。15岁那年,考入山东实验剧院,学习戏剧表演;19岁入党。入党介绍人被捕后,便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后来,她去了上海,加入了‘左翼教联’的业余话剧团体。
参加地下工作时,她化名张淑贞---但图中的那张‘弓’,却与此化名无关。不久后,她被捕了,不到两个月,她又被放了出来,可见其人能量之大。
又过了4个月,她又进入上海电影通业公司,改名蓝苹。不到两个月,她主演的话剧《娜拉》,受到大众的广泛好评。
两年后,蓝苹去往延安,在延安鲁迅文艺学院学习。
此时,与蓝苹有裙带关系的那张‘弓’便出现了,他叫张宗可。
张宗可与李云鹤同是诸城人。5岁那年,李云鹤曾经跟随母亲去到张家做过佣人……无意间提及此事,两人便拉近了距离。
当时,张宗可是中央社会部部长,兼任中央党校校长;他的夫人曹轶欧担任中央党校干部处处长。
张部长经常请自己的小老乡李云鹤到枣园玩,这是很特殊的事情。
因为,社会部是主管党中央安全和生活的一个部门,张部长立了一个很严格的规定----未经许可,任何人从中央社会部的门口,哪怕是经过,都不行。
不久,张部长将李云鹤从鲁艺调到中央党校学习,专门组织了一个小班,有李云鹤、张茹之等五六个女同学。这个班直接由他的爱人---曹轶欧管理。
张部长曾经有一句名言:在中国,想要搞好社会关系,建立深厚的友谊,唯有两个法宝----一是教书,可供桃李满天下;二是当月下佬,为他人介绍老婆。
不久,李部长就安排李云鹤去到延安鲁迅文艺学院任教;接下来,就要为小老乡当红娘了。
在曹轶欧组织的一场文艺演出中,李云鹤的表演,受到了主席的青睐。
张部长就抓住了这次契机,让李云鹤主动去找主席。
他找来李云鹤谈话,说:主席一个人,生活上没有人照顾,你去关心关心……
此时,主席的夫人子珍,因为两人闹矛盾,独自去了西安、新疆,准备去往苏联。主席做工作,子珍执意不回来……
这空档,李云鹤第一次来到主席那儿。主席望望她说:‘你对我能有什么帮助?’
云鹤道:‘我可以管生活、家务。’
‘你能负担得起吗?’主席又问。
‘能,试试看。’说完,云鹤就帮助主席打扫屋子,把桌面收拾干净、整齐。收拾床铺时,不仅将床单扫净,连褥子都扫净,重新铺了。这些事,原来都是警卫员做的。警卫员都是来自农村的毛头小子,扫不了这么干净。主席没有留她吃饭,她也比较拘谨,干完活就走了。
过了两三天,云鹤又来了,主席的屋子经过几天又乱了。她仔仔细细地打扫一番。之后,见主席衣服的胳膊肘处破了,主动地说:‘我给您缝缝。’
这次主席说:走这么远的路。让她留下吃了饭,才走的。
当时主席住在北门内凤凰山麓的李家窑洞。中央党校在延安城东北五公里处桥儿沟镇。
不知从何时起,她就住下不走了。主席说:‘不走了,好嘛,有地方住。’当时主席住着三间石窑洞,左边是书报室,中间是会客室,右边是主席的办公室和寝室……
当然,这一切的安排,都是张部长的指示,若没有部长的指示,李云鹤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再说,要是没有张部长的安排,李云鹤也无法进入主席的住地。
随后,李云鹤随主席转战陕北,任中央纵队直属队协理员。1949年春,李云鹤随中央机关,从陕西到达北平。
这就是,‘天生美人自陕西归来,建国后,住在中央机关,生活也就渐渐安顿了下来’。”
老学究:“那‘长弓在地【1】,危而不危’……有作何解释?”
淳于溷:“姓张的,给农村出身的李云鹤铺就的道路,看似危险,其实并不难!”
老学究:“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裳色更鲜……作何讲?”
淳于溷:“从陕西回来的女子,一步登天,正是把‘琵琶’弹的出神入化,技艺超群啊!‘皎皎’是白色的意思,这里多少带点儿她名字的意思;‘皎皎’还有朴素之意,说明,李云鹤自从来到延安,直到去世,一直穿的十分俭朴;‘皎皎’还有面容姣好的意思,山东女子的美,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
加上“色更鲜”,是说,面容姣好、穿着朴素、年仅25岁的李云鹤,却有过五次婚姻了……”
“噢,”老学究笑道,“这样,最后那句‘此时浑迹居朝市,闹乱君臣百万般’……就好理解了。就是说,文`革时期,李云鹤等人乱国的事,但就像那兔子的尾巴,他们猖狂不了多久!”
淳于溷附和道:“对,就这个意思。”
老学究又问:“如果说,42 象是说二十世纪后期的事,那么,43 象说的就是现在啰?可是根据卦象,没有一点儿说的准的地方。”
淳于溷道:“那就是,还没有现象!”
老学究觉得淳于溷,对42象解读的颇有些道理,便道:“要不,咱俩在聊一聊43 象?”
淳于溷说:“行啊,你先说一说谶颂。”
老学究道:“第四十三象的谶曰----君非君,臣非臣;始艰危,终克定。
颂曰:黑兔走入青龙穴,欲尽不尽不可说;惟有外边根树上,叁十年中子孙结。
金圣叹注解:此象疑前象女子乱国未终,君臣出狩,有一杰出之人为之底定[平定],然必在三十年后……”
【1】中国文化
什么是“在地文化”?
“江山不违人,遍满千家窗。”
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家,是我们的力量之源。中国人的家,既是传承的起点,也是乡愁的终点。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环境,甚至不同的时节,都有着不同的建筑与生活风貌,以及不同的乡愁,也造就了不同的“在地文化”传统。
“满眼个别无限趣,当窗憩久乐天真。”
所谓“在地文化”,指的是在某个地域范围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且仍在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在地文化涵盖着当地的历史、景观、建筑、民俗、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其本质上是一种个性的禀赋,一种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智慧体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长弓在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