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古代奖学金

“玉儿,还不睡吗?”晚上,王悠洗漱完毕后打着哈欠到了王愈身边。现在已经是晚上十点钟了,看着依旧坐在窗前书桌边写字的王愈,王悠有点心疼了。

中午宰了霍华德一顿饭的好心情顿时没有了。下午被丁妍姐弟俩带着游玩整个书院的好心情也没有了。

这才开学第一天,早上才结束开学典礼,夫子们就给学生布置了作业。学海书院也太不近人情了吧?

“今日,夫子们虽未讲课,但要我们将平日里读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写下,以待明日讲课时相互讨论。”王愈说道。

她停下笔,把桌上的书合上一些,让王悠看到了封面。只见书的封面上写着大大的“日课簿”三字,用的是馆阁体,乌黑、方正、等大。

“今日,山长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学海书院馆规》,嘱咐我们好生研读。尤其是其中日课簿的使用规定,更是重中之重。”王愈如此强调道。看她的样子倒是对这什么馆规很赞同。

“我看看。”王悠借着灯光,仔细翻看《学海书院馆规》。

厚厚的一本书,有两个大拇指粗细了,也不知道写了多少条规定。王悠记得上辈子读大学的时候发的大学生手册都没这本《馆规》厚。关于日课簿的使用在前几页,看来这规定确实很重要,重要到必须让学生没翻几页就看到。

“诸生各立日课簿,每日将用过工夫登簿内,或看经书若干,或读论、策、表若干,或看《通鉴》、《性理》若干,或看程墨及时艺若干,或看古文若干,各随意见力量,但要日有日功,月不忘之。众夫子将不时抽签稽查。”

摇头晃脑地读完,王悠霎时觉得头大。这不就是古代版的读书笔记嘛。幸好他不是学海书院的学生,不然每天都要写读书笔记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规定对学生是有很大好处的。用写日记的方式登记课业,不定期抽查,既能督促学生学习,又给予他们充分的学习自由。

“这是书院受顾炎武《日知录》的启发,而定下的学习方法。我认为此举对学生颇有益处,难怪学海书院是各大书院学习的榜样。”王愈开始吹学海书院了。

看来书院才花一天时间,就让王愈对书院建立起好感了。真是厉害。不过,以后要是被繁重的学业压的喘不过气可怎么办?王悠开始杞人忧天了。

“咦?书院还奖励膏火银?”王悠看到《学海书院馆规》上还写了给学生派发膏火银的规定,顿时两眼放光。他似乎听到了钱币叮当作响的声音。

膏火银,就是古代版的奖学金。每个入读学海书院的学生,都能享受一个月一两银子的膏火银。如果学生没有不良嗜好,不胡吃海喝的话,一个人完全够用了。个别借鉴的学生,还能剩下一些钱去补贴家用。

每个学生都有的膏火银是最低等级的膏火银,若是学生考试成绩好,还能够享受更高等级的膏火银。

“每月小考第一名奖五两银子,第二名奖三两,第三名奖一两!”王悠越念越激动,拉着王愈一起看,“玉儿你看,每两个月一次的大考,第三名是五两,第二名是八两,第一名是十两啊,十两!”

王悠心里的算盘已经在噼里啪啦作响了。他口中念念有词道:“要是每两个月,玉儿你都能得个小考第一和大考第一,那两个月你就净赚十七两。”

十七两啊!这钱也太多了。换算成现代人民币,也就是两个月光读书考试就能赚一万七千块。

知识就是财富啊。古人诚不欺我。

“确实,”王愈含笑点头,“我若是都考中第一名,夫君即便不去卖字,我也能养得起这个家了。”

王愈的记忆力很好,拿到《学海书院馆规》不久,便把所有的内容都记下了。她的心算能力又厉害,自然是第一时间就知道膏火银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可惜,从目前我的成绩来看,怕是不容易得第一名,第三名说不定有可能。”王愈想起来入学考试她得了第三名的事情。

虽说有丁夫子的帮助,面试的时候是简单了些。但是笔试的时候,王愈也是认真考的,却只得了第三名。只能说学海书院卧虎藏龙,比王愈还聪明厉害的人,有的是。说不定以后还会有黑马杀出去。

“从今日算起,一个月后,书院就要进行第一次小考了。主要考的是制艺。”王愈说道。

“制艺好啊,你擅长。”王悠高兴道。

做制艺是代圣贤立言,意义是大得不得了。打个比方,一个题目就好像是几滴牛肉汁,一篇文字就是要把它冲成一碗牛肉汤。这碗牛肉汤做出来,得要味道好,不咸不淡,还要有鲜味。

王悠读书少,做制艺这碗牛肉汤的时候,基本上是把牛肉汁都冲的不知道哪里去了。整碗汤喝起来跟白开水没什么区别。王愈就不同,她就像是一个经验老道的厨师,把牛肉汤做的有滋有味,吃过的人都说好。

第一场考试就是考制艺,这是要让王愈来个旗开得胜啊!学海书院真好,特地送钱给他们花,嘿嘿。

“那下个月、下下个月考什么?”王悠又向王愈打听以后的考试计划。

学海书院的考试虽说是向乡试看齐,但也不是每次考试都把全部流程走下来的。乡试考三场,第一次考《四书》,第二场考《五经》,第三场考策问五道,内容为经史、时务和政治。学海书院的小考有的时候是针对《四书》,有的时候针对《五经》……总之就是让学生打牢基础,这样综合起来能力就提高了。

其实这道理也简单。就像现代的国家运动员刘翔练习110米跨栏。他不是整天都在练习110米跨栏。而是有时候练习110米跑步,有的时候练习跨栏,抓住主要环节,针对刘翔在技术上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训练。这些薄弱环节训练好了,体现综合能力的110米跨栏才能更好地提高成绩。

果然,冒着不惜身份暴露的危险来学海书院求学是对的。玉儿肯定能飞快地成长起来。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状元不是梦啊。

王悠听王愈详细地讲了书院的规定,不知不觉半小时已经过去。

“哎呀,玉儿,打扰你写日课簿了。都怪我,不然你能早点睡的。”王悠有点意犹未尽,还想听,但是考虑到时间已晚,他俩得早点睡觉了。

“无妨,我已经写了十个问题,明天应该够用了。剩下的几十个问题,留着以后再写吧。”王愈不在意地说道。

王悠:“……”

夫子们,你们明天hold住学生的提问吗?为你们捏一把汗。

第二天,王悠和王愈收拾了一下笔墨纸砚,又带上了几本书,就径自往讲堂去了。他们路过隔壁寝室的时候,刚好听到霍忠在叫霍华德起床。听他们的动静,好像是霍华德想睡懒觉,但是霍忠一直在尽忠职守地提醒霍华德要早点起床。

学海书院食堂提供的早餐,味道还不错,种类也丰富。光粥就分好多种,白粥、小米粥、果粥、肉粥、鱼粥……连姜粥都有。据《本草纲目》记载,姜能解毒,辟邪气,捣汁煮粥,治反胃,也有散风寒等功效。

虽说姜粥有这么多的好处,王悠还是不敢尝试着古代版的食堂黑暗料理。他为自己点了一份浓稠的白粥,再加一个咸鸭蛋,一份酱瓜,两个肉包。王愈吃的就清淡些,只要了一份小米粥和一个煮鸡蛋。

食堂里陆陆续续有学生过来吃早餐,王悠俩人吃完早餐出来时,刚好碰到霍华德带着霍忠急匆匆赶来。霍华德衣服穿得有点不整齐,衣领子都有点歪,他边快步走边埋怨霍忠不早点叫醒他。霍忠这个才十五六岁的小书童,脸上尽是无奈和委屈。他都不知叫了多少遍了,公子就是赖着不起床耽误了时间,他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霍华德匆促地和王悠王愈带了个招呼,就进食堂吃早饭去了。王悠他们则是慢悠悠地往讲堂走去。

现代人的教学方式是老师们在讲台上讲,学生们坐在底下听,认真地在教科书上做笔记。古代人,准确地说是学海书院的教学方式则是夫子们每天早上在讲堂开讲,学生边听边问问题,相互之间进行讨论。

都是能考上学海书院的学生了,自学能力不会差,悟性也好,往往一点就透。夫子们能教给他们的东西也不会很多,每天花半天时间交流已经足够。

每天除了听讲之外的其他时间,都是学生们自学的时间。自学也不是乱学,由着自己的性子乱来。书院把学生们每天的自学时间分成晨起、午前、午后、灯下等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时间段安排学生自学不同的内容,什么时间该读《四书》,哪个时候该读《五经》,什么时候该练字等,书院都做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

王悠把王愈送去讲堂之后,就自个儿先回宿舍呆着了。书童们属于“闲杂人等”,夫子们是不会允许书童在讲堂外逗留的。倒不是怕书童们偷听他们讲课,书院主要是担心书童们在外面聊天、打闹、说话大小声,会影响讲堂里的学生。书院干脆直接规定书童们送主子们到讲堂后就立刻返回宿舍,不许在外面瞎转悠。

王悠以“书童”的名义进入学海书院,自然也要遵守书院的规定,否则就要连累王愈了。刚好,王悠也想自己一个人呆着,写点字,准备趁哪天请假的时候拿出去卖点钱。王愈是能靠膏火银赚取两个人的生活费,但是他作为夫君可不能甘心做一个靠妻子养活的小白脸,他要养家糊口,他要赚好多好多钱,他要跟王愈一起走向人生巅峰。

小剧场:

王悠:“每天假装自己是穷人的日子好辛苦啊。”

系统:“……”

王悠:“明明我穷的只剩下钱了,还要天天想办法赚钱。”

系统:“……”

王悠:“系统,有没有什么药水,可以让玉儿对数字不敏感,让她以为家里很有钱啊?”

系统:“宿主,请不要做梦,不利于身体健康。”

跟大家汇报下近况,3月明明应该是招聘高峰,黄酒在智联、拉勾网等网站投简历投了两个星期,居然一个面试电话都没接到,有点被打击到了。不过黄酒还是会继续投简历的,但是也不能浪费时间,黄酒现在在努力地攒稿子,打算接下来一个月内更新个一万字左右。各位小天使,敬请期待哦。

补充知识:《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该书是一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内容宏富,三十二卷本《日知录》有条目1019条(不包括黄侃《日知录校记》增加的2条),长短不拘,最长者《苏淞二府田赋之重》有5000多字;最短者《召杀》仅有9字。其中不少名言警句,传诵千古,如“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如“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激昂,更是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士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7章 古代奖学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姑母撩人

炮灰的人生2(快穿)

我妻薄情

邪气宿主总掉线

招魂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帮助妻子考状元
连载中黄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