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棠迈入醉仙楼雅间中,看见赵老板正陪着一位身着玄色暗纹长袍的人说话。
“陈小姐来了。”赵老板看见若棠后起身说道,“来,请。”
这时,一直背对着若棠的人才转过身来,是一个约莫三十多岁的男子,一双眼睛眼距颇近,眼尾带着笑纹,但若棠却觉得自己像是被一条缓缓游过湿腻青苔的蛇盯住了一般。
这个人有些熟悉,但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若棠收敛心神,维持礼数。
“郑大人,这便是小人向您提过的陈小姐。”赵老板恭敬地向那男子介绍完,又给若棠介绍,“陈小姐,我为您介绍,这位便是织造府的织造郎中,郑元大人。”
“见过郑大人。”若棠行礼道。
郑元笑着点点头,又看向若棠身后:“今日不是在官署,陈小姐不必多礼。我观陈小姐年纪轻轻,倒是颇有胆量,听说你还有一位兄长,今日怎地未同你一道前来?”
“回郑大人,家兄事务繁忙,因此未得空前来。”若棠起身道。
“哦?”郑元脸上的笑意更浓了,“莫非令兄是看不上我们织造府,欲寻更好的买家,所以不将我这个小小织造郎中放在眼里?”
若棠急忙跪下:“民女不敢。只是——只是有一件事我们欺瞒了大人,兄长他,其实不是民女真正的兄长,只是民女雇来的账房先生。”
“呵呵呵——”郑元的笑声显得更加开怀了,“起来吧!陈小姐到底还是年轻啊,我只不过是问了一问,又何必惊吓成这样。你二人是否为真正的兄妹,亦或是主仆,于我并无甚要紧,重要的是,你们是否有诚意,与我织造府做成这笔生意。”
若棠起身,面露欣喜道:“大人,织造府若是愿意与我们合作,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不知何时可以拟定采买文书?”
郑元看向若棠,又笑了一笑,而后道:“这个不着急,我且问你,此次有多少丝帛?”
“只要大人愿意收购,民女可以保证货源充足。”若棠神情自若。
“好!果然有巾帼之色。”郑元说着走向桌边,若棠注意到桌上早已经有两份采买文书。
“如果陈小姐看过文书没有问题,便可签字画押,稍后便移交货物。”郑元道。
“织锦每匹五两银——”若棠抬起头了,露出不解的神情,“大人,可市价织锦每匹需得二十两银啊!”
“陈小姐,如今你的货物可是大批大批地堆积在仓库里。如今这个季节雨水连绵,容易潮湿发霉,你就不担心吗?再说了,这织锦可是名贵物,除了与宫廷特供的织造府,还有哪个普通客商能买得下你全部的织锦,见好就收吧!”一旁的赵老板见状急忙劝道。
若棠蹙着眉头,沉思了半晌。
“哎呀我说陈小姐,你那批织锦若是在仓库里发霉了,可就一文不值喽!到时候你不仅卖不上价钱,还要付租赁仓库的费用,那可是亏大发喽!”赵老板见若棠沉默不语,又劝道。
“不成。”若棠抬起头来,“郑大人,这每匹五两银着实是低了些,能否往上再加一加?”
“哼——”郑元冷笑一声,别过脸去。
“若不是宫里祭祀需要特供,织造署乃是官署,岂会与你这低等民商合作,陈小姐还是不要太骄矜自持了,我劝你还是识相些。”赵老板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两道褶子沉沉压着嘴角。
“请恕民女愚钝,怕是无福与大人做成这笔生意了。”若棠行礼后转身欲退出去。
“陈小姐可要想好了!”身后赵老板的声音传来,“你在这江宁城一无人脉,二无倚仗,行事可要小心了。”
若棠并未回头,重新抬步走了出去。
时值深秋,晚间的风已带着几分寒意。陈记米铺里,陈老板正指挥着店里的伙计将米从后院的仓库中抬到店铺里。
“行了行了,不用再抬了,天色也晚了,你们快回去吧!”陈老板道。
“多谢陈老板。”伙计陆续走了,只有一个瘦弱的小个子踌躇着,双手不停搓着,不时看向陈老板,似是有话想说又不好意思开口。
“阿旺,你怎么了?”陈老板问道。
“我,我能不能预支下个月的工钱?”叫阿旺的瘦个子道。
“又是因为你娘的病?”陈老板看了看他。
阿旺点点头。
陈老板转身去了里屋,不一会儿出来了,拿了一串铜钱塞到阿旺手里:“拿着吧!”
阿旺看了看手里的钱:“多谢老板,多谢老板,我——”
“行了,赶紧拿着,回家给你娘买药去吧!”陈老板挥挥手道。
阿旺点点头,连声道谢出门了。
陈老板继续埋头看账本。
门吱呀一声开了,冷风灌进来。
“可是钱不够——”陈老板抬头,只见一位面戴轻纱,云鬓挽起的妇人,两个侍女跟在门口守候。
看这妇人衣着打扮十分富贵明丽,想来是哪位大户人家的夫人。
“夫人可是要采买米粮?”陈老板道。
“今日来,是为了还一笔债。”那妇人开口,听声音十分年轻。
“还债?”陈老板有些摸不清头脑,他并不记得有这样一位小姐或是夫人欠了他的钱,何况看对方通身打扮,显贵之极,怎么会欠他的债呢?
“夫人是不是弄错了,我米铺何时与你做过生意,你又何时欠过我的债呢?”陈老板问道。
身后一位侍女上前一步,将一沓银票交给了陈老板,陈老板略一数,竟有足足三千两。
“这——”
侍女笑道:“我家夫人向来积德行善,听闻西街长干里酒馆的内掌柜欠了陈老板的债未还清,而她身怀六甲,夫婿久未归还,怜她孤苦颇为感怀,所以替她还了这笔银子。”
“这,夫人可真是个善心人啊!”陈老板道。
“陈老板也是一个善心人,若不是陈老板愿意让她宽限时日,只怕她早就无家可归了,也等不到我们来替她还清这笔债。”那妇人道。
“夫人过奖了,夫人如此古道热肠,为何不亲自去交给她呢?”陈老板问道。
“夫人新寡,若是再见那酒馆内掌柜,恐会又生感伤愁绪,所以还是不见的好。至于此事,也请陈老板暂且替我们保密,只说是有个好心人愿意替她还这笔钱便罢了。”侍女道。
陈老板这才看向那妇人,见她虽然年轻,但已经挽起云鬓做妇人打扮,且那鬓边果然有一朵白绢花,只是方才被鬓上明珠的光泽所掩,不引人注意。
“多谢夫人,还望夫人好生珍重,莫再伤怀。”陈老板道。
“陈老板有心了。”那妇人略一点头,便在侍女的搀扶下走了出去。
西街街尾的小酒馆里。
此时一个客人也没有,酒馆里已经彻底没有酒可卖了。店内光线昏暗,只点了一盏灯。
春烟静静的坐在柜台的后面。
过了一会儿,她艰难地扶着肚子起身,从酒馆的柜台后,绕到西边墙边去看那酒名木牌。长干里酒馆最兴盛的时候,一共卖十五种酒。
这酒名木牌上标有每一种酒的名字和价格,来到这里的客人只需要看着这木牌,从中选择自己想要的酒便可。这法子是她的丈夫赵良想到的,颇为有效,木牌上的字是赵良写的,木牌还是当时二人一起挂上去的。
春烟一一抚摸过木牌上的每一个字,眼泪不知不觉间便流了下来。
她又走到北面的墙边,这里放着许多酒桶和酒器。从前赵良和店小二会将这里的酒桶装的满满当当,丈夫赵良每日晨起和夜晚关店时都会一一检查这些酒桶和酒器,确保干净。
可现在这些酒桶里早已经空空如也,酒器被放在一旁,不知所措地立着。
她又环顾店内的桌椅,她记得不久之前,这些桌椅几乎都坐满了人,店里晚间是明亮热闹的。店内的客人三两相伴,言语嘈杂,从来没有一刻安静下来过。他们不停的吆喝着要喝酒,丈夫和店小二就忙着将酒桶里的酒水给客人送上去。而她则负责在柜台里边,记录下每一桌的酒水账目。
现下,只有那些桌椅沉闷地摆着,映着昏暗的烛光。
最后她抬眼看向店外的灯笼,红色灯笼静静地照着,在黑暗中照亮酒旗上“长干里”三个字。
明日便到了她答应陈老板还债的日子。这半个月赵良还是没有回来,而她已经当掉了所有首饰依然没有用。
酒馆维持不下去了,明日便会被抵债给陈老板。
若是丈夫回来他的祖传基业没有了,她该如何向他交代?
可若是他回不来了,那?那天下之大,她又该往何处容身?
难道上天真的不肯给她一条路吗?春烟闭上眼,脑海中浮现了那条波光粼粼的淮水河。
就在这时,她的肚子突然动了一下。春烟睁开眼,低下头抚摸着自己的肚子。
是了,她不止是自己一个人,她肚子里还有一个小生命,她将要做母亲。
春烟关好店门回到里屋,又从枕头下拿出一枚小小的护身符,是她发现自己怀孕之初和丈夫一起去寺庙给孩子求的。
天色已晚,她实在是倦乏了,将护身符紧紧攥在手中,脑海中不知不觉便只剩困意了。
无论如何,该面对的总是要面对的。就像小姐说的那样,好好活着,总会有机会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