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十章 立新不破旧(上)

“农政之要,首在兴利除弊,而其根本,在于固本强基。”

她语速平稳,目光却已投向虚远之处,似在权衡最佳表述。忽然,她指尖在御座扶手的螭龙浮雕上轻轻一扣,如同敲定了某种方略,声音随之变得清晰而笃定:

“朕观《永嘉记》《竹谱》所载,所谓‘异木相接’与‘品类杂交’之术,正是固本强基之良法。前者可速见其效,丰产足食;后者能深培元气,优化种性。二者兼行,方可谋得农事之长远兴盛,此诚大有可为之道。”

她目光转向阶下,“沈卿。”

“臣在。”沈知白应声出列,躬身听命。他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有期待,有审视,更有不加掩饰的敌意。

“朕命你于筹建农政司之际,将此类新法验证与推广列为要务。当即刻寻访天下英才,凡精通农事水利、防治水患乃至此等‘嫁接杂交’奇技者,尽可征召入司,委以职事,专研试种。若得成效,便是新朝第一桩惠民德政。”

余音未落,朝堂间便已泛起细微骚动。不少官员,尤以寒门与务实者为首,纷纷颔首称善。

“陛下圣明!”一位工部的寒门官员激动出列,话音未落,一声清晰的咳嗽便从朝堂另一端斩来。

那官员身形一僵,满腔热忱瞬间冻结在喉头。他抬眼触到礼部侍郎王玚那冷冽的目光,如同被冰水浇透,顿时意识到自己的僭越与失态。所有争辩的勇气顷刻消散,他深深垂下头,不敢再多言一字,悄无声息地躬身退回了队列之中,将自己重新隐没于一片绯袍青衫之内。

礼部侍郎王玚稳步出班,目光掠过那寒门官员,如拂微尘。“陛下,”他声调清越,每个字都浸透着士族的矜持,“祖宗法度,选官自有常科。为农桑另辟蹊径?恐开幸进之途,徒乱国体。

他的话引来一片无声的附和。须发花白的户部侍郎即刻跟上,沉声道:“度支有常,未验之术,恐耗公帑。”

太常博士张蕴这才手持玉笏,步履沉稳地出班,他面向御座,并不看沈知白:“《礼记》有云:‘修其教不易其俗’。祖宗成法,一动不如一静。”他这才微微侧首,语气里的怜悯如同冰水,“至于沈侍郎所言‘嫁接’之术……臣,遍览群书,未见经传。”那四个字,被他咬得极重,在寂静的大殿里砸出回响。

沈知白稳步出列,神色不变。“新朝当立新规。农政司取技艺之才,与科考并无相悖。”他转向户部侍郎,手指无意识地轻叩腰间算袋,“试种所费,不及一次寻常祭祀。此乃稳赚不赔之事。”

最后,他看向太常博士:博士既熟读经典,当知《齐民要术》已载‘插梨’之法。陛下圣意,正是要化民间良技为国之显学,此乃继往开来之象。”

太常博士面色微沉、欲言又止,御座之上,武宸平静地注视着这场交锋。那句“未见经传”带来的不是恼怒,而是一丝几不可察的了然。她要的,正是让这些迂腐之声自己跳出来。

她随即向侍立一旁的殿中监略一颔首。殿中监会意,即刻躬身向前,展明黄绢帛,以庄重悠长的声调朗声唱诵:

“陛下有旨——”

满朝文武闻声,整肃衣冠,敛息垂首。

“制命——

朕承天命,肇基武周,夙夜兢兢,惟恐不逮。今新朝初立,百端待举,为求政务通达,社稷安稳,特颁制如左:

擢升岑羲、窦怀贞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共参机衡,协理阴阳。

迁薛璟为左羽林大将军,总知禁军事,凡宫城戍卫、京畿巡警,咸隶节制;晋崔湜为骠骑大将军,充关内道节度使,专征不庭,总制四方。

咨尔二人,共匡社稷。

迁沈知白为户部侍郎,判度支、仓部事,劝课农桑,以厚邦本。

擢苏晏如为刑部侍郎,主刑名律例,平章律令,以清天下。

其余百司,各守其职,一依常式,务在优弘。

诸卿皆社稷之桢干,朕心之股肱。其敬尔由典,恪慎厥职,同扶新运,共乐升平。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旨意宣毕,“陛下圣明”的山呼声在殿中回荡。然在这整齐的呼声之下,丹墀两侧已是暗流涌动,群臣神色各异:

于新贵,是静水流深的筹谋。岑羲与窦怀贞静默躬身,拜相虽在预料之中,二人低垂的眼帘下,盘算的已是日后如何执掌枢机、平衡新旧。

于武臣,是壮志得酬的振奋。崔湜与薛璟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目中看到难以抑制的激动。总领军务,翊卫京畿,乃是武人至高荣光,指节微颤,几难自持。

于新锐,是临深履薄的警醒。沈知白与苏晏如获此超拔,讶异莫名。自微末而至显要,执掌户部、刑部此等要害,沈知白指尖微抖,深感责任千钧;苏晏如则深吸一气,将知遇之恩的震撼与如履薄冰的谨慎,深深压入心底。

于寒门,是云开见日的激荡。许多低品官员呼吸急促,沈、苏二人之破格超迁,让他们真切看到,那道横亘于前的门第之墙,终被陛下的意志凿开裂隙。

于世家,是山雨欲来的阴霾。众人勉强维持表面恭顺,心中波澜翻涌。此例一开,世家倚仗的门荫特权,势必动摇。忧虑与不满的目光,在低垂的眼帘下无声交织。

于旧臣,是劫后余生的侥幸。武宸虽安插亲信占据要津,却未即刻清洗,仍保留了大部分旧有架构。这“维持现状”之姿,于他们而言,已是眼下最好的结果,至少赢得了喘息之机。

满朝文武闻声,整肃衣冠,敛息垂首。这道意在‘立新不破旧’的旨意,实则已为全新的棋局布下了第一粒子。

注:

1、本章承上启下,政变已经结束,以下接改革了。本章一部分写仪式,我感觉有点水,但是不写又好像缺了点什么。皇帝是天子,对天要自称“臣”。

2、农政司:唐朝有个劝农司,职责是劝课农桑。本文叫农政司,主要在本文里不止劝课农桑、还有农田水利、防洪泄洪的功能。

3、西汉《氾胜之书》确实已有记载“嫁接大葫芦”的方法。《永嘉记》《竹谱》 没有 系统记载“异木相接”(嫁接)和“品类杂交”的理论,女皇提及的这两本书,对于朝臣而言是深藏宫禁、难得一见的“秘藏”。这种模糊性为她“借题发挥”提供了完美借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十章 立新不破旧(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宁得岁岁吵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半盏茶
连载中壹壶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