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宗和王珪,这两位昔日朝堂上的风云人物,如今却沦落到嶲州这偏远的流放之地。初到此地,他们便被急匆匆地派去戍守边关,肩负起修理破败城隍的重任。烈日下,他们的身影在城墙上忙碌,一刻不停地搬砖、和泥、修补着岁月的裂痕。
监督他们的士兵和官员,面容冷峻,目光如炬,仿佛在说:“这里是边关,不是你们享福的地方。”他们手持长鞭,来回巡逻,对于任何偷懒或疏忽的行为,都毫不留情地给予严厉的惩罚。李承宗和王珪深知,在这里,只有汗水才能换来一丝喘息的机会。
李承宗,这位曾经的东宫太孙,如今却身着粗布麻衣,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不屈,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的坚持。每当疲惫不堪时,他便抬头望向远方,那里是他心中的方向,是他为了东宫大计而苦苦支撑的动力源泉。
王珪,这位昔日的重臣,此刻也放下了身段,与李承宗并肩作战。他的动作不再那么从容优雅,而是充满了力量和决心。他们的身影在城墙上交错,每一次的搬砖、每一次的和泥,都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即使身处逆境,他们依然不屈不挠。
每当夜幕降临,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那破旧的土房子。屋内昏暗而潮湿,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只有几张简陋的木床和一盏摇摇欲坠的油灯。他们围坐在床边,吃着粗糙的食物,相视无言。尽管生活如此艰辛,但他们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星光洒在他们的身上,仿佛是给予他们无尽的慰藉。李承宗和王珪相视一笑,那笑容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命运的抗争。他们知道,只要心中有信念,无论身处何地,都能照亮前行的路。
在偏远的嶲州,烈日如火,破败的城隍庙下,李承宗与王珪仍在辛勤地劳作。长时间在恶劣环境下戍守边关、修理破败的城隍,李承宗的身体逐渐透支。他的面庞日渐消瘦,眼中也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终于,在连续数日的高强度劳作后,李承宗病倒了。他脸色苍白,额头上布满冷汗,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着。王珪见状,急忙向看守的士兵求情,希望他们能让李承宗稍作休息。
“求求你们,让他歇一会儿吧。”王珪恳求道。
然而,士兵们却面无表情地拒绝了。他们挥舞着手中的鞭子,狠狠地抽向李承宗,催促他继续工作。李承宗咬紧牙关,强撑着站了起来,但他的身体已经摇摇欲坠。
就在这时,一位路过的小姐看到了这个场景。她柳眉微蹙,眼中闪过一丝不忍。她快步走到士兵面前,从腰间解下几锭银子,递给了他们。
“这些银子给你们,放过他吧。”小姐轻声说道。
士兵们看着手中的银子,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的光芒。他们相互对视一眼,点了点头,便不再管李承宗,转身去催促其他人了。
小姐走到王珪身边,轻声说道:“你继续干活吧,我来照顾他。我懂一些医术,希望能帮他缓解一些痛苦。”
王珪感激地看了小姐一眼,点了点头。他深知,在这个荒凉的地方,能找到一位懂医术的人实属不易。他迅速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修理城隍。
小姐小心翼翼地扶起李承宗,让他靠在一处阴凉的地方。她打开随身携带的药箱,取出一些草药和布条,开始为李承宗处理伤口和包扎。她的动作轻柔而娴熟,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医者。
在那个炎热的午后,小姐的善良和医术给李承宗带来了生的希望。而王珪也深知,他们虽然身处困境,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善良依然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承宗的脸色逐渐恢复了些许红润。李承宗缓缓睁开眼睛,模糊的视线逐渐聚焦,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温婉的小姐。他挣扎着坐起,声音微弱却充满感激:“小姐,请问你是何许人氏,姓甚名谁?”
小姐微微一笑,如春风拂面般温暖人心。她轻声说道:“我是嶲州城里人,家中世代行医,因此我也略懂医术。我叫千芊,见你病倒在地,便忍不住出手相救。”
李承宗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表达着由衷的谢意:“千芊小姐,你的大恩大德,我王轩铭记在心。只是我现在落魄至此,无以为报。”说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暗自发誓,“若我日后能重回东宫,恢复太孙地位,定当报答你的救命之恩。”
然而,李承宗并未将自己的身份透露给千芊,他深知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能轻易泄露。他只能以深深的感激和敬意,来表达对千芊的感谢。
千芊似乎看出了李承宗的难处和顾虑,她并未多问,只是温柔地说道:“你不用担心,我会陪在你身边,直到你病愈为止。”说着,她从腰间解下一袋银子,“这些银子我会用来贿赂那些士兵,让他们在你病好之前不要来打扰你。”
李承宗见状,急忙推辞道:“千芊小姐,这如何使得,我怎能让你如此破费。”然而,千芊却坚定地说道:“你不用担心,这些银子对我来说并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你要好好养病,早日康复。”
在千芊的坚持和照顾下,李承宗最终同意了她的提议。接下来的日子里,千芊一直陪伴在李承宗的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她的温柔和关怀让李承宗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关爱。而李承宗也在千芊的陪伴下,逐渐康复了身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