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饭菜在别人眼里或许很寒酸,但对吃腻后世各种精制品加工食物的冯莹而言,纯天然无污染的饭菜才是最棒的。
慢条斯理吃掉鸡蛋,又喝了半碗野菜汤,一个玉米饼,吃的时候差点被玉米饼噎死,幸好有野菜汤顺嗓子。
这饼外面看着金黄,像是细玉米面烙的,仔细一看,里面全是玉米碴子,太噎嗓子了。
什么玩意?
玉米饼子还有两副面孔?
比起玉米饼她更喜欢蒸红薯和芋头,要是有蜂蜜蘸着吃会更好。
桌上摆着两小碟泡菜,主料是普通的白心萝卜和白菜,乡下最常见的菜,加了糖,加了盐和一点辣椒,十分符合冯莹的口味,就是辣度不太够,再多放一点辣椒……想想就要流口水。
“这萝卜泡菜可真好吃!再多放点辣椒就更好了。”冯莹忍不住夸赞。
李淑英听到这话脸上笑容大了些,闺女喜欢吃自己做的泡菜,心里有点疑惑,以前不怎么吃辣的闺女怎么突然喜欢吃辣。
不过这一点小小的疑惑很快被她抛在脑后,是她这个当妈的没用,不能给孩子买肉吃,连鸡蛋都得分着吃,闺女的小小要求,她哪里会不答应?
“妈下次做的时候多放一点辣椒。莹莹你还是要注意一点,你头上有伤,不能吃太多辣椒。”
饭菜简单却温馨,这是冯莹一直渴望却不敢奢求的幸福。
心里不由自主冒出一个小小的念头。
这次穿越,会不会是老天爷对她的弥补,弥补她小时候的缺憾?
无论是不是老天爷开了眼,她愿意替这具身体的主人好好活下去。
至于原主的家人。
冯莹是个商人,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
他们对她好,她自然也会待他们好,但是如果有一天他们不再对她好了,那她也会毫不留恋收回自己的感情。
……
家里一共三个屋,两个土炕,冯老二两口子一间,冯秀怕冷,睡床打哆嗦,只能睡炕,所以,冯莹和冯慧两姐妹睡在这一间小床的屋里,也就是冯莹刚醒来时待的那个屋。
这屋没有土炕,格外冷一些,冯老二怕冻着闺女,老早就把屋里的窗户用木条和油纸封上,免得透风。
拍了拍床上两床厚厚的被子,这个暖和度,对于习惯暖气空调的冯莹来说,勉强可以接受。
毕竟不住这个屋的话,就得和鹅蛋脸小姑睡一张炕,她可没有那个胆子,冯秀看着还算正常,但毕竟是个傻子,谁知道半夜会发生什么事。
厚厚的棉被中央拱起一个小疙瘩,小疙瘩从那头爬到这头,从这头又爬到那一头,忙活得很。
最后滚到床头,脑袋从被子里钻出来,扭过头,冲冯莹笑:“赶紧上来呀,姐姐,我替你暖好被窝啦!”
冯莹笑了一下,这黑猴子还知道暖被窝,知道的可真不少。
她晃了晃脑袋,眉头微皱,总觉得自己忘了什么事,还是很重要的事。
可是为什么总是想不起来呢?到底是什么事儿?
算了,想不起来以后再说吧,睡觉要紧。
晚上的风有点大,呜嗷的吹,吹打窗户的油纸,发出呲啦呲啦的声音,听着有点吓人,快要进入梦乡的冯莹不知为何腾的一下从床上坐起身,面色沉重。
小黑猴子被吓了一跳,她睡觉习惯搂紧冯莹胳膊,对方一坐起身,小黑猴子立马从睡梦中惊醒,用手揉着眼睛问。
“姐,又咋的啦?脑袋疼?”
冯莹摇摇头,脸色丝毫没有好转,她终于想起那件忘记了的很重要的事情。
……按照广播的说法,这具身体很快就要死了,算算时间,差不多是一年之后,也就是说……她只剩下一年好活。
冯莹:“……”
脑子转的飞快。
没记错的话,广播里警方判定原主的死是意外,是不是说明,只要她小心谨慎些,就可以避开这一劫?
可万一不是意外呢?
可谁会对一个未成年下这样的毒手?
“冯莹”今年开学升高三,昨天出去和同学聚会,回来路上摔了跤,把脑袋磕破了。
这件事跟一年后的事会不会有什么关系?
“我……有没有得罪人?或者……谁看我不顺眼?”冯莹问小黑猴。
冯慧眼睛快眯到一起,听到这个问题,连忙强撑起眼皮:“姐姐你从来不跟人生气,也不跟人吵架的。”
冯莹想想也是,这身体之前的主人是个娇软妹子,说话轻轻柔柔,糯米糕似的,怎么可能跟别人结仇?
难道真是意外?
这妹子运气也太差了吧。
光是想这些问题,冯莹又觉得脑袋有点疼,算了,暂时也想不出什么头绪,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这副柔柔弱弱的身体给养好。
不然不用等一年,很快就得嗝屁。
……
冯家村是个不富裕的小山村,填饱肚子都成问题,根本没钱修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泥路,人走过去还好,要是有牛车或是拖拉机经过,泥土瞬间飞得到处都是,连人影都看不清。
“哎哟,老三家媳妇又去给老二家送鸡蛋啊。”
村子中间有一排石头房子,两边种了几棵大树,枝叶繁盛,村里头的人闲来无事,最喜欢坐在树底侃八卦。
这不大早上的就有几个吃完饭闲的蛋疼的妇女,坐在那儿呢。
房子后面坐着几个聊天的妇女,冲远远走过来的小媳妇和蹦蹦跳跳的两个孩子笑着打招呼。
冯家老大和老三住村北,老二住村南,许芳每次去老二家,必然走这条路。
“二哥家的莹莹摔了脑袋,我婆婆心疼啊,天天让我给他们送鸡蛋,送好吃的呢,生怕孙女落下病根!”走到跟前,边笑着解释,许芳边撩开篮子遮布,状似无意却又恰巧让她们看到篮子里的鸡蛋青菜和饼子。
“哎哟,你这小媳妇啊,真是命好,你婆婆心多好啊。”一个妇女拍着大腿说,“那可是鸡蛋啊,贵着呢,三四个能卖上一张毛票呢,谁家舍得吃?”还是拿给孙女吃,哪个舍得!
村里有母鸡的人家,儿子孙子都没得吃,攒下的鸡蛋拿到镇上卖,能卖不少钱呢。
许芳笑了笑:“谁说不是呢,我婆婆就是心善。”
“你这小媳妇也是个好的,一来咱们冯家村,就给你婆婆生了两个大胖孙子,瞧瞧长得这个精神哟!”
两个男娃在大人面前很听话,乖乖跟村里人打招呼,惹得村里的妇女笑着说:“这两小子真听话,许芳你是个有福气的。”
许芳脸上笑容更加灿烂,遮上篮子遮布,跟妇女们打过招呼,带着两个小子往从村南头走。
妇女们盯着几人的背影小声嘀咕,“找媳妇就得找许芳这样的,大气,好生养,千万不能找冯老二媳妇那样的,小家子气,见人连招呼都不打一声,扭头就跑,跟看到怪兽似的……我长得有那么丑?”
“是不太好看,嘿嘿。”
“信不信老娘撕了你的嘴!”
“这你可说对了!冯老二媳妇真的不行,拿不出手,谁敢上他家呀,别把人吓死了,到时还得让她讹上!”
“那小媳妇啊,眼里没长辈,教出的孩子也不好,畏畏缩缩的,哪像这两男娃,大大方方的!”
许芳不是聋子,相反耳朵还很尖,什么声音都逃不过她的耳朵,此刻她胸膛挺得更直,气势也更足。
心里很是不屑,李淑英?她也配跟自己比?
连生两个都是女娃,没用的母鸡!
许芳给冯家生了两个男娃,大的叫冯安,小的叫冯康,冯家老太爷取的名字,安康,安康,这寓意能不好吗?
要不是婆婆让她登门做做样子,她才不去老二家呢,客人来了,不知道让人坐,连杯水都没有,真是晦气。
搁以前许芳也能跟村里人说说笑笑,但才不会把篮子里的东西给村里人看呢,这些婆娘一个个的眼馋的,看见篮子里的好东西啊,说不定就惦记上了。
谁家有个好东西想被狼惦记,那能心安吗?
这一点许芳心里是佩服婆婆的,不愧是60多岁快70岁的人,岁数大,吃的饭多,想的就是周全。
把篮子里的东西明明白白给村里人看的招儿,是她跟婆婆学的。
老二一家帮他们家干了不少农活,不表示表示,村里人是要说闲话的。
冯家村这儿的习俗就是儿子结婚了就给他选个地方盖个房子,自个过小日子,这里可不流行一大家住在一起,也没啥分家的说法,因为从结婚开始就分出去了。
日子分开过,但有些东西是打散了骨头还连着筋。
篮子里的鸡蛋是婆婆出的,家里的鸡都在婆婆养着,在村里谁家养着鸡,谁就有话语权啊,给谁吃鸡蛋还不由着老太太的心?
这不老太太要给老二家4个鸡蛋,谁敢说什么?想到这许芳心气有点儿不顺。篮子里的鸡蛋是婆婆给的没错,其他饼子呀,菜呀什么可是要她准备的,她凭啥给老二家准备?
好在,老太太偏心两个小孙子,三天两头偷偷给小孙子吃鸡蛋,补身子,这些许芳都知道。
去年老三去城里打零工,挣得真不少,婆婆也经常补贴她,家里农活大半是冯老二两口子包圆,许芳就负责在家带带孩子,做做饭啥的,日子正经过得挺滋润,但她想的长远啊,她家可有两个小子呢,以后盖房结婚娶媳妇,哪一样不用钱?
冯老二家正好两闺女,闺女可比小子省粮食,这鸡蛋坑的,许芳一点不亏心,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嘛,反正他们又没儿子操心。
至于昨天那盘黄金饼子,外面看着好看,里面用的是喂猪的饼渣子,别看饼渣子拉嗓子可是香的勒。呵呵,有的吃就不错了,他们还敢挑剔?
她笑着弯腰问两个宝贝儿子:“今天想不想吃鸡蛋?”
两个小子立马异口同声:“想!”
小儿子冯康舔了舔嘴角,似乎在回味鸡蛋的味道。
“想就照娘说的办!”许芳嘱咐。
冯安冯康重重点头,听娘的话准没错,这是无数次实践检验出的真理。
两小子没想到真理也有被打破的一天,这一天也来得太快了。
求花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