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三国演义》

罗贯中《三国演义》

1.

其实现在读《三国演义》感觉比去年读《西游记》更顺畅,但目前为止更喜欢西游,对三国暂时无感……两者文风文笔对比,我也是更喜欢西游的。虽然西游大面积写景和“一场好斗”让我读得很艰难(几乎有了“一场好斗”ptsd),但它情节推进的速度更合我的口味,而三国对我来说很大一部分都像“大纲式写法”,大概是因为人物众多、势力变更太复杂,似乎一直在狂赶进度条,信息量确实大,但也大大削弱了我读小说追求的代入感,只有正常详写情节的部分读得比较畅快。

同时也联想到前两天转的那条微博,真的觉得每个人读同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比如现在读三国,我没看到什么“大格局”,只是觉得乱世中的百姓真的很苦,权力在握的个人可能为一己私欲就屠城,虽然也有宽厚仁慈的上位者,但这事儿就像开盲盒一样,作为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哪天就小命丢了,还有什么格局可言呢?谁又能保证自己是成功的上位者而不是别人的垫脚石,甚至是乱世故事里那些没有名字的、任人鱼肉的百姓。

权力之争看着似乎热血沸腾,可埋在个人权力欲底下的全是普通百姓的尸骨。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整体的“幸福”又真的只是这些上位者说了算的吗?

2.

看到46%左右,至今最让我汗颜(与愤怒不同)的情节有两个:一个是前面出现过一个老百姓,自家穷,为了招待刘备,把老婆杀了给刘备吃;另一个是赵子龙单骑救主,好不容易突出重围救出阿斗,刘备把阿斗往地上一摔,感叹都是这孩子害他差点折损一名大将。

这两个情节,都有种“弃小家”的共性,明显感受得到不把妻子、孩儿当人,倒像当附属物,也很符合父权大背景下的观念。可能当时的人觉得理所当然还很受感动吧,但现在看来就是毛骨悚然……

3.

小时候听我妈给我读三国,觉得可刺激可好玩。现在自己再读,好不容易读到后半部分了,没想到越读越觉得索然无味。不同年龄段接触同一个故事的感受真的挺不一样的,小时候非常崇拜诸葛亮,如今再看也是无感,看到刘备这一辈英雄人物都相继离世之后,虽然感到惋惜,但也不至于跟儿时一样哇哇大哭。

倒是更在意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了。

英雄总是期待生在乱世,但我只想活在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的平安年代,于是对英雄的争权也没什么兴趣,更不要说代入感。

英雄的故事有人书写,平凡人物不过在一句话里灰飞烟灭,连姓名都不曾留下。

4.

读到刘备那一批人物统统死绝之后,就已经没啥激情读下去了。后来有丞相撑着,七擒孟获那段看得还算有意思,但越往后越靠近丞相归天,再次丧失阅读激情。搁置了一段时间,终于把诸葛亮之死读完,心里唯一牵挂的只剩姜维后期的表现。然而这时候叙事转向曹睿要挂,想到后续发展,读起来更加乏味。

可以说从刘备曹□□后,对诸葛亮以外的其他人物都没啥感情,也无所谓他们后来的生死发展。于是停下来思考,这本书的人物塑造到底如何呢?有几个形象确实非常鲜明,但不知道是不是乱世间英雄都有一个模子,总没有特别吸引人的人物,在大纲式剧情进度线上,绝大部分人物的抉择、挣扎都写得非常粗糙,也几乎没有思想转折处的描写。人物众多,许多各有特色,但读下来除了几个主要人物以外,就像在历史课本里读到个人名事迹,产生不了什么感情,更无论共情,最多读到他们逝去时多少有些唏嘘罢了。

5.

全书最后5%孔明虽死犹生。第一次痛哭不是读到他归天,而是诸葛瞻、诸葛尚父子战死绵竹。加上前文武侯显圣的铺垫,突然就大哭起来,看着那几行字哭了十分钟还停不下来 。 三代诸葛以及姜维,谁不是逆天而行,谁不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6.

20230629读完。

中间几次因为大纲感和乏味而看不下去,但最后5%的收尾又精彩起来,站在蜀汉角度的悲剧式结尾更是让人意难平。

因为自己的知识面太窄、欣赏水平也十分有限,这些局限让我看到90%的时候依然很迷惑,不太明白这本书作为小说优秀在什么地方。我的几个疑惑点在这里:从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要素来看,《三国演义》塑造了几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形象,但塑造方式与现代小说相比显得更僵硬更单一,与其说是在塑造人物形象,不如说是在加强传奇形象,以至于在人物出现转变或者做出关键抉择时的某些行为表现过渡不自然;情节方面,大篇幅写战争,中间的过渡情节不多,所以整体节奏读起来很容易疲惫,而且整体感觉(不一定客观)是大纲式走情节(即缺少具体描写以至于代入感弱)的部分与详写的部分各占一半,而详写是更出彩的,于是剩下半本书在写法上都令人疲惫;环境方面,我理解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部分,个人认为环境方面本书做得最好,虽然不像《西游记》大篇幅描写自然环境,但《三国演义》做到了通过整体情节展现乱世背景,在这样的展现下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反而冗余,所以这个部分处理得很好。整体来看,小说三要素里的人物和情节似乎都没有达到非常高的标准(当然也因为受制于故事的整个体量)。

于是简单搜索了一下其他网友的看法,发现很多人强调它的历史价值,也有说法是如果不了解那段历史、没有对这些人物的基本了解就读不出它的好。或许有道理,不过单从小说评价的角度来说不能说服我,尤其是阅读过程中在划线评论里看到过许多网友纠正与事实有出入的地方、抱怨作者偏向性太明显,何况从文本本身也看得出作者的立场,而一旦有明显的立场,作为历史读本来说其客观性就总会存疑。

但读到最后5%,我的想法有改变。如果说前面95%都读得心无波澜,那最后5%就几乎是心潮澎湃。读完想了一夜,觉得最后的收尾如此让我感慨,或许就是因为全书立场的悲剧性以及落脚点。分分合合的世界,凡人会死,英雄也会死。无论是故事一笔带过潦草归天的人,还是那些无名无姓的百姓,终究是一样的结局——正是这种普世的生命认知让这个漫长的故事被人铭记。

与人斗,与天斗,谁不是如此一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经年烈酒

别那么野

穿越两界的杂货铺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婚后动人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2023读书笔记
连载中Sunn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