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蜀江水碧

李煜突然到访并非是为了什么重要的事,而是亲自来接嘉敏回宫。

这个冠绝天下的江南才子似乎总有太多柔情倾注在心悦的女子身上,昔日对周娥皇亦是如此,周家人倒是见怪不怪。

嘉敏换了件衣裳就被母亲催着去见他,原想在娘家多住几日,而今却不得已随着李煜回宫。

只离开两日,柔仪殿竟有了许多变化,墙壁上挂着金丝红罗帐,窗格镶以绿松石,宫苑中还移植来许多花木,花间置着数处彩画小木亭,仅容得下二人座。

此等陈设比之周娥皇盛宠时的瑶光殿还要富丽雅致,嘉敏瞧着倒是喜欢,可却不敢表露出来。

李煜见她神色淡淡的,遂将她拉进小木亭里,此处空间狭小,两人几乎是贴身站着。

嘉敏头也不敢抬,听得李煜柔声道:“嘉敏,在过去那些年,因为娥皇,你我之间难免心生龃龉,我为了逃避,也总是经常待在别的嫔御宫中。可不管身在何处,我总归是惦记着你,想着该好好待你。”

他伸手抚摸嘉敏的秀发,见她微微抗拒,遂接着道:“我知道你此刻定然不信我,日后我会加倍的宠你,让你我之间再无旁人。”说罢将她紧抱在怀。

此话乃是专宠之意,嘉敏听了心却越来越凉,连头也开始疼,任命地闭上眼,满脑子都是赵匡胤的影子。

公元九六一年,南唐皇帝李璟驾崩,太子李煜继位,因北方宋政权之强势,贡奉岁币以保平安。

此时的赵匡胤已经牢牢掌控了大宋的内政及军权,厉兵秣马,剑指荆、湖,两年后夺下此地,威慑南方诸政权。

因南唐地广强盛,下一个目标乃是川蜀,可偏偏此时朝中出了些变故。

当初他受禅之后,仍拜北周旧臣范质、王溥及魏仁浦三人为相。只不过作为前朝旧臣,此三人总觉有负武帝柴荣之所托,屡次上表请辞。

赵匡胤洞察三位老丞相之心,也不愿再相为难,干脆批了辞呈。而关于宰相何人来做,他心中早已有了人选。

此时正在家中研读古书的赵普听闻皇帝一口气辞了三位宰相,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慌忙请夫人前来替自己换上官服,急匆匆就入宫了。

赵匡胤见满头大汗而来,笑道:“朕正有事寻你,可巧就来了。”说罢将写好的制书递给他,“朕欲拜你为相,自今日起,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此等重任,也只有‘赵学究’当得起了!”

赵普翻看制书一看,拱手道:“回皇上,历来皇令乃至制书都必须由丞相副署方可生效,所谓‘不经凤阁鸾台,何得为敕’?不知皇上这封制书要哪位宰相来署名?”

“哦,需要如此么?”赵匡胤怔住,缓缓道:“今早三位宰相全都请辞了,大约是找不到人来署名。不如这样,朕来署名可好?”

赵普干脆利落地摇头拒绝:“副署乃是宰相之权,不是帝王可以做的事。皇上是开国君主,如此乾纲独断、破坏旧制之事断然行不得!”

皇帝署名,他堂堂丞相便成了斜封官,且不说同僚如何嘲笑,后世史书又会将他赵普写成什么上不得台面的人物?

见其坚决反对,赵匡胤登时没了脾气,皱眉道:“一时之间叫朕去哪里找可署名之人?”

赵普再拜道:“不妨命翰林学士查询先例典故,看能不能找到变通之法!”

左右无法,赵匡胤点头答允,口谕下达到翰林院,翰林学士窦仪、陶谷等连夜查阅旧史,过了整整两日才寻到例证,衣冠整齐进宫去面圣。

因朝中三日无相,赵匡胤未免烦躁了些,下了朝就将头上那沉重冠冕取下,连龙袍也脱下来,随意披一件旧袍,散着头发倚着门框喝酒。

正好循到先例的窦仪前来求见,见他这等仪态装扮,面露异色,婉转劝谏:“陛下开创大宋基业,乃后辈之楷模,当谨守礼仪才是啊!”

赵匡胤一怔,好脾气地笑道:“朕也是对近臣才这般疏忽,烦卿稍等片刻!”说罢自去寝室更衣,重新梳上发冠,才出来接见大臣。

窦仪瞧他的仪容完全符合一个治世之君的标准,眼神恭敬之中带上几分欣赏,朗声道:“皇上,制书之事有眉目了。依唐例,今皇弟开封府尹、同平章事赵光义大人,就是宰相,可为制书署名。”

唐制同平章事即为宰相,不过很多亲王、节度使等兼领平章事之衔,乃是名义上的宰相,但是并不行使相权,称为“使相”。若非查阅旧史,也无人会想到这些。

赵匡胤听罢恍然大悟道:“晋王确实兼领同平章事之衔,名义上就是宰相,由他为拜相制书署名,就不算破坏旧制了!如此甚好,窦卿可算是解了朕的燃眉之急啊!”

君臣相谈甚欢,赵匡胤干脆请他去御花园详谈。

“我大宋以武力安邦,于文治则不及南唐,朕有意增选文官来平衡朝堂文武两班之势力,不知卿可有对策?”赵匡胤思忖问道。

窦仪回道:“皇上所虑甚是!所谓‘武安邦、文定国’,一个朝堂,若武力过剩则国无宁日;若文治太强,又必成羸弱之局,就像如今的南唐,文治昌盛,却不堪一击。而我大宋则相反,也确实需要增选文官来稳定大势。而想要增选文官倒也不难,增加开科取士的名额就行!”

赵匡胤低眉思虑,和窦仪去亭中饮酒,边喝边道:“而今天下未定,尚不宜以文制武,若儒臣中有武干者,岂非更好?”

看来皇上是想选文武全才,窦仪脑筋一转道:“此事或可问宰相!”

为皇上举荐人才的确是宰相之职,此刻晋王赵光义也已奉召入宫,在制书上署名,赵普正式拜相。

忙碌了一天,内政大定。

认真思索这些天发生的事,赵匡胤颇为感慨,提笔给嘉敏写了封书信,尤其提到因衣冠不整被翰林学士讽谏之事,想来嘉敏看了怕是会觉着好笑,是以多写几笔。

他原本是个草莽豪杰,而今却阴差阳错成了开国之君,以前从不在乎的繁文缛节成了必须要遵守的定制,若说没有丝毫不自在,定然不是真的。可在其位谋其政,那些豪杰的性情怕是不得不收敛了。

次日朝堂之上,晋王上奏蜀主孟昶意欲联合北汉,一南一北夹击大宋。非但如此,那孟昶居然还放话出来要北伐中原逐鹿天下。

赵匡胤捂着脸差点笑出声,底下石守信等人就没那么客气了,揶揄道:“早听说那蜀主出生时在娘胎里待的太久,脑子不大好使,看来传言是真的!”

王审琦干脆奏道:“皇上,那孟昶小儿如此狂悖,再不发兵伐蜀更待何时?”

“那就打吧!”赵匡胤挑眉,起身道:“传令下去,抽调六万禁军,分两路夹击川蜀,凡克城寨,只将武器铠甲及军粮入账,所获钱帛出征将士就地瓜分,朕要的只是那川蜀的国土而已!”

诏令即出,诸将方知他早已在心中筹划多日,将士出征除了杀敌保国,多也为养家糊口出人头地,而赵匡胤虽曾杯酒释兵权,却从不在财帛上亏待下属,可以说赏赐相当丰厚。

朝臣对视几眼,纷纷下拜高呼:“皇上万岁——”

公元九六·四年宋军伐蜀,北路三万大军由王全斌统帅,走陈仓道和金牛道,翻秦岭急行入蜀,很快攻下兴州,斩掳七千蜀军,缴军粮四十万斛,兵器充公,财帛就地瓜分。

接着宋军杀过三泉关,冲出秦岭,蜀军则退至葭萌关。

前线接连失利,蜀军方知宋兵之可怕。

为阻拦敌军入蜀,主帅干脆一把火烧了葭萌关前的栈道。

宋军止步于葭萌关前,没有栈道的蜀道乃是一片悬崖绝壁。

战报传到朝廷,赵匡胤甚感不安,“倘若我大宋的军队就这样被堵在大巴山,怕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看着地图思虑一阵指挥道:“传令王将军不可强攻葭萌关,采用迂回战术带领主力取道罗川。另外,副帅崔将军修栈道于绝壁之上,通小漫天寨。”

王审琦等宋将亦是熟读兵书,听罢心头一动,问道:“此计乃是……”

赵匡胤挑眉:“不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而王全斌的战略竟与赵匡胤不谋而合,不待诏令就带领主力绕道罗川,破了此地的后蜀军队,逼近嘉陵江渡口。

副帅崔彦进竟也将栈道修好,攻破小漫天寨,赶到渡口与王全斌大军回合。

眼见宋军来势汹汹,如鬼神一般出现在面前,镇守葭萌关的蜀军纷纷丢下兵器不战而逃。

刚准备大战一场的宋军抬手抹一把脸上并不存在的汗珠,默默欣赏着蜀军的整齐逃窜。愣了片刻冲入关中,开始有钱拿钱,有粮囤粮,顺便抓几个逃兵问他们不打就跑了。

蜀兵的说辞更是好笑,原来自从蜀军主帅王昭远三战三败之后,军中就盛传宋兵如鬼如神,反正就是不是人,不是人还怎么打得过?

宋军哈哈大笑,眼下虽说已拿下葭萌关,可真正的天险还在后面——剑门。

是夜,在遍植芙蓉的锦城皇宫,花蕊夫人徐慧自睡梦中惊醒,摇了摇身侧的蜀主孟昶道:“陛下,妾梦到那未曾谋面的大宋天子化作金龙将芙蓉城寸寸碾碎,未知前线战况究竟如何,我川蜀大军可能抵挡宋兵入侵?”

又出了个美人儿,男主的桃花运真也不少,不过他只爱女主了哈哈,求收藏(*∩_∩*)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1章 蜀江水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小船三年又三年

宗妇

烟州雪

春夜来潮

离航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明君和他的小妖妃
连载中薇以柔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