晡时夏阳余烈未消,打在画楼琉璃瓦上熠熠生辉,绚丽夺目。平康坊街道上,一个侍从面带急惊,一路跌跌撞撞地赶回沈府报信。
他连门房都顾不上喊了,径自抓起门环重重叩击起朱门来。
“不好了!二郎,二郎赏花时不慎伤着眼了!”
“快来人啊!”
彼时,两眼一抹黑的沈家二郎,正心如死灰地坐在薛家马车上。
车夫在外头驾着马,蹄声紧凑,直奔薛家在京郊的避暑庄子。
沈令襟越想越不对劲。
“薛雍阳,你这混球,你今日根本不是诚心邀我赏花吧?”
被骂的薛雍阳泰然自若,阖着眼,勾了勾唇,“何出此言?”
他居然还有脸问?
沈令襟气得直咬后槽牙,一贯上挑的狐狸眼也睁圆了,掰开手指一件一件地数。
“一开始我就觉得有问题。说好骑马赏花,你却备了马车候在山下。现在我伤着眼了,骑不了马,这马车竟刚好能派上用场了!”
“而且明明就是你把那香囊里的灰往我眼睛上洒的,居然还怪我凑太近了,简直欺人太甚!”
“薛雍阳,你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有话能不能好好说,非得让我半个月都看不见才行?”
其实,沈令襟现在的模样有些可怖。
他束着白绫,无法视物也睁不开眼,就算有人强行掀起他眼皮也只能瞧见尽黑的双瞳,看不到眼白。
好像真的中毒受伤了。
不过他没感觉有什么不适,现在眼睛反而凉幽幽的,很舒服。先前下山时,薛雍阳也说了,只要半月他就会复明,甚至看东西还能比以前更清楚。
“嗯,的确要你真盲一段时日才行。若让你演戏,过不了一刻钟便会被拆穿。”
薛雍阳也不绕圈子了,直接全盘承认。要是真把沈令襟惹毛了,他也讨不到好。
“我得查一桩案子,与你的眼睛有牵连,”他顿了下,“事急从权,还望你见谅。”
沈令襟的眼睛突然出事,朱家始料未及,肯定会方寸大乱,然后有所动作。
趁这机会,薛雍阳打算顺藤摸瓜,将参与巫蛊案的人一网打尽,早早将祸事扼杀。
“好吧,我知晓了。”
与面前人相识十余年,交情匪浅,沈令襟听到解释后就没了脾气。能让薛雍阳大动干戈的必定不是小事,他这样通情达理,当然是能配合就配合。
只是,沈令襟还有些讶然。
“什么案子会与我的眼睛有牵连?这个你得跟我说清楚,不然我心里不安定。”
薛雍阳颔首,敛了神色。
“是一桩涉及谋逆的巫蛊案。”
*
沈朝英原本并不在奉命来千山书院授课的官员之列,但今日却出人意料地走进了甲字堂。
她是来补沈令襟的缺。
课歇时夫子离开,堂内某些贵女交换眼色,低声议论起来。
“听说了吗?沈夫子出事了。”
“怎么可能不知道,昨日闹得沸沸扬扬的。”
“薛氏的人未免太不消停,前脚才在赏花宴上把忠勤侯府小姐吓得大病一场,后脚邀人游山,竟失手将别人眼睛伤着了,听说令襟夫子现在正留在薛家庄子上养病,也不知道能不能养好。”
“沈家已经被祸害得够惨了,今天还是朝英夫子授课,如果是我,定然愧于相见,自觉告病不来!”
“真是厚颜——”
说话者意识到自己无意识地高声了些,连忙止住话头,心虚地打量另一头临窗坐着的贵女,见对方似乎没听见,安下心来。
薛时依揉了揉眉心。
如果担心她听到,那就该一开始就闭嘴,而等到不是话说出口后才开始心虚。
不过眼下,她不想和这些贵女为此争执。
薛时依已经比她们多度过了十余年的成熟日子,再遇到这种幼稚的抱团拱火只感觉倦怠。
这些女郎年纪尚轻,正是最容易挑拨的时候。而且眼下,她们好不容易抓到了平日瞧着高高在上,难以指摘的贵女的错处,心头舒爽作祟,很难不去多嘴。
薛时依看得分明,所以不愿理会。
但罗子慈已经听得美目含怒,忍了又忍后,见她们不打算停,把湖笔往书案上重重一搁,讥讽出声。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学子都知此处是学堂,但有人或当此处是狗舍呢,群犬乱吠。”
薛时依眨了眨眼,抱着罗子慈胳膊,把头挨在她肩上。
许多年不见子慈为她吵架,好可爱。
只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方才那几位低声议论的贵女纷纷调转了矛头。
“罗子慈,你不也在多管闲事?好一个五十步笑百步。”
“什么时候轮到你来教训我们了,”有对罗子慈熟悉些的贵女,轻笑道,“罗家的儿女连攀附世家都学不好,你兄长的教训在前头,你——”
“哐当”一声,一块玉镇纸砸在说话人脚尖,令她顿时噤若寒蝉。
“你若嫌活得太松快,就继续说。”
薛时依沉了眉,起身挡在罗子慈面前,语气平静,却暗蕴风雨。
“还有别的想为沈家抱不平的话,也一起说,我帮你转告薛雍阳。”
见她要为罗子慈动真格,那几位方才还气势汹汹的贵女顿时偃息旗鼓。身份低一些的贵女想起薛氏权势,害怕薛时依真的发怒,为自己家中引来祸端,眼中隐隐泛起愤泪。
当然,学堂里也有没那么怵薛时依的贵女。
宋月兰撑着下颌,眉眼弯弯,“薛女郎,我看她们也只是无心之言,你还是不要太跋扈呀。”
她随手指了几个从头到尾都默然无言,那边都不想招惹的女郎,问道:“好人们,你们评评理,到底谁更过分?”
被点到的人咬牙暗恨,说不出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