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包裹

第十五章包裹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一天十分难忘,哪怕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后,回忆起来依然记忆犹新。

无数人的命运从这一天开始转折,他们重拾课本,走向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同样的,中国的命运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转折,冰冻的十年开始融化,走向崭新的春天,走向一个新的时代。

因为□□下发的文件说此次高考“实行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招生工作推迟到第四季度进行,新生将于明年二月底以前入学”,所以何时报名何时考试都还是未知数。

可是即便如此,几乎从得到消息的一刻起,考生们就开始了紧张的复习阶段。即便有些人教科书还不齐,教辅书也没有买到。他们想尽办法去搜寻去购买,甚至从别人那里借来后连夜抄写。

符伊年才毕业一年多,教材保存的很好也很齐,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但她还是在下班后去了一趟书店,想着买些辅导书或者练习册。

符伊年猜到了自己可能会空手而回,但是没想到的是另外一种“空”——整个新华书店都空了,她可不只能空手而回了!

书店售货员告诉符伊年,“八点钟开门六点多就有人来排队了,一开门几百人往里挤,一开始还有人挑一下子,后来人太多了都顾不上挑了,能和高考相关的书籍都被买走了,就连语录都买没了,说考政治用得上!”

售货员说着”啧啧“了两声,“我在新华书店干了小十年,还是头一回见识这种盛况!”

符伊年虽然没亲眼见到售货员口中的“盛况”,可是光听说也足以令她震撼,“那书都卖没了,没买到的怎么办?”

“明天再来呗,”售货员理所当然地说:“今天晚上有一批新书到货,你明天早点来排队吧,说不定能买到。”

符伊年想了想,也觉得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只好从新华书店离开回家去。

走进家属院大门,符伊年如往常一样同门卫大爷打招呼,正往里走却被大爷喊住了,说是有一个她的包裹,让她带回去。

符伊年挺诧异的。在她接收到的原主的记忆里,符家唯一的亲戚就是乡下的那些族人,连唐致清娘家人都没有印象,更别说远到可以寄包裹的亲友了。

纵使心里疑窦丛生,符伊年仍然面色自如地进了门卫室,又同门卫大爷道谢,这才拎着包裹回家去。

到家将包裹放在茶几上,符伊年没有急着打开,而是先进了厨房,从挎包中将饭盒拿出来,那是她从食堂带回来的晚饭。

从周一开始,符伊年每天都只是在家吃早饭,除了午饭在食堂吃,还会在下班的适合去食堂打包一荤一素二两米饭带回家,这样晚饭就不用自己做了。回到家之后先给炉灶换一块蜂窝煤,将火调得大一点,再把饭盒放在炉子盖上加热就行了。

趁着饭盒加热的时候,符伊年回到客厅去拆包裹。包裹大概半尺高,长宽比八开纸还大一点。包裹外层是一层玻璃丝袋子,没有邮戳也没有邮单,只贴了一张三十二开的白纸,上面用毛笔写了“安县化工厂家属院符伊年收”,字倒是苍劲有力,看起来很有功底。

只是写了“符伊年收”却不是“符志红收”,看起来确实不是来自符家长辈的亲友。符伊年在脑海里搜寻了一圈,依然没能想到到底是什么人会寄包裹给她。

剪开外层的玻璃丝袋子,里面还有一层牛皮纸,用绳子像捆行李一样捆得扎扎实实。符伊年大致摸了摸,觉得里面好像是些书本纸张。

等剪了绳子打开牛皮纸,果不其然,厚厚的一摞都是书本和印刷好的卷子,有的是空白的有的已经书写过。在这些书本的最上面,躺着一只信封,上面写着“符伊年亲启”,字迹和玻璃丝袋子外面贴着的那张纸是一样的。

抽出信纸,符伊年没有先看内容,而是直接翻到信的末尾去看落款,待看到上面的“祝镕”二字,心中冒出个“果然如此”的念头。

祝镕的信不长,就一张信纸,开头简单地交代了几句他的现状,说他当天下午就到了京城,回到家连口水都没喝就不停蹄地去新部队报道,目前一切都还在熟悉和磨合中。

接着祝镕在信里关心询问了符伊年目前怎么样,身体好不好,心情好不好,工作顺利不顺利,同事友好不友好,还老生常谈式地叮嘱她平时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甚至还提到若是有什么麻烦,可以去公安局找一位叫胡克的警察。

祝镕说此人是他曾经的战友,也是最近才知道他转业到了安县的公安局,祝镕说已经同他联系上并跟他说了她的姓名,若是她遇到麻烦或者自己解决不了的事,可以暂时找他帮忙。

“当然,最好一直用不上他。”祝镕在信里说到,“这样才代表你平安无事。”

在信的末尾,祝镕轻描淡写地提到他这次回京城听说了一个消息,“我听说这个消息时还没有正式文件出台,但此事确实已经在高级层面落槌定音。于是搜罗了些京城这边的课本练习册试卷等,有十年前我曾经用过的,也有这几年新出的,还有些是同教育战线的朋友那里借来的,匆忙搜集,东西不多略有杂乱,可以重新整理后选用。希望于你有益。祝你一切顺利。”

最后落款日期和姓名。

符伊年将这张信纸从头到尾读了两遍,心中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既熨帖于祝镕的关心照顾,又在心里质疑自己何德何能。

将信纸叠好装回信封,符伊年仔细查看这些书本试卷。的确如信中所说,有新有旧有薄有厚,有的密密麻麻做了笔记,有的毫无痕迹崭新的像是从未翻阅过。因为祝镕觉得她才高中毕业一年,课本应该还在,所以更多的是各科的练习册和试卷。

最让符伊年惊喜的,这里竟然有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这本书可是大大有名,首次出版发行在六十年代,是一套凝聚了很多学者智慧和心血的学习性丛书,一共十七册,《代数》四册、《物理》四册、《化学》四册、《平面几何》两册、《立体几何》一册、《平面解析几何》一册、《三角》一册。

这套丛书涵盖了初高中阶段数理化的绝大多数知识点,既适合自学,也是中学教师教学和中学生课外阅读自修的重要参考书。可惜第一次出版就遭到了批判,因为被认为与当时的领导路线相违背了,所以最后的结局不是被销毁就是被当作废品卖掉。

直到“恢复高考”被提出后,因为当时书本缺乏,而本套丛书恰好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便于自学,于是深受广大青年欢迎,且供不应求,直到很多年后,仍然多次再版重印。

没想到祝镕竟然能搜集到这套丛书,而且看起来保存很好但也不是没有翻阅的痕迹,符伊年甚至闻到了淡淡的樟脑球的味道。她猜测,这本书的主人是个爱书之人,而且懂得这本书的价值,但是动荡年代又不能堂而皇之地将其示人,于是藏于书箱之中,偶尔会拿出来翻阅。

如今这套书到了自己手里,符伊年决定仍然要好好珍爱,轻易不在上面留下笔迹。若不是考试时间迫近,要留出更多的时间复习,符伊年甚至想将这套书手抄下来。这可是第一版呢,多珍贵啊。

符伊年将这些书本、试卷整理一番,留下几本放在写字台上,其他的放进书柜里收好。

吃过了晚饭,太阳早已下山,符伊年将一切都整理好后坐在了写字台前,拉下台灯的灯绳,房间瞬间明亮起来。

符伊年在抽屉中找出了信纸,坐下来开始给祝镕回信。

“祝镕同志,您好!包裹已经收到,非常感谢您的帮助和支持,这份包裹来得如同及时雨……”

符伊年是真的觉得这个包裹和久旱得甘霖的及时雨一样,解救了手中只有教材没有练习册的她。

她还在信里表达了自己的悔意,“早知道就不吃早饭早早去书店排队,说不定还能抢到一二本和高考相关的书籍,也不至于下班后只能和空空的书架面面相觑。”

符伊年是真的挺后悔的,她知道“恢复高考”这四个字的份量,也知道这是中国里程碑式的改革,但是她真的没有想到这个时代书籍如此缺乏、群众热情如此高昂。

可能这就是上帝视角下的硬币两面,一面得利助益,另一面自然有弊端缺陷。

除了表达对祝镕寄来包裹的谢意之外,符伊年还感谢了他的关心,回答了自己的近况,“我的身体已经痊愈,心情每日愉悦向上,工作也如常顺利,请您不要担忧。”

“只是有一件事,你每次都叮嘱我诸如注意安全等事项,如同我是个三五岁的孩子,本人在此提出强烈的抗议!”

这句写完之后,符伊年读了一遍又觉得语气似乎有些随意,只好划掉,打算待会儿再重新抄写一遍。

对比着祝镕的来信,符伊年将他信中提到的事情一一回复,最后落款年月日和姓名,并找出一只信封,然后发现……

祝镕没有留他的通信地址!

一周后祝镕收到信,【小心翼翼撕开】【通读三遍】【嘴角咧开】:年年同我撒娇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包裹(捉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雾色难抵

小船三年又三年

做我的常青树

隔墙染月

离航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八零之希望的田野上
连载中伐开心要吃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