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陶的土都这么黄吗?”吴悠随口嘀咕着。
“我见过的都这么黄,但也有白一点的,烧出来陶要稍微白一些。”六娃解释道。
吴悠转过头跟六娃说道:“我记得陶土和烧瓷的土是不一样的,你要不要试试全部用那种白色的土来烧?还有加一些石灰石。其他的比例你都可以看着试试。”
她说得随意,六娃也没完全放在心上,但随即还是感谢了一番,表示,后面有空就试试。
要是真的烧出来瓷器,一定免费给她送一批。
吴悠笑着点头。
回去的路上罗婶子没有跟着一起,她又在姑婆家坐了一会儿。
吴悠和六娃一起回到了沈家村。
等到六娃离开,刘春花就上了门。
“弟妹,你上次说的那什么窗帘,我自己琢磨了一下,你瞧瞧是不是这样做的?”
当初吴悠描述的时候,就明确的表达了想要在竹竿上穿布,然后分成两块,能拉开的想法。
这与现代的窗帘有些区别,没有打好的褶皱,也么有顺滑的齿轮。
刘春花拿过来的就是跟吴悠描述的那种一样,在布的端头翻折,缝好,然后穿进竹竿里去。
吴悠试了试,不太顺滑,她放到门上尝试在底下拉都有些拉不动。
这样不行。
整皱着眉头思考是改进一下还是放弃布帘子,改成竹编帘子的时候。刘春花又拿出一半的帘子。
“弟妹,你试试这个呢?”
吴悠接过,看见顶部翻折的地方分别剪出了个小洞,剪开的地方用布条包边又缝合起来,每个洞中穿了弯的藤条。
讲藤条穿进竹竿,又同样挂着试着拉了拉,很顺滑。
“大嫂,这是你想的法子吗?真不错。”
刘春花在吴悠动作的时候一直很紧张的看着,这时也不免露出笑来。
“你大哥上次给我做了个竹藤的手镯,我瞧着用火烤过了很是结实,就想着用在这帘子上试试看。”
她说的时候把手上的竹藤手镯给吴悠看,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只露了个边就收进去了。
吴悠夸赞道:“很好看,大嫂。”又拉了拉做好的帘子说道:“大嫂,就按照这样做吧,之前的那个看还能不能改改。”
刘春花点点头离开了。
吴悠又看了下今天买的罐子,都是土褐色的,很是拙朴。
一共四个大点的陶缸,用两个种点长青的绿植放在铺子里增添点绿色,另外两个就用来种花。放在门口就好。剩下的几个小罐子,普通一点的就拿来平时插点花,造型奇特的就当个摆件来放吧。
心中做了规划后,又开始琢磨起还有什么没有想到的物件。
感觉自己没差什么了,正想偷个懒躺一会儿,就听到院门处有响动。
吴悠只好又起身出来查看。
原来是沈乔回来了。
“回来啦?”吴悠笑着过去,要去接手上的工具。
“小心割着手。拿兔子吧,养不养兔子?我打了一窝,还有两只活着的。”沈乔别过身,避开了吴悠拿刀的动作。
“兔子?不想养,那玩意儿吃的菜比人还多。有几只?这次能把兔毛留下吗?”吴悠还是接过袋子,放到了门口。又拍拍沈乔:“快去把东西放了洗漱洗漱,我给你烧点水去。”
沈乔不好意思的笑了,依言放下工具,先舀水简单的洗了下手和脸,才进去卧房找了换洗的衣服。
水烧好了。
“快洗洗去。”吴悠推了沈乔进屋。完了自己笑了下。
麻袋里面有动静,吴悠没有直接解开。心里想着这次把兔毛留下来,天冷了可以缝个围脖。
也不知道这次出去这么多天打到了什么东西。
没一会儿,沈乔就换洗出来了。
“洗了舒坦多了。”沈乔感叹了句。走过去解开麻袋提了一只兔子出来。
“真不养吗?”
兔子的毛上还粘了血,小红鼻子正在轻轻的耸动。
吴悠摇头:“不养,我要兔毛。”
沈乔只好又放进去:“行吧,晚点我收拾出来。”
“这次进山有什么收获?”吴悠好奇的问。
“不太多。没有太大型的家伙。”沈乔很平静的说道。
“那挺好的,应该没遇到什么危险吧。”
沈乔又笑了:“还算安全,这次没往很深了走,只在周围多转了转。”他说着顿了顿:“你想不想养花?”
“想啊,我还买了两罐子呢,想把它们栽到铺子那里去。”说起这个吴悠就想起还没找罗婶子弄花苗。
“嗯,我给你挖了两株上次看见的红色花苗。”沈乔声音轻轻的。
“真的吗?我怎么没看见?”吴悠惊喜得声音都大了些,又问:“是玫瑰吗?”
“我不知道,长得很像。是粉色的。”
“难道是蔷薇?在哪呢,我看看。”吴悠很开心,粉色蔷薇也相当的漂亮。
沈乔不好意思的走到院门口,在墙的拐角处拿出两株花苗,上面还有未开的花苞。
真的是蔷薇!
那她就有点舍不得弄在铺子门口了。想着又觉得有点可惜,要是砖房子修好了,在院子的围墙边种上蔷薇花,然后长出墙外,那样看起来肯定很美。
“乔哥,我们把它种在屋后吧。”
“好。”
“但我不太会种花,你要多看看哦。”
“嗯。”
“以后看到好看的花也帮我挖两株回来。”
“好。”
吴悠很开心,当天夜里过得也很美丽。
如沈乔所说,这次进山确实没有大家伙,但有一些小点的家伙。
小家伙当然比兔子要大一点。
对于野味这个东西,吴悠不敢轻易尝试,她脑子里深刻的记着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管后面如何分析解说。总是记着野味里面有不好的寄生虫或者细菌或者病毒。所以那些皮毛不好的还是那去卖掉了。
想吃肉可以去买家养的猪肉,更何况家里也没之前那么馋肉了。
随后很是过了几天悠闲的日子。
每天随到自然醒,然后琢磨着吃什么,真是说得上惬意了。
当然,这几天也都在给吴韵和豆豆两人上课,最后一次的课程作业是几何体的素描。
很重要的基本功训练。
花已经种下了,这几天都是沈乔在伺弄。
白大娘晓得了也只是表情不大好,但最终还算没说撒。
今天看着好像比之前有活力了。
吴悠又去看了眼花,然后准备搬个椅子躺下听到了响动。
“小悠在家吗?”
“在的。”吴悠高声答道,又连忙从屋子里出去。
随同村长过来的,还有村长的儿子,吴悠也要喊大伯。
“村长爷爷您怎么亲自过来了?”吴悠把凳子递过去,让村长坐下和大伯坐下。
“小悠,你看看,是你要的绒毛吗?”村长坐下,没有过多废话,就让大伯打开了一个麻袋。
吴悠凑过去看,袋子里满满的各色绒毛。
她都惊了。
怎么这么快就能收到这么多!她之前预计的时间怎么着也要半个月。
还想着要是不行的话到时候去收几件旧衣裳来做。
她把手放进去小心的拨弄了几下,似乎没看到什么大的毛毛。
“都是在家里挑拣过的,我想着你要细的绒毛,许是要来填充什么东西,就捡的格外仔细些。”村长儿子看到吴悠的动作,便主动解释道。
吴悠心思活泛,要是后面还能以这么快的速度和这么大的量收到这么多的绒毛,那也可以考虑做两件羽绒服了。
“怎么样?这些够了吗?”
“要是还有,我以后还收。这些都可以,在家称了没,多重?”
吴悠没有称量工具,但村长家应该是有的。
“称过了,这绒毛轻飘飘的,这么大袋子才三两。你也称称看。”说着便递了个称过来。
吴悠没有因为对方是长辈就客气,她拿过称,熟练的挂上袋子,滑动称陀。
在三两的位置杆子微微翘起。
嗯,是合适的数字。
“那好,三两是二百四十文钱。稍微等一下,我进去拿钱。”
村长儿子闻言,脸上的表情顿时放松下来。
当他爹跟他说村里有人花八百文一斤的价格买鸡鸭的绒毛的时候,差点以为自己幻听了。
不过他爹先前说的找村里人一个个收确实是麻烦且难收上来的,但好在他儿子想了个办法,找到镇上酒楼的厨子,花点钱让他们把鸡鸭的毛都留下来,这样就省了一家家跑,而且还能一次性收很多。
只不过这样收来的鸡毛鸭毛都混在一起,而且还很脏,是家里人花时间收拾出来的。
不过就算是要给出去一部分钱,这二百多文拿到手,那也赚了很多。
收鸡毛鸭毛这件事,做得。
“村长爷爷您数数,数是不是对的。”吴悠把钱递过去。
村长人老,但是手脚眼睛都很厉害,也当着面数起了铜板。
“刚好。”
吴悠笑着说道:“那就好。”
“乔哥,把我上次拿来的袋子拿出来一下!”吴悠大声喊着。
一会儿,沈乔就拿着一个素色的细麻布袋子出来了。
把收到的绒毛倒进去,又捻了几片鸭绒出来才满面笑容的说道:“村长爷爷,要是全部是这种鸭绒,我给一两银子一斤。”
她想收点好绒来做衣服。
既然暂时不能住砖瓦房,那么穿的得好点儿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