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声当年高考发挥失常,上了电子科大,还是她最讨厌的计算机专业。
家里人安慰易声,她的下限已经是人家梦寐以求的结果,就不要一哭二闹三上吊想着复读了吧,好好去上大学去。
易声固执己见,开始埋头复习。
接下来她要300天备考清北!
坚持不到三天。
因为第三天,家里为她买了台智能手机。
手机真是好东西,能让一个学习意念达到最顶峰的人熄火,等录取通知书下来,易声早已乐不思蜀,爸妈问她还复不复读。
她装傻:“我什么时候说过自己要复读。”
讲讲易声现在这个专业吧。
班里女孩少,志同道合的伙伴有限,再加上易声对本专业不感兴趣,上大学这两年可以说是叫苦不迭。
每天吊着一口气去上课,学高数线代、电路分析,嗯还有C语言。
此C语言非彼C语言,不过期末考的时候会突然变异。
易声没有转专业的资格,原因是期末成绩排名没达到前百分之十。
到底是谁想出来的天才规定,学得好还需要转专业么……
有的,易声的两名室友…本就女生数量稀少的理工专业,如今更是少上加少。
高中学业压力大,易声靠写甜文段子缓解心态。每晚睡前会在微博上更一两千字,慢慢就有了几万粉丝。
百日宣誓完那天,她忍痛将微博卸载,置顶请假条——备战高考,归期不定。
那时粉丝才意识到,什么呀,原来一直在看高中生写纯爱故事。
果然,高中生才是最会的。
易声脑袋里有数不清的玛丽苏梦,当然现在也一样,她对一切恋爱关系好奇,并有所期待。
很遗憾的是,她的确是一名母胎solo。
总给粉丝一种爱情老手的错觉不是本意,易声为此感到抱歉。
有时她们现生解决不了的情感问题,习惯性向易声咨询。
当局者与旁观者视角总是不同,易声的建议成了救命稻草。
相对的,易声也在网络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现实中的易声其实很孤独,能说得上话的好朋友只有,wps和手机备忘录。
她不是开朗的人,甚至外表看起来有些忧郁。
跟室友关系不错,却也点到为止,不过多参与她们的是非。
室友评她情感淡漠,像仿真人。
这两样事实就足够限制易声的交友圈。
不过易声并不认同她们的话。
她情绪状态挺不受控的,平时在寝室又哭又笑。
尤其是看催泪电影的时候。
抽鼻子的声音能赶上电钻了,可大家都在专注自己的事情,对她的情绪转换毫无介怀。
要是她们问一句,易声就会没完没了地讲诉这部电影有多精彩,埋了多少有趣伏笔……
可从来没有。
现生分享欲似乎就是这样慢慢耗尽。
易声把所有喜怒哀乐留在虚拟世界,因为在那里她会得到极为热烈的反馈,真的好神奇,明明是一群素昧相识的人。
转眼大二结束了。
升大三这个暑假,易声几乎变成更新狂魔,开公众号、写随笔,甚至转型生活区博主。
对了,易声用作者号引流,开了日常号。
刨去写小甜文的正业,易声还想开辟其它赛道。
日常号可以接推广,充实小金库,还可以发挥她无处安放的分享欲。
于是就变成,老粉丝对易声产生新鲜感,随之又出现了一大批新粉丝。
日常号互动量直逼作者号,原本的黄V认证也变成红V认证。
同时作者号继续挖坑写新文。目前为止,写作仍是易声的重要精神支柱。
她离读者越来越近,读者与她越来越亲密无间。
足以替代现生空虚。
但易声好像忘了什么事。
放假之前的豪言壮语:看网课,背单词,跟爸妈学做菜…压根没开始过。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现实生活于她而言,才变成虚幻的一部分。
所以,这样就没有烦恼了吗?
想了下,还是有的。
因为总是要分享生活,而易声却不怎么爱出门,存货用完以后,她陷入一个更空虚的状态。
网络上的她那么丰富多彩,现实却穿着不成套的睡衣睡裤,书桌堆满了品牌方送来的推广产品,放假带回来的毛选和资本论被束之高阁。
一年下来朋友圈都发不了几条的人,装什么啊装。
啊,烦!
烦到空调房都待不下去。
十一点了,易声左右翻身睡不着。
没记错的话,冰箱里还有西瓜。
易声摸黑拉开房门,客厅静悄悄黑乎乎。
易煊房门没关紧,门缝透着光,她经过的时候偷看了眼。
一个瘦长的背影,看起来半个小大人的身形,正撑着脑袋埋头苦读。
成绩不咋地,倒是挺认真的。
是的,今年易声家有一位限定版祖宗——高三生。
易声蹑手蹑脚打开冰箱。
除了几把青菜和两盒鸡蛋,什么都没有。
她冰冰甜甜的大红西瓜呢?
说好留一半给她!
肯定被易煊全吃了。
好气。
不过这会儿爸妈都睡了,易声忍气吞声下来。
不甘心地关上冰箱门,忽然瞥到角落的冰啤,吃烤串的**在那一刻达到顶峰。
再见了挑灯夜战的高考生,你姐去过潇洒的午夜生活了。
易声简单换了身衣服,溜出门,直奔夜市。
这个点正是热闹时候。
夜风也凉快,灯火通明,烧烤油脂滋滋响,头顶烟雾缭绕。
易声拎着两瓶奶啤挑了家烧烤摊。
“老板有没有菜单?”
“那边有篮子,自己去冰柜里面拿,素菜一块,荤菜三块,半荤半素两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