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说着,何夫人一边举着馨香的帕子为女儿拭去汗珠子,嘴里还耐心哄着,似哄小孩儿一般,“皎皎,再忍耐一些,天黑前便能到驿馆,等到了驿馆你再好好歇上一歇。”
微闭了眼,陶茵便觉着天旋地转。
这原主的体质明显不大好,若不然也不至于汤药当饭吃,顿顿不落。陶茵掰着手指头算了,她一共来了三天,就被灌了九顿药,舟车之上用药不便,便制成了黑丸子给她吃。
问就是滋补,可具体补什么也没人说个所以然,本来陶茵警惕性还是非常高的,一来不了解这家人什么路数,二来也不清楚内情,还悄悄的倒了两碗,可是当药连不上时,明显觉着喘气都费力。
加上瞧得出何家上下都拿皎皎当个宝,陶茵再也不敢胡来,生怕因为自己多疑而对原主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伤害。
原主照她的体质差的十万八千里,加上一路颠簸,刚吞下去的药似就卡在食道里,不上不下噎得难受。
好不容易捱到驿馆,马车终于停下,这副身子也几乎快要散架了。
因是总兵亲眷,所以一路走的都是官道,住的也是官驿,环境尚可,处处周到。
陶茵被人从马车上扶下来,在双脚站定于地面的那一刻,明显感觉自己两条腿都浮肿了,一路颠簸,乍踩平地偶有不适,身形还跟着摇晃了一下,好在一侧何遇安及时将她扶住,还细心叮嘱:“长姐小心些。”
虽然来了三天,何家一路随行的上下也摸了个大概,可陶茵还是有些不适应自己突然多出一个帅弟弟这件事。
何皎皎今年二十一岁,其同胞弟弟何遇安小她两岁,可身量却高出她一个多头 ,因自小跟着总兵父亲武刀弄枪,整个人看起来劲瘦有力,身上线条流畅,可长像又不似何良夫那样粗犷,眉眼更像何夫人。
阳光帅气的体育生,还处处关心姐姐,当真是极品弟弟。
陶茵被人扶回了房,一入内室便有一架被打磨的光亮的长身铜镜立在一侧,想到上榻必须路过那架铜镜,陶茵被迫看到了现在的自己。
何皎皎五官和何夫人并不像,反而更像何良夫,何良夫细看并不丑,只是他的五官若是刻在一个姑娘脸上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好在何皎皎肤色白皙遗传了何夫人,圆盘脸,蒜头鼻,加上丰腴的身姿,珠圆玉润,富态喜感。
镜前的人一时难以适应这样的自己,正赶上何遇来进门送东西,二人镜中同框,两厢对比,雪上加霜。
陶茵懒得再看,侧身坐到美人榻上。
“爹急着上京述职,比我们早两天出发,这会儿也该到京师了。”何遇安说着,一边贴心的倒了一杯新沏的茶水送到何皎皎手边的小几上,随后亦坐在美人榻的另一侧看着婢女们里出外进的收拾东西,以何遇安的身份自是不必亲自做这些的,可他自小爱重长姐,总是不由自主的照顾。
姐弟两个人的感情也十分要好。
因身体原因,何夫人和何遇安将何皎皎看得很紧,总不让她贪嘴吃凉,所以即便春来乍暖,她也只能喝茶。
何大人升官发财,被调任京上,何家也跟着入京。
陶茵身上没什么力气,只能歪在软枕上以作支撑,指尖儿捏着盏盖,有一下没一下的拨弄着盏中飘荡着的茶叶,看似无心的闲聊,“不知道京城是什么模样,是不是比寿阳大许多。”
何遇安随意抓起一只点心垫肚子,哪里发现她是在套话,“去年我曾和父亲入过一回京,京城别提多大了,漂亮的很。”
“姐,等咱们入京了,我就陪着你出去玩,你放心,整个京城我都要带你逛个遍。”
这姐弟俩都是土生土长的寿阳人,何良夫更是掌一方兵事,在当地名声甚好,此次调京,不免让陶茵多心。
这次她回到现代查了一些资料,据她所知,建阳帝在位三十二年,而如今已经是建阳二十六年。
仍记得她初次来大祁时是建阳二十三年春,她来回一趟在她看来不过是时光未走,可这边已过了近三年。
风水轮流转,三年光阴足可改变太多太多的事情,彼时她对樊龄誉的那些好感,两个人并肩同时存下的那些默契与暧昧,虽于她而言历历在目,可谁知经年风干,在那个人的眼中是否依然?
对此陶茵没有自信,她也不觉得会有谁会守着一道有去无回的影子,世上没有那样的人,因而重归大祁的这三天,她不敢打听也不敢问京城的事,也从不敢提及京城里那个人。
可是随着离得京城越来越近,她就再也抑制不住心里的好奇,还是忍不住和何遇安打听起来。
寿阳何府山高皇帝远,问了也是白问,好歹何遇安自小见识多些,想来会知道些什么。
“我身子不好,说不定去了京城,能碰上厉害的大夫,一下子就给我调理好了。”陶茵抓耳挠塞也不知道怎么切入话题。
“嗯,对,”何遇安吃的腮帮子鼓鼓的,“爹说了,到时上了京,看看能不能请求皇上让宫里的太医给你调理一下,宫里的太医皆是杏林圣手,医术高明着呢。”
“那有没有什么皇子啊,公主之类的得了什么病是被太医治好的?”陶茵一顿,“我听人说,四皇子好像身体就不太好,是不是?”
“哪来的四皇子啊,”何遇安一笑,“现在四殿下已然封了征王,入京若见着了得尊称一句征王殿下。”
眼皮一滞,陶茵手上的盏盖没拿稳重重扣在桌上,好在瓷器做的结实并无碎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