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它像官员的“身份档案”:一方面用“品阶”(如正一品、从二品)划分职位大小,另一方面用“俸禄”(如年俸多少石粮食、多少两银)对应等级待遇,两者绑定,清晰界定官员的层级地位。
【爵位】(以唐朝为参考例子)唐朝爵位制度以“九等爵”为核心框架,融合了宗室与功臣封赏,等级清晰且与政治、经济特权直接挂钩,具体可分为宗室爵与功臣爵两大体系。
特点是宗室爵跟功臣爵一般是分开的,特殊案例除外,亲王、郡王几乎为宗室专属;国公及以下(县公至县男)主要授予异姓功臣,少数宗室远支也可能获封。
【公主】:“公主”一词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吕太后本纪》,但其称谓的起源可追溯至更早的周代制度。周代天子之女出傢,由诸侯中地位最高的“公”(如周公、召公)主持殙礼,这种“公为之主殙”的仪式,便是“公主”称谓的源头——意为“由公来主傢的女子”,最初并非正式封号,后逐渐演变为对帝王之女的专属称呼。
(工具属性过于强烈,改称帝姬,王姬)
【帝姬】“帝姬”一词出自北宋时期 。据《宋史·礼志十八》记载,北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在蔡京的建议下,朝廷仿照周代的“王姬”称呼,将皇帝的女儿称为“帝姬” 。同时,皇帝的姐姐被称为“长帝姬”,皇帝的姑母则被称为“大长帝姬” 。这一制度在南宋初期逐渐恢复为原有的“公主”称号 。
【王姬】“王姬”是周代对周天子之女的专属称谓,因身份为“王”之女,故称为“王姬”,意为“周天子的女儿”。
帝姬跟王姬,依照改制之后的设定,那就等同于“潜在继承人”,先王或者先帝的子嗣,依照宗法制度,大家长死后,由她的继承人继承她的一切,那就得提前确立谁可以继承,继承多少,而谁又不可以继承。取代【王爷】这类男性意味强烈的爵位称呼。
父权制的运转依赖父系宗法制度,生产工具跟资产都只传男,不传女,仿佛是为了确立这个事,爵位里也要是【王爷】【侯爷】这类词汇。
————
历史上也有女人封侯,东汉的阴安侯刘黄,她是光武帝刘秀的大姐,因弟弟登基成为皇帝,被直接封为“阴安侯”,是史书中明确记载以女性身份获得“侯”爵封号的案例。
我觉得历史上什么样的例子都可以找出来,榜样都给你打好了,就看你敢不敢COS一把。
公主,郡主,县主这类【身份封号】不等价【爵位体系】。
以皇帝举例,皇帝的后嗣一般不是郡王就是亲王,这一类又享有法统上的继承权,具备朝上走的【进阶性】。
公主一类,撑死了,也还是公主,不享有【权位】的继承属性,换而言之,公主在父系宗法制度下,她不可能登基,这类规则针对女人,倾向于让女人充当辅助位,去辅佐生物爹,哥哥或者弟弟,亦或者未来的丈夫(父系宗法制能转得起来,就依赖于它默认所有女人必须赘出去,且必须生育男的)
安乐公主李裹儿提出自己要当皇太子,我是真的想看她登基,那多有意思。感觉还是在外面吃苦吃多了,见识到权力这好东西,看见过就不愿意撒手。
不过,也很诡异,公主之类,待在宫廷里,对于权力这东西应该及其敏锐,越靠近权力,对于权力的欲念那就应该越大。反正不甘心只当公主就是了,能当皇帝,谁还稀罕这点芝麻。
吐槽[化了]想起之前偶然刷到的电视剧cut,配角造反,是为了辅佐自己生物爹当皇帝,自己当公主。那种感觉就很诡异,如果你不是继承人,那你这么卖力干什么。如果是口头说一套,实际做一套,干掉生物爹,自己继承皇位当新帝,我反而觉得OK没问题。
演一演又没什么,反正她最后是当皇帝了。辣菜靠男人上位的各类封建老黄男[让我康康]
————
【王爷】其她朝代不知道,唐朝对于亲王称呼,都是“大王”,没有强烈性别指向,起码称呼是看不出是女是男,王爷这类称呼,查资料,是一种俗称,“王爷”一词在唐宋后普及,成为对亲王、郡王等王爵的日常尊称,既用于皇室宗亲封王者,也用于少数因功受封王爵的功臣(如明代徐达被封中山王,可称“中山王爷”)
可以看作是男挤占中性词的用法。
其实我觉得用大长帝姬替换王爷一词,也不怎么好,毕竟放着亲王,郡王这类现有的中性词不用,另外多做事。
感觉古代人还是很喜欢在称谓上下功夫,先用,等哪天想到更好的用法或者让这一套称谓逻辑运转得下去,再改或者留用。
—————
查资料才发现爵位≠获得参政权,还是以唐朝为例子,封爵了也是没有参政权,但是依照看古装剧的潜意识,功臣爵得考功名才能当官参政,但是亲王或者郡王之流不用,这爵位貌似一出场就自带参政权
————
[化了]仔细想一下,涂茗郡主,其实这个称谓也不合适,当时以为郡主享有食邑,管事来着,毕竟名称上都是“县主”,大白话直译就是一县之主,是可以跟宗室爵等价的。
但是我现在发现这东西不一样,原先给陈媂媖的设置是郡主(爵位)+官秩(鸿胪寺少卿),
[化了]就挺混乱的,我知道我世界观跟背景观写得一坨,改天休假改一改,或者顺一顺这个逻辑。
天杀的,本来看中一台比较便宜的笔记本电脑,一看有国补瞬间激动要下单,结果发现,还是要抢名额,那还搞什么[化了]这手气就没好过
等等,我还发现了一个更搞的事,本来是陈鹭认陈至远当妈,邈子得管陈鹭喊姐,我一改,改成了陈鹭跟陈至远一个辈分,大长帝姬是皇帝的姑母,现在已经改制,那就得喊小姨[抱抱]
那就究竟是认义母 还是认姐姐,这是一个问题。[化了][抱抱]好想掐死我的灵机一动,改文总是灵机一动,动完前后就对不齐颗粒度。
干脆各喊各的[化了]反正也不说怎么分得清这复杂的亲戚关系就是了
再吐槽一嘴[化了]原先正文一共有15万字多一点,按照我现在这个龟速改文,真的要改到元旦去,我以为是改到我生日那天就改完来着,天杀的
其实改完第一万字,感觉主线脉络就跟之前不怎么沾边了,继承权这个东西,太重要了,立早了太子一大,就觉得陛下您该退位了,太子立晚了,人人都觉得自己能够当太子[抱抱]
[化了]原先准备的健康系统也没登场。
之前看一份文献,古代妇女死亡率太高,以十八岁成年为准,没成年就死的太多了。
开篇第一件大事,就是祭祀太庙,紧接着就是有人造谣皇帝生物爹是崔老登,换一个说法,就是造先帝的黄谣。男攻击女人一般都爱走下三路,以父系宗法制为继承前提,用这个谣言把陈景邈踩下去。
“亲爹都不是皇帝,那你的继承权不合法”
陈景邈:那只眼睛看见我接的是生物爹的班?
一边觉得用这类设定去推剧情,推矛盾,是对先帝的一种男性意淫,一边又需要反复借事,去确定“母传女”继承法的运转
[化了]要证明a吃了会死,那就不能自己先去吃a这类不知名东西,得让别人去试蠹。这剧情埋了,我看看能不能再找其她事件出来。
其实很简单,让皇帝不是皇帝就行了,没人能够证明当时从琅琊回来的就一定是皇帝本人。
[抱抱]就觉得好贱,个体身份是需要群体去认同赋予的(上认亲经典信物环节)。她还不能证明自己是自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选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