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初仕宦途践初心

卷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嘉嘉佑六年(1061年)十二月十四日,经过近一个月的跋涉,苏轼一家顺利抵达凤翔府。凤翔位于陕西西部,素有“凤凰名于岐,翔于雍”的传说。古时,凤翔曾被称为陈仓、雍州、西岐,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便源于此,汉高祖刘邦由此出陈仓与项羽展开楚汉争霸,诸葛孔明六出岐山逐鹿中原也在此地。凤翔不仅是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还是佛骨圣地、神火之乡,镇国之宝石鼓、毛公鼎等珍贵文物均出自于此。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凤翔南通巴蜀,西达西域,堪称交通要冲。苏轼在凤翔期间,曾创作《凤翔八观》《石鼓歌》等诗词,生动描绘了凤翔的秀丽风光。

苏轼在凤翔的第一任上司,亦是其仕途的启蒙导师,乃知府宋选。宋选,字子才,籍贯郑州荥阳,进士出身,早年曾在京城任职,与司马光、韩宗彦共事于三司幕僚。在宋朝,凤翔知府为正四品官职,位居凤翔最高行政长官之列,而苏轼担任的通判兼大理评事则为正八品,官阶较宋选低四个品级。尽管如此,苏轼与宋选同样是由皇帝亲自任命。通判的主要职责是辅佐知府处理政务,并对其进行监督,某些重要事务甚至需由知府与通判共同签署方能生效。根据宋朝规定,通判有权越过知府,直接向朝廷和皇帝汇报工作。这种通判制度在某种意义上充当了朝廷设在州府的耳目,通判也因此成为朝廷监督州府的重要工具。

宋选原本是工部官员,尽管职级不低,但在工部主要负责仓库管理,缺乏地方治理的实际经验。宋选性格宽厚温和,加之苏轼早已声名远扬,且正值年轻力壮,因此宋选对苏轼极为倚重。苏轼提出的各项政事,宋选无不采纳。在仕途初期,通判与知府的协作默契,堪称珠联璧合。苏轼在宋选麾下工作,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不久便成功办成了几件令人瞩目的大事。

凤翔作为宋朝南北交通的枢纽,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士农工商在此汇聚。在宋朝,像凤翔这样的交通重镇,通常设有由政府出资修建的馆驿,以供往来的仕子和商人休息。六年前,苏轼进京赶考途径凤翔时,因馆驿破败不堪,不得不借宿寺庙。苏轼一到凤翔,便前往馆驿进行实地考察,发现馆驿依旧破败,已然荒废,于是上书知府宋选,建议立即修葺馆驿。宋选比苏轼早一年到凤翔上任,一直有意为凤翔办几件实事,但因当时宋朝“三冗”问题凸显,官府办事效率低下。见苏轼主动牵头,宋选立即应允,拨款修复馆驿,重塑凤翔的城市形象。在宋选和苏轼的共同主导下,馆驿很快焕然一新。苏轼为感念宋知府的支持,特作《凤鸣驿记》以广为宣传。

始余丙申岁,举进士,过扶风,求舍于馆人。既入不可居而出,次于逆旅。其后六年,为府从事,至数日,谒客于馆,视客之所居,与其凡所资用,如官府,如庙观,如数世富人宅,四方之至者,如归其家,皆乐而忘去。将去既驾,虽马亦顾其皂而嘶。余召馆吏而问焉。吏曰:“今太守宋公之所新也。自辛丑八月而公始至,既至,逾月而兴工,五十有五日而成。用夫三万六千,木以根计,竹以竿计,瓦甓坯钉各以枚计,稍以石计者,计二十一万四千七百二十有八,而民未始有知者。”余闻而心善之。其明年,县令胡允文具石,请书其事,余以为有足书者,乃书曰:“古之君子,不择居而安。安则乐,乐则喜从事,使人皆喜从事,则天下何足治欤?”后之君子,常有所不屑,苟有所不屑,使之居其所不屑,则燥,否则惰,躁则妄,惰则废;既妄且废,则天下之所以不治者,常出于此,而不足怪。今夫宋公,计其所历而累其勤,使无龃龉于世,则今且何为矣,而犹此官哉?然而未尝有不屑之心。其治扶风也,视其兀臬者,而安植之,求其蒙茸者,而疏理之。非特传舍而已,事更有小于传舍者,公未尝不尽心也。常食刍豢者,难于食菜;常衣锦者,难于衣布,常为其大者,不屑为其小,此天下之通患也。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所贵乎恺弟者,岂非从不择居而安,安则乐,乐而喜从事欤?夫修传舍,诚无足书者,以传舍之修,而见公不择居而安,安而喜从事者,则是真足书也。

“尝食刍豢者难于食菜,尝衣锦者难于衣布,尝为其大者不屑为其小,此天下之通患也。《诗》曰:‘岂弟君子,民之父母。’所贵乎岂弟者,岂非以其不择居而安,安而乐,乐而喜从事欤?”这段话揭示了天下人的通病:一旦经历富贵,便难以安于贫贱;曾经担任要职的人,往往不屑于做小事。而《诗经·大雅》中提到,只有德行深广的君子,才有资格成为百姓的父母官。身为官员,唯有从小事着手,方能最终实现天下大治。

从这篇落地凤翔时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初入仕途的苏轼心怀天下大治的远大抱负,而他选择的实现路径正是从小事做起。此时的苏轼,虽年纪轻轻,却已名动京师,以京官身份担任州签判,类似于现今的公务员下基层锻炼。他满怀憧憬和政治抱负,秉持为国为民办实事的原则,尽己所能地做事。因此,这一时期的苏轼热情洋溢、踌躇满志、洒脱自信、处事干练,丝毫未沾染仕途中人唯唯诺诺、趋炎附势、明哲保身的陋习。他直言不讳,见不合规之处即改之,一心致力于成就一番事业,实现出仕济世的宏图大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宁得岁岁吵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咸鱼暗卫打工日常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
一代文宗苏东坡
连载中异响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