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罗带同心

火炮儿(鞭炮)声忽然响起来,空中现了火花。“狮子”乱舞着,像发了怒似的。火炮儿开始往“狮子”的身上落,它不停地往左右两边躲闪,又像受了惊似地在空中乱跳。锣鼓响得更厉害了,就像那只受了伤的“狮子”在咆哮一样。八哥看到身旁的一个书生模样的小伙,绑了一串火炮儿在长竹竿上面,手持着竹竿,自己站得远远的,站在沿坎边,手里捏着一根烟,准备把火炮儿伸到“狮子”身上去燃放。这人至少有一米八,这在筠连绝对是稀少的高个子,他看起来约20多岁,不胖不瘦,戴着一副黑边框眼镜,小伙旁边有几个人不断在喊:“金海,快丢点火炮儿啊!”

八哥注意到,对面沿坎上几个脖子上有刺青的小青年,拿着竹筒花炮在沿坎上等了一会,然后轮流地燃放起来,把花炮对着舞狮人光赤的身上射。“狮子”开始发狂了,它拼命往地下滚,躲避花炮里射出来的金花,它不停地抖动着。一旁的芳成紧挽着八哥,只看见“狮子”的身子在滚。人声嘈杂,锣鼓不停地响,苗族大唢呐、芦笙乐音悠扬,围观的人们笑着、乐着。

一会儿,高高的沿坎两边有几个人同时拿了几筒花炮对着舞狮子的人射,使他们没有地方躲避,这个办法果然有效。“狮子”仍旧在拼命乱滚,火花一团一团地射到那些**的身子上,有的花炮马上落下地来,有的却贴在人身上烧,把那几个舞狮人烧得大叫。须臾,他们放下手,居然站住不动,然后把竹竿当手杖紧紧捏住,一边让人来烧,一边拼命抖动身子不让火花贴在他们的肉上。八哥看见,他们身上的肉皮已经变了颜色,舞狮人待火花一来便发出叫声,而且一直在抖动。这时,围观的人们满意地笑了。大家越笑,越发把花炮更逼近舞狮人的身体烧,人们想把舞狮者烧得求饶。

这帮舞狮人有着拽实(结实)硬棒的身体,有着坚强的腕力。可是他们却任人烧,也不怎么防御,虽然感到痛,却只是大声狂呼,表示自己并不怕疼,而且显得自己很勇敢,同时还高声叫喊:“有啥子尽管拿出来放善!” 很快,花炮烧得更近了。他们终于忍不住痛,逃散开了。这样一来,那只威武的、飞动着的“狮子”就被支解了,分成了五段,每个人拿着一段四处奔逃,彼此不相呼应。“狮子”的皮毛已经脱落,身子从头到尾,差不多烧成了一个空架子......

元夕,雪晴人间如画,碧海金镜星如雨,八哥牵着芳成来到巡司公社的小街子看“胎(打)铁花”。小街子蜿蜒如龙,几十米的街道两旁沿坎上,最常见的是手推石磨或手摇石磨,点豆腐、弄豆花、菜豆腐、扎豆浆、做汤圆粑粑面,全靠这玩意。古街沿坎上,一群小青年正在赌博划甘蔗,一手扶着甘蔗,一手拿刀,从甘蔗顶上往下划,谁先一刀把整根甘蔗从上到下划拉到底,谁赢。有赌甘蔗的,赢了把划开的甘蔗拿走,不用付钱;有赌钱的,一元、两元,或五元、十元皆可,现场讲好再动刀,有赢钱哈哈大笑的,有砍到自己膝盖痛得嗷嗷直叫唤的......

一会儿,只见几个师傅架起熔炉,很快,一千多度的铁花,在豪气冲天的勇敢传承者们手中扬起,只见金花飞溅、绚丽璀璨,场面恢弘壮观、气势磅礴,颇具视觉震撼力。这转瞬即逝的美丽,足以让八哥和芳成久久难忘,也许有的人看过很多耀眼璀璨的烟花,但却很难得看到这场狂野与闪耀并存的“胎(打)铁花”盛景。胎铁花闹元宵寓意驱邪避害、保佑平安和五谷丰登,同时也传承着悠久的民俗文化。现场有很多人都参加到了胎铁花活动中,八哥和芳成也不例外。有的人戴着帽子,有的人用布包裹着脑壳,有的人顶着一件旧衣服,看来大家都是有备而来的。

铁花四散开来,在空中形成了万千光屑,一团团绚烂的铁花在空中绽放开来,怪它过分美丽!只要铁花一撒开,八哥和芳成便跟着人群开始往铁花下窜,都想去感受一下这种刺激的民俗活动。一旦有铁花落到身上,大家就会不停地跳着抖落身上的光屑。八哥听长辈们说,让铁板花烧一烧,可以免灾避病、吉祥发财、交上好运。现场围观人群护着脑壳拼命地冲向火花集中的地方,疯狂地跳啊、闹啊,希望铁板花能烧去往年的霉运,新的一年给自己带来好运。在这场烧铁花活动中,大家寻求到了刺激,找到了欢乐,也真正感受到了别样的闹热和一种特有的传统文化氛围、民俗活动的魅力。

胎铁花作为一项危险与惊艳并存的民间技艺,有着看似简单、实则繁重的程序,尤其是在活动的准备阶段,必须要由熟练掌握熔铁技术的人才能完成。近看如泼金撒银、天女散花,远看似金蛇狂舞、霹雳裂空,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接连不断的铁花带着七色炫彩在空中绽放开来,犹如飞跃的金龙在晚空腾舞,铁花的绚丽、灵动与背后幽深静谧的夜空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前来参加活动的人儿也早已忘乎所以,或欢呼雀跃,或瞠目结舌,此时,幸福的和不幸福的人儿都在这里兴奋着、跳着、喊着、笑着。这就是一场狂欢节!此刻,快乐不分贫贱贵富!

师傅们的每一次击打都会将现场引爆,人们放松身心、沉浸其中,惊叹不已。铁花似彩练飞舞,若火龙吐珠,染红了星空,也染红了一张张笑脸,鲜红滚烫的铁汁和绚丽新鲜的铁花,预示着新的一年,寻常百姓家的日子越过越兴旺,越过越红火,预示每个人前途光辉、鸿运当头。玄铁涅槃化铁花,流火飞星人间,破幕夜如昼,直上银河,惊红尘,归去,来。铁花间,人群中,八哥和芳成,爱意的眼神彼此交汇,有时眉眼也会接吻......

三个月后,5月20日的“八一”茶山,日暖鸟声碎,和风拂面,八哥和芳成走在茶园边的土路上。忽然,他停了下来,可是,喜鹊继续“叽叽喳喳”地欢叫着,茶叶也依旧在“沙沙”作响,它们居然没停下歌唱和私语来倾听这表白的瞬间------八哥向芳成求婚!“芳成,嫁给我吧,我会像爱自己一样爱你一辈子!”“我可比你大三岁啊!”“女大三,抱金砖!”她“刷”的一下脸绯红,然后,嫣然一笑,点头答应了。人间的真话本来不多,一个姑娘的脸红胜过一大片话!此刻,八哥的心都要跳出来了,仿佛整个人都要飞到空中去,与白鸽一同去盘旋。

罗带同心结已成,八哥和芳成要结婚啦!八哥准备结婚的第一件事,就是拆掉下街破旧的木瓦房子,在原址上建新房。八哥的父母搬回位于小街子的祖屋居住,为节省开支,所建新房较窄,仅够小两口居住。八哥先找老师择吉日再动工,挑屋基、木匠动工,还看吉日排列子、上梁。头天下午,亲戚前来送梁、送匾、送花、狮子灯、锣鼓、唢呐以示祝贺。梁上挂了很多写有“紫微高照”字样的红布。八哥选定上梁的吉日吉时,木匠掌墨师掐“叫鸡”(公鸡)冠子血点梁,口里说着“四言八句”祝贺,然后主家及送梁家相互争梁,看哪头先升到中柱碗口,人们把打顶或封顶时作为上梁的日子来庆祝。新房建好,就该择日结婚了。建房、结婚的钱,八哥全是借来的。按风俗,结婚也要耍狮子灯庆贺,可为了节省开支,八哥省去了。

虽是自由恋爱,八哥还是按风俗,找了个媒人介绍,看人户,即女方到男方家见面,三回九转,即开话、拿话、开庚、送期。接着就是举行婚礼,婚礼分三天进行:第一天为花宵,含待媒,实亲们前来沾花送礼,并请坐堂吹、送匾、送花、锣鼓、唢呐来祝贺;第二天为正酒,新娘芳成正式到男家,拜堂后入洞房,亲戚友邻前来送礼祝贺;第三天为酬客,即谢媒,谢送亲的。

芳成出嫁时,送亲队伍庞大,有好几十人,在路上碰上一林甜竹,按风俗,新娘要选准一棵好竹连根拔起,以笋包子的多少预测新娘的生育情况。芳成拔起一根甜竹,看见一个粗壮的笋包子、三个纤长的笋包子。

送亲队伍和彩轿到了男方家门口便停下来,但新娘暂不下轿。此时,八哥早已摆放好一张方桌子,放在大门右边。桌上放一块肘子、一升米。这些东西全用红纸条封住,桌下悬黄白纸钱。主持人燃香点烛,拜祝祭酒,一边作揖,一边向彩轿撒米,意在驱邪,与此同时,口中念诵祝词:“吉日良辰,天地开张,新人已到,车马还乡。”念毕,由男方请的妇女(须是命好福气好的,家庭幸福、身体健康的)将新娘芳成牵下轿来,踩着吉时,接进正房拜堂,之后再牵入洞房。

女家送嫁妆到男家后,男家请命好福气好的女人,帮忙摆设新房铺床。铺房铺床讲究两点,一是摆设的床、柜、梳妆台等要注意方位、风水,至为讲究的是衣柜镜不能向床;二是铺房铺床的不能是寡妇、无生育能力的、离婚的女人。婚礼后,新郎新娘赌吃饭,以吃饭的多少而争吉祥。

夏日薰风习习,17岁的八哥与20岁的芳成喜结连理。玉壶光转,天快亮了,八哥侧身望着枕边的芳成,蹦出一句:“老婆,我一定要当一个商人,我要让你过上好日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我的公公叫康熙

快穿:炮灰打脸攻略

大唐:开局水浒一百单八将

大秦:摆摊卖罐,祖龙开局爆棉花!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八哥
连载中天龙李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