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蛇打七寸

有利可图的事情,总会有人去做——

是的,殉葬事对某些人来说是很有利益的:本朝妃嫔多选自民间,原本家中男丁多为白衣无官,但当家中女儿在宫中出息得宠得封高位后,家里父亲(若无就是兄长)也会得到一个锦衣卫百户、或是散骑的闲官,领一份俸禄。

而若是妃嫔殉葬了,那,反而会更好——家中会由百户升为千户,且能够世袭给子孙,是为“朝天女户”。*

而诸王府,勋贵之家女子殉葬,再或者是平民女子从夫而死,虽然不会有世袭官职这种好处,但……朝廷会旌表烈妇。

正所谓‘妻殉夫者予旌表’:受到旌表的人家,可不只是朝廷颁发的荣誉称号,是有实在利益的。

朝廷会官方拨给被旌表烈妇丧葬银子,从旧例来看,从三两到三十两不等。不但如次,家中若有得到旌表的烈妇,许多当地官府会免除这家的徭役!

璚英是个很聪慧的姑娘,因此细想下去肺腑发凉。

做强盗做贼要冒着坐牢的风险,都始终不能禁绝,只因‘利’字动人。

何况是这种,名利双收的事情!

哪怕这需要搭上的,是家中寡居之女子的一条性命。

璚英想:若不能停这种旌表,圣旨之下,哪怕各王府没有再敢明目张胆以逼人殉葬为荣,但‘自愿殉夫’的女子只怕也不会少的。

若要废除殉葬,最好连旌表殉夫之女的规制一起废除掉!

但作为臣子自然不能空口白牙,随意提出这种‘违背祖制’的建议,唯一的可能是,以祖制打败祖制!

故而昨夜,她与父亲找了很久的旧卷——

于谦遍历外官,于律法极为熟悉。

他记得有一条旌表制度是这样的:大明很重视孝道,也会旌表各种孝子。但有一种孝子是不旌表的:就是盲目效仿《二十四孝》,搞什么割肉给父母吃结果把自己割死了,以及卧冰求鲤把自己冻死了这种行为——为防止人人效仿,是不许旌表的。*

律法烂熟于心,于谦要找的,是从前几朝的旧例。

好在他向来有整理公文收集各律例的习惯,最终找到了:洪武和宣德年间,都有女子因父母重病不愈,竟然剖腹割肝取汁液想要给父母治病。

当地官员以‘孝道典范’报了上来,但皆被以‘孝若至伤身,罪尤大!’为由驳回不予旌表。

既然这种自残,自伤以孝父母都是不予旌表的,那自死殉夫又有何异?生死至重,人命岂不是更珍贵吗?

当请陛下下旨,效仿祖宗德政,停此旌表!

璚英很遗憾,父亲没有来得及跟陛下提出这一条。

她抬眼看了看父亲,欲言又止。

说实在的,她真的想让父亲去面圣回禀此言,趁着废除殉葬的圣旨刚下,一并蛇打七寸废止此旌表制。

可……父亲已经够难了。

不止兵部的公务繁多压身,父亲本身可是曾经被人攻讦诬陷至牢狱中,甚至差点被杀掉。如何能让父亲再将这样牵涉礼制的事背负在身上?

“璚英。”

她抬头,见父亲清癯的面庞上,笑意如端午暖阳:“今日朝会上我虽未及说,但朝会后,陛下曾让郕王殿下寻我问及此事,我已然尽数回明。”

璚英讶然,眸如星辰般盯着父亲:“那陛下……”

见女儿紧张的甚至在屏气,于谦也不忍让她悬心,很快道:“陛下已然责令有司即刻去办!”

璚英的双眼由星星变成了今夜天边的弯月牙儿。

*

同样的夜色中,姜离正在吃宵夜。

“今天真是漫长的一天啊。”

白日于谦来回明旌表制度后,姜离只有一个感想:于尚书果然是宝藏!

原本她正像拎着刀,围着尸/体,思考从哪儿开始碎的人,于尚书这就如及时雨一般,送来了人体解剖图。

姜离边听边让6688以‘自愿殉葬’为关键词,搜了搜史册。

果然,哪怕在废除殉葬制一百多年后的隆庆年间,也有如汝宁王府妾刘氏,因自愿殉葬而得到朝廷‘贞烈’封号旌表。[1]

姜离当即拎着她的铜杵开始敲钟,令兴安立刻宣内阁、礼部以及东厂金英和锦衣卫三位指挥使。

等人到齐后,姜离将‘废旌表从死女子’之意说完,不但让内阁当场拟旨来看,更要礼部牵头内阁跟进,将此制推行到各地。

礼部尚头都大了好几圈:知道陛下心情不好在作,但没想到一天二连作呀!

这可是个琐碎繁重的重担。

礼部周尚书只好心累应下来。

没精打采应过后,就见皇帝从案上的一只七彩玲珑的琉璃碗里,摸出一张纸条来。

碗里还有许多纸条。

皇帝展开随手抽出来的这一张,展示给他们看。上面写着‘徐州’两字。

朝臣:?

姜离和蔼可亲道:“朕知道这件事不好做,所以给你们几个月的时间。”毕竟这个时代,光文书的传达就要耗费良久。

“但从明年开始,朕就会开始抽签——抽到哪里,就派东厂并锦衣卫一并去当地巡察废‘不当旌表事’的效验如何。”

姜离也清楚,所谓的‘贞烈’观念绝非一年半载能改。但她要这四海之内家家户户先明晰新的旌表制度:不再是你家推一个女子去殉死,就能得到好处。

“若是半年后,还查到有地方官府未收到敕谕公文,或是收到后不予执行,那么……”

皇帝没再继续说,而是饶有兴致继续从案上的琉璃碗里抽签。

礼部尚书为首的官员们:那么什么啊?陛下您话说一半更可怕好吧!

皇帝再开口却是对着金英:“此事,你要上心。”

这世间悲喜不相通,官员们如丧考妣,金英的内心却宛如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炸开了满天小烟花。

陛下给我安排了半年后的差事!

是不是说明,就算王振出来,他这个东厂督主也是稳稳的幸福?

那他一定要做好这件事,也一定要抓出些轻慢圣旨的过失人员来,向皇帝证明他的用处。

金英领旨后,目光熊熊如烈火看向朝臣们。

内阁和礼部:救命!金督主看我们的眼神,好像巡回猎犬看肉包子!

小剧场:

璚英:每天都好担心父亲太实心于朝政,有生命危险。

阿离:我死我都不能让于少保死。

*

金英(范进中举式欢喜):显灵啦!岳爷爷显灵啦!!!

备注:

关于于谦的夫人见于《祭亡妻淑人董氏文》

于谦神道碑文中记载:“董氏,累赠一品夫人,翰林庶吉士永丰知县董镛之女,柔惠静专,克谨内助,先公十一年卒,公年未五十,遂不娶,亦无媵侍,人皆义之。”

本文的姑娘们的名字都得自己起,比如高淑妃,比如之后会出现的钱皇后等,但璚英的名字是真的,于少保给女儿写过诗,写下了女儿的名字——

《忆璚英》

璚英一别已三年,梦里常看在膝前。婉娩性情端可爱,娇痴态度亦堪怜。

诵诗未解知音节,索果惟应破俸钱。白发双亲在堂上,关心为尔更凄然。

因为要开这篇文,当然要去读一些于少保的史料,看过后比之前会更加钦佩喜欢于少保,所谓德才兼备便是如此吧。

【朝天女户】:《明史·后妃传》:初,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若张凤、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自锦衣卫所试百户、散骑带刀舍人进千百户,带俸世袭,人谓之“太祖朝天女户”。历成祖,仁、宣二宗亦皆用殉。

清·程嗣章《明宫词》:“掖廷供奉已多年,恩泽常忧雨露偏。龙驭上宾初进爵,可怜女户尽朝天。”

文中提到的旌表金额,以及那个割肝的例子,都见于明《礼部志稿》。

洪武二十七年的旌表制度:凡割股或致伤生,卧冰或致冻死,自古不称为孝。若为旌表,恐其儆效,通行禁约,不许旌表。

[1]【隆庆朝旌表王府自殉葬妾】:《明穆宗庄皇帝实录》:表周府故汝宁王勤甃妾刘氏贞烈刘氏祥符人也先是王病肿滨危刘氏焚香祝天愿着单衣三冬分王灾王疾果愈后三年王薨刘氏即整衣自经颜色不改事巡按御史核实故有是命。

写殉葬这几章参考论文有以下:《明清宫人殉葬制度研究》,《论明代人殉制度的废除》《明代统治者的殉葬制度》《明代宫妃殉葬制度与明朝“祖制”》

无原文引用,有观点史料参考。特标注。

PS:跟家人们说一下,v前真的只能单更啦,因为v前还有榜单要走~如果没有意外,下周末前后入v吧。

看过我之前文的家人都知道啦,v后都是双更日六保底的(有时候合并一更但字数不会少哒),而且每逢营养液到万,就会日九加更感谢~

非常感谢家人们在坑这么浅的时候就每天来追文!对我是非常重要的鼓励!

今天是平安夜哎,麻烦大家在本章下留个爪吧,明天早上九点发完新章后我一起发红包包。祝每一位小可爱阖家平安幸福!!

pps:看到有读者提醒,比起平安夜,今天更是抗美援朝长津湖胜利日,感谢先烈带给我们的平安!那就只取平安之意再次祝福大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蛇打七寸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第八年新婚

小船三年又三年

逐澳游戏

太子每天想上位

难渡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安分守己当昏君
连载中顾四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