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冬至的氆氇暖(番外)[番外]

上海的冬至总带着湿冷的潮气,白砚缩在工作室的沙发里,看着顾沉在落地窗前忙活。暖光灯下,顾沉手里捧着块深紫色的氆氇布料,指尖捏着细针,正在绣一幅极小的图案——不是百鸟衣的飞鸟,也不是冰川的雪莲花,而是暗巷里那扇生了锈的铁门,门上还歪歪扭扭挂着半块“小心台阶”的木牌。

“你什么时候偷偷学的苗绣针法?”白砚裹着羊绒毯凑过去,鼻尖蹭到顾沉肩颈间淡淡的雪松香。顾沉头也不抬,用牙咬断多余的丝线:“在羌塘草原时跟潘奶奶学的,她说这种‘缠针’最适合绣铁锈的质感。”他把绣好的氆氇翻过来,背面的针脚整齐得像用尺子量过,“给你做个电脑包,省得你总用塑料袋装画稿。”

工作室的角落里堆着各种文化遗产的“边角料”:苗寨剩下的银箔碎、雅浦岛带回的珊瑚粉、亚马逊收集的羽毛梗。白砚踢到个装着冰川泥的玻璃罐,突然想起什么:“上次纳木错的冰川泥还剩不少,要不要做点冬至汤圆?”顾沉抬头笑了,眼睛弯成月牙:“你确定不是想玩泥巴?”

半小时后,两人蹲在厨房地板上,面前摆着三个瓷盘:白色的是糯米粉,灰色的是冰川泥,金色的是苗寨银箔粉。白砚非要把冰川泥和糯米粉混在一起,结果揉出来的面团灰扑扑的,像极了暗巷里下雨天的砖墙。“这叫‘冰川映雪’,”他煞有介事地给汤圆起名,“中间包上青稞糖,就是羌塘草原的味道。”

顾沉却偷偷在另一团面团里掺了亚马逊的胭脂树粉末,揉出的汤圆透着淡淡的粉紫色,像极了雪莲花初开的颜色。“这个叫‘雨林落霞’,”他往汤圆里包着黑芝麻馅,“你在里约热内卢画的那幅《雨中羽毛》,就是这个色系。”

水开时,锅里浮起五颜六色的汤圆:灰扑扑的“冰川映雪”、粉紫色的“雨林落霞”,还有顾沉用银箔粉点缀的“百鸟朝凤”——其实就是在汤圆上撒了点银箔碎,却被白砚吐槽像“打翻了珠宝盒”。顾沉捞起一个灰汤圆咬开,青稞糖的甜混着冰川泥特有的清冽,竟意外地搭。“你看,”他指着汤圆里流心的糖馅,“像不像我们在纳木错看到的冰下水流?”

饭后收拾厨房时,白砚发现顾沉偷偷把剩下的冰川泥面团捏成了两个小人——一个戴着贝雷帽,一个系着围裙,背后还插着用羽毛梗做的“翅膀”。“这是‘星光守护者’手办?”白砚拿起系围裙的小人,发现背后刻着极小的字:“顾沉牌,限量版”。顾沉突然从背后抱住他,下巴抵在他发顶:“冬至快乐,我的大画家。”

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雪,细小的雪花敲在玻璃上,像极了当年暗巷里那场暴雨的前奏。白砚望着落地窗外的上海夜景,远处的摩天楼群亮着温暖的灯光,突然想起数据库里那个雅浦岛少年的留言:“原来光真的能被包进汤圆里。”

顾沉端来两杯热可可,上面撒着苗寨带来的蓝草粉末,氤氲的热气里透着淡淡的草木香。“明年冬至去苗寨过吧,”他把一杯可可塞进白砚手里,“潘奶奶说要教我们用百鸟衣的纹样做蜡染桌布。”白砚喝了口热可可,暖意从喉咙一直流到心底,他看着顾沉指尖残留的冰川泥痕迹,突然觉得,所谓传承,或许就是把所有走过的星光,都揉进日常的烟火里。

这时,工作室的电脑突然亮了一下,是“星光数据库”的新消息提醒:一个俄罗斯姑娘上传了用传统套娃工艺绘制的“暗巷星图”。白砚点开图片,发现套娃最内层画着两个牵着手的小人,背景是用各种文化符号拼成的星河——苗寨的飞鸟、冰川的雪莲花、雅浦岛的石币太阳纹,还有最核心的那个,暗巷里永远亮着的一盏孤灯。

顾沉凑过来看,突然笑出声:“你看,她把我们的冬至汤圆也画进去了。”白砚仔细一看,果然在星河角落里,有两颗发光的汤圆,一颗灰扑扑的,一颗粉紫色的,像极了此刻窗外落雪时,他们手心里捧着的,那杯混着蓝草香的热可可。

(番外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春水摇摇晃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暗巷与星光
连载中z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