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双城美食番外篇

1. 采风:从屏幕到厨房

自从第12章片场的冲击后,吴森并没有立刻放弃影视梦,但他更清楚了一件事——他的根在弋阳,他的笑点在生活里。

所以,当《千面笑郎》节目组联系他,说要做一期“南北饮食文化碰撞”的特别企划,邀请他带着团队回弋阳拍摄“家乡味”时,他几乎没犹豫就答应了。

“这次不是演戏,”他对林晓说,“是真真正正地拍我们弋阳的东西。”

林晓笑着点头:“你终于想通了?”

吴森咧嘴一笑:“片场让我明白,真正的幽默不是编出来的,是从生活里长出来的。”

------

2. 回家:母亲的厨房

拍摄定在周末,团队一到弋阳,吴森就直接把他们带回了家。

“妈,我们拍个节目,想拍您做手擀面。”吴森推开家门,语气轻快。

厨房里,母亲正择菜,闻言手一抖,菜叶子掉地上了。

“啥?拍……拍电视?”她瞪大眼睛,转头看向儿子,“你……你上电视了?”

吴森挠头:“嗯,就一小段,拍您做的面。”

母亲愣了几秒,突然放下菜刀,转身进了里屋。

吴森以为她生气了,刚要解释,却听见窸窸窣窣的声音——母亲在翻箱子。

几分钟后,她拿着一条压箱底的红围裙走出来,手微微发抖:“那……那你可得好好拍。”

吴森眼眶一热。

------

3. 手擀面 vs 海鲜锅贴

拍摄当天,母亲系上红围裙,站在灶台前,动作熟稔得像在演一辈子的戏。

“面要揉得劲道,水要一点一点加……”她边揉面边念叨,镜头扫过她手上的皱纹,还有灶台上那瓶用了十几年的老抽。

吴森站在旁边解说:“我妈这手擀面,讲究的是‘三醒三揉’,小时候我嫌她麻烦,现在……”他顿了顿,“现在才知道,这面里揉的是时间。”

镜头切到另一组——青岛的拍摄点,一位当地阿姨正煎着金黄酥脆的海鲜锅贴,虾仁、鱿鱼、韭菜馅儿在锅里滋滋作响。

“我们这锅贴,讲究的是‘皮薄馅大,一口爆汁’!”阿姨豪爽地甩下一勺油,“不像某些南方面,软趴趴的!”

母亲在镜头外听见,偷偷瞥了一眼,小声嘀咕:“我们这叫筋道……”

吴森憋笑憋得肩膀直抖。

------

4. 网友:原来梗是真的

成片上线后,标题叫——《笑哥的“南北战争”:妈妈的手擀面VS青岛海鲜锅贴!》

评论区瞬间炸了:

? “卧槽!笑哥妈妈好可爱!那围裙我奶奶也有!”

? “原来‘弋阳女婿吃不惯面’的梗是真的!笑死,我爸也这德行!”

? “手擀面和锅贴我都爱!但笑哥妈妈揉面的样子,我哭了……”

? “这才是真正的‘笑出不弋阳的人森’!笑哥的梗从来不是瞎编的!”

最火的一条热评是:“以前觉得笑哥的段子只是搞笑,现在才发现,他是在用幽默讲生活。”

吴森刷着评论,忽然看见一条熟悉的ID——“王老师”(正是第12章那位老戏骨),留了言:“小老弟,这比演戏还动人。”

他怔了怔,随即笑出声。

------

5. 母亲的眼泪

当晚,吴森把手机递给母亲:“妈,您看,网友都说您好看。”

母亲戴上老花镜,一条一条看,手指微微发抖。

看到那条“妈妈的手擀面,是家的味道”的评论时,她突然放下手机,转身进了厨房。

吴森跟过去,看见母亲正盯着那团揉好的面发呆。

“妈,怎么了?”

母亲没回头,声音有点哑:“……你爸走得早,以前你在外地上学,每次回家,我就给你擀碗面。”

吴森喉咙一紧。

“那时候你嫌我唠叨,说‘妈,我同学都吃外卖’……”她笑了笑,“现在想想,你最爱吃的,还是我做的面。”

吴森鼻子一酸,蹲下来抱住她:“妈,我现在也最爱吃。”

母亲轻轻拍了拍他的背,像小时候哄他睡觉那样。

------

6. 笑哥的顿悟

这一期节目播出后,数据比以往任何一期都好。

但更重要的是,吴森忽然明白了一件事——他的“弋阳梗”之所以受欢迎,不是因为他会编段子,而是因为他真的在认真生活。

那些看似“土味”的方言、那些被网友调侃的“县城日常”,其实是最真实的情感载体。

他坐在电脑前,敲下新一期视频的标题:《笑哥的“妈妈厨房”秘籍:手擀面里揉的是爱》。

林晓推门进来,看见他嘴角带笑,忍不住问:“又憋什么大招呢?”

吴森转头,眼睛亮晶晶的:“我想拍个系列——‘弋阳人的日子’。”

“什么日子?”

“就是……普通人的、热气腾腾的日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狩心游戏

我喜欢的文 10

貂珰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弋阳笑哥:笑逗江湖
连载中千面笑郎笑脸郎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