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章

刹那间,江晚晚想到几天前全家人在饭桌上说赵小娟挨打的事时父亲有些生气。难道他去找赵小娟父母了?还把他们教育了一顿?

顾怀安及时打破这种让江晚晚窘困的局面,问赵婶:“哪里不舒服?”

对上顾怀安,赵婶立刻换上好脸色,忙把女儿推到他跟前:“孩子喉咙痛,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顾怀安示意赵小娟张开嘴,检查过她的喉咙后,告诉她们:“喉咙发炎,最近是不是吃太多上火的东西?”

“没有啊。”赵婶下意识反驳。

赵小娟轻扯了扯母亲的衣襟,哑着声音说:“那些煎的鱼。”

“哦。”赵婶反应过来,说:“最近鱼卖不出去,晒又晒不过来,我就煎了来吃,不过也才吃了几天啊。”

顾怀安点了点头,应该就是这个原因了。

他笑了笑,宽解赵婶:“不严重,吃几天药就好。”

听到这话,赵婶放心了,让顾怀安开药。

顾怀安给赵小娟配了三天的药,还叮嘱她们这几天饮食注意些,不要再吃煎炸的东西。

赵婶应下,又问:“一共多少钱?”

“一块八。”

赵婶付了钱,拿着药离开。

走了还没多远,就开始骂女儿:“真是不顶用的东西,吃几条煎鱼就喉咙发炎,害我花了这么多钱。”

赵婶嗓门大,这番话顾怀安和江晚晚都听到了。

江晚晚看着顾怀安还拽在手里的钱,虽然不是她拿着,都觉得这钱烫手,可这又不是顾怀安的错。

相比她的情绪波动,顾怀安则淡定许多,或者说几乎没受影响。

将钱放进抽屉后,接着给江晚晚讲解刚才没讲解完的题。

江晚晚其实很擅长学习,只是上辈子上的是洋学堂,和现在的小学教材天差地别,而南丫岛的小学老师是以前南丫岛中学毕业的学生担任的,水平确实有限。

有了顾怀安的帮助,加上自己本身刻苦,她现在的水平比刚来那会高了不知道多少倍,但是距能百分百考上虎头镇中学依旧还差很远。

顾怀安告诉她,要想能稳妥考上虎头镇中学,数学必须要满分,语文除了作文扣三两分,其他最好也不要有太大错处。

说白了,如果不是语文作文不能满分,最好双科都考满分。

但这个很难,他们班还没谁考试有考过数学满分,语文九十五分以上的。

好在江晚晚向来不畏惧困难,枪林弹雨都经历过,就不行跨不过这题海。

又是在顾怀安这学习到差不多吃晚饭的点,江晚晚准备离开,顾怀安也笑说该做晚饭。

江晚晚好奇,问:“顾医生,你一个人平时都吃些什么?”

顾怀安笑,“一个人也不讲究,有什么就弄什么,最常吃的还是咸鱼配白饭。”

这个最简单,可以在蒸饭的时候一起把咸鱼蒸上。

“啊,经常吃咸鱼,不会腻吗?”江晚晚有些心疼。

顾怀安却笑着摇了摇头,一脸平静道:“不会。”

曾经有长达七八年的时间,他们全家别说咸鱼,连咸菜都吃不上。经历过那样黑暗的日子,他又怎么会觉得吃咸鱼会腻呢。

不过这些他并不想跟一个十四岁的小孩子说,现在这些孩子是幸运的,他们赶上了好时候。

告别顾怀安,江晚晚一直想着他咸鱼配白饭一事,打算回家问问,以后能不能偶尔给他送些好吃的。

父母应该会同意吧,毕竟都知道顾怀安在帮她补习。

晚上,全家围坐在一起吃晚饭。

江晚晚数次欲言又止,终于被杜萍捕捉到。

杜萍笑说:“你这孩子,是有什么话想说吗?”

江晚晚点了点头,看向江玉海,艰难喊了声爸。

江玉海应了声,意识到女儿是有话想和自己说,连忙放下筷子,一副认真听的样子。

“刚才我在卫生院碰到赵婶,小娟喉咙不舒服,她带着小娟来开药吃……”江晚晚言简意赅就将事情说完,最后有些不确定问江玉海:“爸,你是去‘教育’过赵婶他们吗?”

果然……

江玉海坦然嗯了声,声音洪亮,理直气壮道:“我身为一个领导,听到这样的事能袖手旁观吗?”

杜萍却是气得在他胳膊用力捶了下:“你是部队领导,又不是村干部,凭什么去教育人家村民?这不是欺负人吗?”

“我……这……”江玉海被妻子怼到不知道反驳,只有些心虚念道:“没有,我怎么会欺负人呢。”

杜萍饭都不想吃了,想到女儿说的,赵婶那阴阳怪气的话,气呼呼对丈夫说:“看吧,现在好了,人家记恨上了。”

他一个大男人倒无所谓,可她却是经常要和村里人接触的,经常低头不见抬头见,以后还怎么相处。

不行,明天得带上点东西去赵婶家道个歉。

因为生气,杜萍不想和丈夫说话了,江玉海自知理亏,也不敢再吭声。

本来好好吃着饭的,现在弄成这样,江桃不高兴瞪了江晚晚一眼,颇有怪她的意思。

江晚晚也没想到会这样,为了打破僵局,她又说了另一件事,“我能偶尔给顾医生送点吃的吗?”

杜萍还没反应,江玉海就抬起头,语气急切问:“怎么?卫生院缺吃的?”

这可不行,苦谁都不能苦了岛上唯一的医生。

新的一月,祝大家开心,也祝自己心想事成。

这个月报名参加了“成长.逆袭”征文活动,求有营养液的小可爱多多灌溉。

-

占个位置做个小调查。

两本预收文《八零之继姐人淡如菊》和《九零之宋家儿女们》,哪个梗梗感兴趣些呀?

-

顺手放一下宋家儿女的文案。

我们家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

大姐叫招弟,我叫盼弟,妹妹叫来弟,而弟弟叫成才。

爸妈逢人就说他们是最幸福的父母,因为有三儿一女。

稍稍长大后我却觉得,他们的幸福是因为我们还有个弟弟。

弟弟总是很轻易就哄得他们开心,而我和姐姐妹妹却常惹他们生气。

如果没有弟弟……不,没有如果,我们一定会有弟弟。

小时候,母亲对我们念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是姐姐,得让着弟弟。

得让着弟弟,所以家里只有他能每天早上一个鸡蛋,只有他能经常穿新衣服,难得吃一次鸡也只有他能吃鸡腿。

父母总说,如果没有你们只有弟弟,他们就不用那么辛苦。

后来他们终于如愿,没有我们只有弟弟,却哭着说过得很苦。

一个关于不被偏爱的女儿成长的故事,群像,日常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14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道姑小王妃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八零之祖国需要我这样的人才
连载中江今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