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一家甜茶馆,离这里不远。酥油茶是拉萨最正的。”
简瑜奏的心,在布达拉宫的万丈光芒和沈提灯这句平淡的话语中,忽然就落到了实处。
阳光彻底驱散了晨雾,也照亮了他眼底再也无法掩饰的笑意。
“好。”他听见自己回答,声音平静,却带着笃定。
日出的金光渐渐铺满整个天空,观景台上的人群在拍完照后也逐渐散去,带着心满意足的赞叹和冻得发红的鼻尖。
寒风依旧凛冽,但简瑜奏却觉得浑身暖洋洋的,仿佛被刚才那束阳光和沈提灯那句话注入了无限能量。
沈提灯不紧不慢地收着三脚架和相机,动作熟练而从容。
简瑜奏就站在他身边,一时间不知道该做什么说什么,只好也假装整理自己的相机包,眼角余光却始终没离开沈提灯的身影。
林木森蹭了过来,挤眉弄眼地用口型对简瑜奏说:“上啊!说话啊!”
简瑜奏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沈提灯却已经收拾妥当,转过身来,目光扫过他们两人:“走吧。”
他的语气自然得像是在招呼相识已久的老友,没有询问,没有客套,仿佛之前那句关于甜茶的邀请已经是既定事实。
简瑜奏和林木森立刻像得到指令的小兵,忙不迭地跟上。
下山的路比上来时轻松许多。
沈提灯走在前面,步伐稳健。
他没有刻意放缓速度等他们,但也不会让他们跟丢。
简瑜奏和林木森跟在他身后,保持着一步左右的距离。
“那个……沈……”简瑜奏犹豫着该怎么称呼他。
“沈提灯。”
前面的人头也没回,声音被风吹过来,清晰依旧。
“沈提灯,”简瑜奏念出这个名字,心里泛起一丝奇异的涟漪,“你说的那家甜茶馆,在哪?”
“跟着走就行。”沈提灯的回答依旧简短。
林木森在后面偷偷拽简瑜奏的袖子,用气声激动地说:“酷毙了!”
他们没有走回八廓街的主干道,而是拐进了药王山背后一片更老旧的居民区。
这里的巷子更窄,路面是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两旁是低矮的藏式老房子,窗台上摆着盛开的格桑花。
空气中飘荡着炊烟、酥油和牛粪混合的味道,更生活,也更真实。
早起的老阿妈摇着转经筒慢悠悠地走着,好奇地打量他们这几个“外来者”。
沈提灯对这里似乎极为熟悉,他不需要犹豫,在迷宫般的巷子里穿梭自如。
最终,他在一个毫不起眼的、连招牌都没有的小门脸前停下。
门口只挂着一个旧的褪了色的经幡筒,门帘是厚重的羊毛毡子,看起来更像是一户人家而不是茶馆。
“就是这里。”沈提灯掀开门帘,率先走了进去。
简瑜奏和林木森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好奇和一点点的……忐忑。
这地方看起来也太“本地”了。
掀开门帘进去,光线瞬间暗了下来。屋内空间不大,只有四五张低矮的木桌,几条长凳。
墙壁被经年的炊烟熏得发黑,上面贴着一些模糊的旧唐卡和日历画。
屋里坐着的几乎都是本地藏族老人,穿着传统的藏袍,捧着木碗喝茶聊天,看到他们进来,目光齐刷刷地投过来,带着淳朴的好奇和打量。
空气里弥漫着极其浓郁的、纯粹的酥油茶香味,还有一种类似青稞炒面的焦香。
一个皮肤黝黑、笑容憨厚的中年男人看到沈提灯,眼睛一亮,用藏语热情地打了个招呼,显然认识他。
沈提灯也用流利的藏语回应了几句,然后找了个靠里的空桌坐下。
简瑜奏和林木森有些拘谨地在他对面坐下,感觉自己像是误入了别人家的客厅。
“这里……好像没菜单?”林木森小声嘀咕,好奇地四处张望。
沈提灯对那个中年男人说了句什么,对方点点头,很快拎来一个巨大的、冒着热气的铜壶,又放下三个厚厚的木碗。
沈提拿起铜壶,给他们每人碗里斟满了热腾腾的酥油茶。
茶色浓酽,表面浮着一层厚厚的油花,香气扑鼻。
“尝尝。”沈提灯示意了一下,自己先端起来喝了一口,动作自然。
简瑜奏学着他的样子,捧起木碗。
碗很厚实,也很温暖。
他吹了吹气,小心地喝了一口。
瞬间,一股极其醇厚、咸香浓郁的味道充满了口腔,和他之前在任何一家“游客”茶馆喝到的改良版酥油茶完全不同。这种味道更原始,更强烈,甚至带着一点粗犷的野性,但咽下去后,回甘却异常绵长,整个身体都暖和起来。
“好喝!”林木森显然也被这味道征服了,眼睛发亮,“这才是真正的酥油茶啊!之前喝的都是糖水吧!”
沈提灯看着他们的反应,嘴角似乎微不可察地弯了一下:“嗯。这里的酥油是牧民自家打的,茶砖也是老的,味道正。”
这时,老板又端来一盘金黄色的、像是炸面块的东西,放在桌子中间。
“这是什么?”简瑜奏好奇地问。 “糌粑糊炸的果子,配茶吃。”沈提灯解释了一句,自己拿起一块,掰开,蘸了点酥油茶,送进嘴里。
简瑜奏和林木森也依样画葫芦。
果子外酥内软,带着浓郁的青稞香气,蘸着咸香的酥油茶,味道意外地和谐可口。
坐在这样一家地道甚至有些简陋的茶馆里,喝着最正宗的酥油茶,听着周围完全听不懂的藏语闲聊,简瑜奏忽然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仿佛通过沈提灯,他们才真正触摸到了拉萨表皮之下,那鲜活、粗糙而真实的脉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