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越过便利店的招牌,程磊就踩着晨光推开了店门。钥匙插进锁孔转动时,他习惯性地朝窗台上瞥了一眼——画着向日葵的陶瓷花盆里,土壤表面依旧平整,昨夜浇的水早已渗进土里,只留下一圈浅浅的湿痕。他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土面,像在确认什么秘密,嘴角却忍不住弯了弯:父亲说过,花籽发芽要等七天,今天才第三天,急不得。
店门的风铃还没来得及晃出声响,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赵宇背着鼓鼓囊囊的书包冲进来,帆布包上挂着的卡通钥匙扣撞在柜台上,发出清脆的“当啷”声。“程磊!你看我带了什么!”他把书包往柜台上一倒,旧拼图、漫画书、变形金刚零件哗啦啦滚出来,最底下还压着个泛黄的铁皮饼干盒,“这是我小时候装弹珠的盒子,现在用不上了,放交换角肯定有人喜欢!”
程磊看着摊了一桌的旧物,伸手拿起那个铁皮盒。盒子上印着褪色的小熊图案,边缘被磨得发亮,显然是用了很多年。“这个盒子挺好看的,”他轻声说,“可以装些小零件,肯定有人要换。”正说着,林晓也提着布袋子走进来,袋子里装着叠得整齐的旧毛衣和几本童话书,还有个绣着小雏菊的布偶兔子。“我把小时候穿不下的毛衣带来了,都是洗干净的,还有这个布偶,我妈说留着占地方,给需要的小朋友正好。”
三人手脚麻利地整理旧物。程磊从里屋搬出一张折叠小桌,擦干净后放在便利店靠窗的位置,当作“旧物交换角”;赵宇负责给每件旧物贴标签,用彩笔在卡纸上写下“旧拼图(缺2片,可换漫画书)”“铁皮弹珠盒(可换小玩具)”;林晓则找来几条彩色丝带,系在桌角,还把布偶兔子摆在最显眼的位置,瞬间让小角落变得温馨起来。
“搞定!”赵宇拍了拍手,后退两步打量着交换角,眼睛亮晶晶的,“以后咱们的小店就是这条街上最特别的!既有吃的,又能换东西,说不定还能上本地新闻呢!”林晓笑着摇头:“先别想那么远,能帮大家处理旧物就好。”程磊没说话,只是把母亲留下的那个向日葵花盆挪到交换角旁边——浅黄的陶瓷配着彩色的旧物,倒像是给冰冷的商品架添了抹活气。
刚收拾完,店门口就来了位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她看到交换角,脚步顿了顿,抱着孩子慢慢走过来,目光落在那本《格林童话》上。“请问……这个童话书可以换吗?”她的声音很轻,怀里的小女孩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盯着布偶兔子看。“可以啊!”林晓立刻迎上去,“你有想换的东西吗?不用太贵重,闲置的就行。”
年轻妈妈从包里掏出个小布包,打开后露出几支崭新的彩色铅笔:“这是我女儿上次画画比赛得的奖品,她不爱用,换这本童话书可以吗?”程磊点点头:“当然可以,您把铅笔留下,书拿走就行。”小女孩接过童话书,立刻抱在怀里,还伸手摸了摸布偶兔子的耳朵。年轻妈妈看着女儿的样子,笑了:“谢谢你们,不然这些铅笔也浪费了。”
送走母女俩,交换角的人气渐渐旺了起来。放学的小学生跑来换弹珠,下班的年轻人用旧耳机换漫画书,连隔壁水果店的阿姨都拿来一袋晒干的橘子皮,说“泡水喝败火,换个小盒子装就行”。程磊坐在收银台后,看着人们在交换角前驻足、挑选、笑着交谈,心里忽然觉得暖暖的——以前他总觉得便利店只是卖东西的地方,现在却成了邻里之间分享温暖的小角落,就像父亲说的“做生意不只是赚钱,还要暖人心”。
中午的时候,父亲推着进货的小推车回来,看到交换角热闹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你们这主意真不错,比我想的还好。”他从推车里拿出个玻璃罐,里面装着刚炒好的瓜子,“我多炒了点,放在交换角旁边,大家换东西的时候可以吃点,解解馋。”程磊接过玻璃罐,放在小桌上,瓜子的香味很快飘散开,吸引了不少人驻足。
下午三点多,店里进来个背着书包的初中生。他站在交换角前,盯着那个铁皮弹珠盒看了很久,手指攥着书包带,迟迟没开口。程磊注意到他的犹豫,起身走过去:“你想换这个盒子吗?”初中生吓了一跳,抬头时,程磊看到他眼角还有点红,像是刚哭过。“我……我有个旧的航模,”他小声说,从书包里掏出个缺了机翼的航模,“可以换吗?”
程磊接过航模,机身是用硬纸板做的,机翼用胶带粘过好几次,看得出来是用心做的。“当然可以,”他把铁皮盒递给初中生,“这个盒子给你,航模放在这儿,肯定有人换。”初中生接过盒子,紧紧抱在怀里,眼泪忽然掉了下来:“谢谢哥哥……我爷爷以前也有个这样的盒子,装他的老花镜,去年他走了,盒子也丢了……”
程磊的动作顿了顿,想起父亲遇害后,他翻遍了超市的每个角落,却连父亲常用的那把旧剪刀都没找到。“这个盒子很像你爷爷的吗?”他轻声问。初中生点点头,用袖子擦了擦眼泪:“一模一样,就是颜色有点浅了……我想用来装爷爷给我留的弹珠。”林晓走过来,递给初中生一张纸巾:“这个盒子跟你有缘,以后看到它,就像看到爷爷一样。”
初中生道谢后,抱着盒子慢慢走出店门。程磊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点发涩。他想起父亲以前总说“旧物不只是东西,还是念想”,现在他终于懂了——那个铁皮盒对初中生来说,不是普通的容器,而是对爷爷的思念;就像母亲的向日葵花盆,对他来说,是藏在泥土里的牵挂。
傍晚的时候,交换角的旧物已经换出去大半。赵宇数着剩下的标签,兴奋地说:“咱们明天再带点旧物来,争取把桌子摆满!”林晓点点头:“我回去找找有没有旧的笔记本,说不定有人需要。”程磊蹲在交换角旁,给向日葵花盆浇水,忽然发现土壤表面有个小小的鼓包——像是有什么东西要钻出来。“你们看!”他立刻招手,声音里带着难得的激动。
赵宇和林晓赶紧凑过来。三人盯着花盆,只见那个鼓包慢慢裂开,冒出一点嫩白的芽尖,裹着浅绿的子叶,像个刚睡醒的小娃娃。“发芽了!真的发芽了!”赵宇忍不住叫出声,林晓也笑着说:“太好了,以后咱们的交换角就有小花陪着了。”程磊的指尖轻轻碰了碰芽尖,软乎乎的,带着点湿润的泥土气息——这是母亲离开后,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生长”的力量,像黑暗里钻出来的光,暖得他鼻尖有点发潮。
父亲走过来,看着发芽的小苗,笑着说:“我说吧,只要用心等,总会有惊喜。”他拍了拍程磊的肩膀,“这小苗就像你们的交换角,刚开始没人知道,慢慢就会有人来,慢慢就会热闹起来。”程磊点点头,看着窗台上的小苗,忽然觉得父亲说得对——无论是花籽发芽,还是日子变好,都需要耐心和等待,急不得。
晚上关店前,程磊把交换角剩下的旧物整理好,给小苗浇了最后一次水。他看着那个小小的芽尖,在灯光下泛着浅绿的光,忽然想起明天要做的事:给小苗搭个小支架,带本旧的植物图鉴来换,再跟赵宇、林晓一起给交换角写个“温馨提示”。这些小小的计划,像一颗颗星星,缀在平凡的日子里,让他觉得心里满当当的。
锁店门的时候,程磊抬头看了看天。月亮已经升起来了,淡淡的月光洒在便利店的招牌上,反射出柔和的光。他想起母亲种月季的样子,想起父亲煮桂花牛奶的香气,想起赵宇的笑声和林晓的温柔,还有交换角里那些带着温度的旧物——原来日子从来都不是孤单的,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就像向日葵的小苗,只要用心呵护,总会慢慢长大,照亮所有平凡的时光。
走在回家的路上,程磊的脚步比平时轻快了些。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钥匙串,上面还挂着父亲做的小房子挂件,木头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来,像父亲的手轻轻搭在他的肩上。他抬头看向夜空,心里默默说:妈,爸,向日葵发芽了,交换角也很热闹,我会把日子过好,你们放心吧。
夜风轻轻吹过,带着桂花的甜香。程磊知道,明天又会是充满期待的一天——小苗会继续长大,交换角会迎来新的客人,而他,也会在这些平凡的小事里,慢慢找回曾经失去的温暖,慢慢长成能撑起一片天的样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