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可是神仙亲自承认的神器,尤其是是“得江山社稷图者,得天下。”,此言一出,绝对就是会让一大堆人为之疯狂。
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江山社稷图的归属,还是得让神女来决定。
·
唐朝,长安。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眼馋这江山社稷图,但对于自己是否有缘得到神女赐予的江山社稷图一事,却是不抱多大希望的。
毕竟九天玄女对那秦朝的喜爱之情就差直接昭告出来,对于喜爱之人就要给予最好的一切。
这一点李世民倒是深有同感。
因为他对待心爱的观音婢,还有观音婢给他生的几个孩子,以及他喜爱的各位臣子,也是这般爱重。
只恨不得把世间一切美好事物都给予他们。
·
明朝。
朱元璋大手一拍太子朱标的肩膀,同样叹息这个江山社稷图他们大明是没戏了。
“俺和俺标儿创建的大明这么好,怎么神女就不喜欢大明呢?”
如果神女喜欢他们大明,说不定江山社稷图就是他们的了!
眼睁睁瞧着这么大的好东西流到秦朝,真是看着都要心痛如刀割。
太子朱标赶忙安慰伤心的老父亲:“爹你就放心吧,大明有千般好万般好,定然会有喜爱我们大明的神仙。”
听到儿子这样的话,朱元璋两手激动一搓,觉得标儿说的很对。
“就是不知道后面会喜欢俺们大明的神仙什么时候到,只希望神仙能早点有空早点来,这样子俺们大明的老百姓才能更快的过上好日子!”
马皇后认为遇到神仙这种事情讲究的是缘分,有缘的话神仙自然会来,无缘的话任凭他们怎么求,估计都是无济于事。
但对于踌躇满志的父子俩,马皇后没有泼冷水,只是目光和缓的看着天幕,那江山社稷图的各种宏伟磅礴地形还在不停的展露,只是每当他们想要记下来,却是发现根本记不住。
若这世上真的有垂怜大明的神仙,那就请来快一点,再快一点吧。
因为这个时代的百姓,真的苦得太久了!
·
神女并没有耽误时间,而是很快就给出抽签的方式,那就是各朝各代安排三位尚且活着的人,亲自对着天幕说出自己的名讳,便算是参与此次江山社稷图的抽奖。
至于谁会抽中,在开奖之前都将是未知数。
虽然这个未知数,基本上大家都心里有数。
就算是有预感这个江山社稷图非嬴政莫属,但涉及神仙的事情,即便是没有任何好处拿,众人还是非常乐于参与的。
只是这名额有限且极为珍贵,最后决定权还是在皇帝手上。
而不管是多么圣明仁慈的帝王,遇到这样的事情,必定就是得先把自己的名字给弄上去。
明初的朱元璋毫不犹豫的把自己名字对着天幕说出,随后便让爱妻马皇后和爱子朱标也对着天幕说出名讳。
【朱元璋】的名字很快就在极为宏伟的江山社稷图上显现出来,而稍后跟在【朱元璋】后面的还有马皇后和太子朱标的名字。
而看着在那江山社稷图上不断浮现出来的历史著名人物的名字,比如【嬴政】【嬴扶苏】【王翦】,还有【刘邦】【韩信】【萧何】,【刘彻】【卫青】【霍去病】等等,实在就是有一种和古往今来的大人物会面的激动之感。
刘邦看着【刘彻】的名字怔了一下,很是怀疑这有可能是他的后世子孙。
就是不知道这刘彻有没有他的威武风范。
和各位小天使推荐我的衍生预收文,《盛世从秦始皇遇到无限游戏开始》,感兴趣的小天使请点专栏收藏一下哦!十分感谢!
文案如下:
夏元纪年5023年,系统【神宫一号】被生产出来前往诸天万界收集能量,结果却在中途被一个恐怖无限游戏系统攻击。
于是系统【神宫一号】基于自保目的,将那个无比嚣张的恐怖无限游戏系统给吞噬。
也正因如此,系统【神宫一号】也发生了不可名状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对于将要进入【白玉京】试炼的人来说,尚且不能认定为是福是祸……
——
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国用了十年时间统一六国,秦国的王上嬴政称帝,为秦始皇。
秦国统一六国,并成为秦朝,只是六国贵族和百姓依旧怀念故国,不愿归心秦朝。
而就在这一年,有神迹降临秦朝咸阳,秦始皇嬴政当即带着诸多文武大臣进入仙境【白玉京】,而正是此举,使得秦朝学会了无数富国强兵利民的技能,同时也为秦朝往后数百年真正大一统打下了坚实基础。
史书称赞其为秦有天命,而天命更在始皇帝陛下!
秦朝副本如下:
《美人面》
《阴婚》
《迷失孤魂岛》
《幸福的家》
《逃离噩梦湖》
《失踪》
《丧尸围墙》
……
补充:
1.按照秦汉唐宋明来排列,皆为互不干扰的平行世界,杜绝历史虚无主义!
2.本文是无限流副本 历史,应该是一本乐子文,不是历史直播!收藏即看高中校服少年版政哥/青年西装版祖龙/医生制服版始皇/骑马新郎版嬴政/甲胄加身将军版秦皇。
3.系统初始设定为女性,所以是女主视角,然后还有一个同为系统的对象。文案写于2023.6.26,已截图,盗梗必究!
——
别问为什么图上有韩信的名字,问就是刘老六他心虚和内疚(?),至于没有张良,那是因为张良低调谦逊,同时也不想和一生之敌一起上天幕!【政哥:?】
汉武帝刘彻:如果是说吃软饭、厚脸皮和喜欢男宠的话,那我确实很有祖宗您的风范。【哈哈哈只是开个小玩笑】
(1)《王翦将兵》: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
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 始皇问王翦,王翦日:“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日:“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龟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日:“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目:“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日:“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2)《战国策》上也有记载。后来秦始皇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
(3)鲁迅曾经说,“曹操设了‘摸金校尉’之类的职员,专门盗墓”。更为确切的记录是,当时袁绍手下的名士、列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在为袁绍攻伐曹操前发布的檄文中说:“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曹)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
《水经注疏》中说:“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
据传陈琳在袁绍失败后,归附曹操集团。曹操曾经对陈琳在此文中揭露他祖上的行为表示不满,对盗掘陵墓的批评却似乎持默认态度。所谓“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的设置,或许确有其事。
但也有学者认为这是袁绍在抹黑曹操的名声,所以就针对曹操是否盗墓这件事是有争议的。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对汉梁孝王墓群进行保护性发掘,在这个三国时代就被盗过的墓群中,仍发掘出了金缕玉衣、大型玉璧等珍贵文物2万余件,许多文物价值连城。可以想象,这个巨大的宝藏,对当时缺衣少食的曹操军队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诱惑。
盗墓盗得多了,曹操就悟出了厚葬容易招来盗墓者这个道理。于是,曹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倡“薄葬”的统治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此图当属秦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