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皇家私塾不修五经事,白骨如山只在帝王家。(五)
史简云:“上古时期,九州本为母系氏族,因群婚制,只有母亲能确定,也因为当时的女人从事采摘,生产效率更高。孩子本属于母亲,自然应该遵从母系传承。母系氏族大约存续了三四万年。”
衍望怒骂:“后来呢?!”
史简云:“后来,九州的中原地区以农业为生,男子的体力更好,劳动的效率更高。但当时,仍旧以生育为传承的依据。可男人为了获得名正言顺的冠姓权,便创造出了产翁制。女子生育之后,将孩子裹起。男子则躺在床上坐月子,享受妻子的照顾。女子不仅仅要照顾并未生育的男子,还要下地劳务、料理家事。男子抱着孩子坐月子,假装喂奶,接受亲友的恭贺。如此,假装孩子是自己生育的,好名正言顺地获得冠姓权。”
衍望:“好恶心。后来说什么为了确认孩子是自己的而需要冠姓权,都是空话。”
史简云:“当时发现,当男子与孩子独处时,的确会因为情急,而分泌乳汁。男子与女子实则都具备哺乳功能,都能在孩子出生后照拂。”
衍望:“这,就是母亲决定将宁国改为母系氏族的理由?”
史简云:“不。先帝做事,只有她想做。从不管有无先例。”
衍望大笑,“果然,这才像千古一帝。”
先帝入宫后,看着简薄的行宫很是不喜,便要臣子去仿照唐制建设宫殿。就是后来的宁国皇宫。
而先帝之所以有这样的脸面,就是因为先帝也是百里氏族的将军,一样能征善战,骁勇强悍。
她会许多武器,会学中原的文化。
因为是在母亲与老祖母身边长大的,不是在封建宗庙的压迫下,更有肆意放纵、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叶茗寄一下子立了好几个妃子,人有了权力,自然会贪恋享受。
但叶茗寄最喜欢的、最想得到的,还是先帝。不仅仅因为先帝姿容美貌,先帝身上那种雍容、蛮横、难以被驯服的样子,更令叶茗寄着迷。
难以得到的东西,自然叫人魂牵梦萦。
叶茗寄跑到先帝的宫殿里,欲与其媾和,却被先帝骂了出来。他不敢强迫先帝,便悻悻而归。又叫了另外两个妃子,到自己殿中侍奉。
先帝明白,在宫中生存,必须自己手中有筹码才行。她拾掇着自己带入宫中的行囊,还有宫中为自己安排的东西,想看自己手中有什么东西。
却发现了一个稀罕物。
妆奁盒子里原来都是春景画。
她看了那些有趣的春景画,只觉得似乎有一种奇怪的感受在往上涌。
---------
她踹开了叶茗寄宫殿的门,把那两个还来不及解开衣衫的女人丢了出去。将有点生气的叶茗寄按在龙床上,凭借着心里翻涌血气,大着胆子跨|坐在他的|身|上。
把这个死皇帝好一阵子xx。
事后,叶茗寄面色潮红,眷恋地说,“你竟然是一个这样大胆的野猫。朕,要封你做皇后。尽管,你不是完璧,但朕,可以原谅你。”
百里晏穿好了衣服,回身走到他身边,狠命地呸了一声,“用得着你原谅?!姑奶奶想水谁就水谁!水你是对你还有些兴趣!”
水完了就走人。只管自己的享受。越是这样,叶茗寄就越发地被她拿住。
也不管她从前如何。力排众议将她立为皇后。封其母亲为燕王,任北面官的宰相。其两个萧姓的姐姐,都嫁给了叶家的其他诸侯。
百里晏从前少年时,便与韩容岱在北国的雪地上恣意放纵地享乐,在无尽而广漠的草原上初尝情|叆。那是百里晏很美好的回忆,她并不以此为耻。
-----------
百里晏会拿着鞭子到他上朝的地方参观,宫人们也拦不住她。叶茗寄一颗心都拴在了她身上,更是不加以阻拦。
叶茗寄会和她开玩笑,“你竟然连上朝的宫殿都敢进来。”
百里晏听见,并不当回事,大着胆子顺势坐到了龙椅上,“别说议政的宫殿,就是皇帝的龙椅我也敢坐!”
----------
叶茗寄时常被国策困扰,也时常做出不当的决定,每每这时候,就会被百里晏责骂。百里晏会直接地支出应当怎么做,每每下谕,都令叶茗寄折服。
叶茗寄逐渐耽于享乐,国家的权力逐渐就落到了百里晏手中。
初时,朝臣们还不服,但听多了她对朝政的见解,便都道她是比叶茗寄更为懂得治国的人。
可单单有治国之权,百里晏的野心并没有得到满足。
她看着这个沉沦于享受,身体江河日下的男人,心里涌现出了一个想法,连这样的男人都能做皇帝,为什么她不可以!
做皇后治国时,她积累下了很多人脉与名望。时而御驾亲征,为宁国开疆拓土。满宁国的人,都更信奉她,甚至不知皇帝是谁。
她喜欢掌握权力的感觉,看着被她治理得越来越好的宁国,只是做一个皇后,她越来越不满足。
她的皇宫也修建好了。
她心里最喜欢唐朝,她的衣服与皇宫皆效仿唐制。
她安排的人,已经将叶茗寄的身体彻底掏空。叶茗寄只能终日抱病在床。
她在做皇后治国时,一位朝臣在诵读自己写的奏章,语句通顺、政见奇绝、进言精良,实在奇怪,断然不像此人从前的风格!
她叫停了他,审问这奏章是否找人代笔,若是承认,绝不怪罪,若是虚言,即刻杖杀!
“求皇后饶命,这奏章···实则是家妻所说,臣秉笔所写。”
经此一事,承天皇帝遇到了自己的一代贤相——慕万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