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 21 章

上辈子受够了被囚禁的日子,诏王还加派人手对她严加看守,只待她顺顺当当嫁入西蕃。

和亲异国,受尽冷眼,所嫁又非良人,便只能在内宫蹉跎年华,数着日升日落,又待掌灯至次晨。

这辈子妙音不愿再和亲,或许命运难以主宰,但她愿意拼尽全力一搏。

况且,为了南诏安稳,也不宜与西蕃结盟。

既然无法劝服诏王,她便想出金蝉脱壳之计,扮作女医顺利出宫。

想必留给婢女侍卫们关于大公主病情的猜想,足够内宫骚乱一阵,短期内,外人会对曼陀宫避如蛇蝎,不会发现“缠绵病榻、罹患恶疾”的是个婢女,而大公主本人渺无踪迹。

出了太和城,快马沿着官道跑了一阵,拐入一条山路。

日头爬上中天,十曜见身前女子两鬓生津,身躯微微摇晃,便在一处桑林勒马,箍着妙音跃下马来。

“歇息一会吧。”十曜在桑树上系好缰绳,取下马腹缠裹的包囊。

桑树遮下荫凉,夏风掠过树丛,桑林响起一片起伏的沙沙声。妙音坐在树下,摘下面纱,接过十曜递来的水囊,拔开塞子,猛灌了几口。

骑了两个时辰的马,颠得她头晕目眩,腿侧被马鞍磨得生疼,可能蹭破了皮,眼下也顾不上了。

她在膝上摊开舆图,这次私逃出宫,就是奔着藤越国去的。去了封地,或许她的处境能有所转圜。

十曜摘了几串半青半紫的桑葚,用桑叶包了,给妙音吃。

“再往北去五十里,便是崖谷。”妙音拈起一串桑葚送进嘴里,酸得她皱起脸。

十曜看她酸得眼睛都眯起来,忍住了笑,回应道:“穿崖谷过去,可以省下不少时间。”

“绕开崖谷。”

“那便多出几日的路程。”

舍近路而求远道,十曜不明白妙音的决定,明明不耐长途骑乘,还要平白多出几日,受罪的可是她。

“四年前,大雍军队深入南诏,在崖谷爆发一场大战,两边伤亡不计其数。崖谷下的山石被鲜血浸泡,染了深红,大雨落入谷中,汇聚奔涌的洪水也是红的。”

妙音垂着眼睫低声描述那场战事,如同亲见。

这件惨烈战事,十曜当然是知道的,当年他只是个饲养战马的马倌儿,没有资格参战,但听人说起过崖谷里的惨状。

收殓同袍尸首的士兵回营后,都沉默不言,有人屡屡在夜里失声痛哭。

十曜没有忽略妙音的异样,却不敢多问。

沉默良久,妙音继续道:“当年我十二岁,阿舅领了一支队伍,带我从驻地回太和城,路经崖谷,正逢上那场大战。阿舅将我藏到山洞里,让我等他回来,我等了两日两夜,阿舅都没再回来。”

十曜吃惊地张着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还有一段模糊的记忆,妙音放在心里没对任何人提起过。

干粮吃完,十二岁的小公主没有继续等下去,她攀着藤蔓爬下山洞,从填满山谷的尸骸中间走过,忍着惧怕翻找一具具尸骸。

翻了一天一夜,翻得手臂肿痛,指甲脱落,衣裙被血水浸泡变了色,也没寻着那个总带她出宫透气逗她笑的阿舅。

也不是一无所获。

她翻到一个还有一口气的少年,十六七的年纪,却眉峰凌厉,鼻梁秀挺,肤色比其他士兵白净,盔甲下的衣袍有银纹滚边,腰上还悬着一枚苍龙佩玉。

没有去思索少年的身份,几个日夜,她见了太多的死人,遇到一个还喘气的,知道她不是死寂山谷里孤零零的一个,便足够给予她慰藉。

她将少年拖进树藤后一个隐秘的地穴,底下铺了层层落叶,躺在上面很暖和。

为了救活少年,她采了不确定是药草还是毒草的植物,用石头捣烂了,敷到少年血迹斑斑的小腿上。

她见过军营里的士兵这样疗伤,药草叶片的形状只记得个大概。好在少年额上的热度慢慢退了,呼吸不再粗重。

她很高兴,又爬到高处,收聚草叶上干净的露滴,聚了满满一树叶,再捧着灌进少年干裂的唇角。近处能摘到的野果,能吃的根茎,都被她寻遍。

年仅十二岁的公主,能做到这般程度,已是仁至义尽。

可喂养了少年六七日,都没见他醒来。

她很沮丧,失去阿舅的悲伤又漫上心头,为了转移悲伤,她抹干眼泪,出了地穴再去找吃的。

当她兜着一襟青色浆果返回时,地穴里已经没有了少年身影。一个个浆果从衣襟上滚落,她惊恐极了,不确定是野兽叼走了少年,还是这一切全然是个梦。

她颓然坐在落叶堆上,直到王宫禁卫军将她找到,带她回了王宫。她大病一场,崖谷遭遇的许多细节便记不太清了。

不记得她救过的少年容貌,只对少年衣饰纹样略有印象,她悄悄画下来,找宫里的人打听。

许久后,有人告诉她,那是大雍人的服饰。

南诏与大雍乃是世仇,那场崖谷之战,让南诏人恨透了大雍人。而南诏的大公主,举国尊崇的英雄般的先王后之女,却在战场上救了一个大雍人。

她愧疚得想痛哭一场。

可梦里,她屡屡回到那个纠缠她的梦魇山谷,一次次从尸海里翻到那个大雍少年,一次次用不同的方式救他。

原来,她从不后悔救了那个少年。

如今,她不想再进入那片崖谷。

不仅因为那里埋葬了无数将士的英魂,更因为她无法面对自己隐秘的情愫,矛盾的内心。

十曜没有勉强她,同意带她绕过崖谷。

二人启程出发,快马途径谷口时,发现草丛里躺着一个浑身浴血的士兵。

妙音一见士兵衣着,心口狠狠跳了几下。

前世嫁入大雍和亲,那衣着昭示的身份,她再熟悉不过。

东宫宿卫军!

东宫宿卫不离太子左右,难道李璟也在附近?

太子李璟,几时来了南诏?

妙音知道大雍使团正使是鸿胪寺少卿,副使是东宫詹事府少詹事。前世也是这二人,其中并无李璟。

今生许多事情都改变了,比如前世没有发生的西蕃遣使求亲。

西蕃此举,又导致大雍求亲使团提早到来。

变数叠加,太子李璟是否也随使团队伍来了南诏?

妙音想起那日桫椤园内,投喂孔雀时瞥见的一个极似李璟的背影,难道真的是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炮灰的人生2(快穿)

我妻薄情

偏执夺娇

星轨

变形金刚之伪装者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被皇帝前夫挖坟后
连载中秋若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