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乱世中,真心是最不值钱却又最珍贵的东西。
而伴随着那些宗室贵族子弟们的,只有数不尽的阴谋、算计、背叛和时时刻刻的提防。
只是,那时候的她还被父兄护得极好,从不知这乱世中的残酷,也不明白在乱世中,女子光有美貌却无家世和权力伴身,究竟能够引来多少人虎视眈眈的觊觎和多大的灾祸和苦难。
534年,高欢将北魏孝文帝之曾孙,时年仅十一岁的元善见推上了天子的高位,建立东魏,与权臣宇文泰建立的西魏相抗衡。
从此天下也走向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天子年幼,高欢被拜封为大丞相、柱国大将军、太师,从此大权独揽,位高权重,手握重兵,国政尽在高欢手中。
从此高家内掌朝政,外控八方,权倾天下。
世人当时只道有高相国。
而不知有东魏帝,只惧高家,不惧元氏。
因此此时邺城的街头巷尾甚至还流传着一首童谣。
“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
唱出了少年天子元善见的艰险处境。
而李祖娥要嫁的,是高家那个在东魏出了名的傻公子。
高欢的次子——高洋。
世人皆道,这高洋不仅模样丑陋,而且行为粗鄙、沉默寡言,是个痴傻之人。
表面上,他是相国之子,正儿八经的嫡出次子,地位尊贵、荣华富贵。
然而,在东魏的朝堂上,人人都瞧不起这个傻子,背地里都嘲笑他。
尤其是在一众俊美兄弟的衬托下,高洋的存在仿佛就是整个高家的笑话。
李祖娥在成亲前也曾见过他一面。
那是539年,她的姐姐李祖猗刚被嫁给安乐王元昂为妻。
而李祖娥正值豆蔻年华,正是被父母纵得天真、懵懂不知世事的时候。
她既不知高洋是谁,不知自己作为赵郡李氏女儿家的命运,更不知李家二千金的美貌才情何时已经扬名整个赵郡和东魏,又如何惹到了丞相高欢的留意,使他亲携公子高洋亲临府邸前来求亲。
那时候她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偷偷攀到院子里那棵桃花树上。
李家的府邸里有片桃花林。
其中就有一棵桃树长得极高,它的枝干从深宅院内一直顺着飞檐高墙延伸出去。
她越爬得高、站得高,便能看到更美、更广的风景,不仅可以偷偷从枝叶阴翳里看到远处绵延不绝的群山,能看到市井上络绎不绝的行人,还可以看到金檐玉瓦、在日色下闪闪发亮的皇城。
那也是邺城最美的时候。
无数的游人从各地而来,或乘舟游赏、或登高望远,或骑马狩猎,来此一赏春日盛景。
三月的桃花开得正盛,一簇簇的花瓣拥着她。
李祖娥就晃着小脚丫,枕着手半躺在桃花丛里,如同置身云端。
那时候的她,还做着美梦,她想着,要嫁,也是要嫁——
她在日色下微微合了眼,脑海里却浮现了一张脸。
——是东魏帝。
世人眼里,那住在皇城里的傀儡天子。
那世人眼里的傀儡天子元善见。
却是藏在她心里、独一无二的温柔少年郎。
他是孝文帝元宏之曾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世子。
他是正儿八经的北魏皇亲国戚,也是世人眼里高氏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北魏唯一仅存的正统。
而李祖娥父亲李希宗的曾祖曾是北魏太武帝时期的朝廷重臣,爵封高平王,其祖父也官至北魏西六兖州刺史,爵封濮阳候。
李希宗的父亲也官至北魏扬州刺史,袭爵濮阳伯。
她和元善见,亦称得上是自幼相识,青梅竹马。
他们曾一同赏过日色下的桃花、看过堂前飞檐下的归雁。
她也曾以为,他们还可以这般相处很久。
然而,元善见成了东魏的天子。
一切,似乎都不一样了。
元善见搬进了有着高高宫墙、一眼望不到头的皇城里。
昔日,他还是可以同自己一起玩耍的世子哥哥。
可如今,他已为一国之君。
他们能够像从前那般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
元善见也愈发寡言少语,眉宇间总是流露出淡淡的愁绪。
可是在李祖娥的心里,他仍是没变的。
在李祖娥面前,他并不像东魏的君,依然是她自幼便喜欢的人。
只是距上次见到元善见,已经过了许久许久。
李祖娥依稀记得那是十月份的时候,东魏城中寒风初起,西魏军在沙苑大败魏军的伏击战。
东魏丞相高欢趁着西魏丞相宇文泰攻占恒农之际,为一雪潼关战败之耻,亲率二十万大军进攻西魏。
却不料宇文泰只率数万人便大败高欢,歼东魏将士八万余人,战况传至东魏国内,人心皆惶。
而后,东魏又率军于河桥与宇文泰大军交战。
这次西魏最终战败,然而高欢也损失了自己心爱的大将高敖曹。
元善见和她说起这些的时候,她犹自懵懂。
她问:“为何人们要打来打去,争来争去?”
她只知道,战争就意味着流血、意味着死亡,意味着无数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为了权势,为了荣华,为了天下,为了国……为了家。”
元善见说:“为了拥有,才要争夺,才要掠夺,因为他们怕,怕失去,怕得不到。”
他仍然有些青涩的俊秀面容上勾勒着一缕极淡的笑意,眉眼处又似乎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阴霾中。
元善见抬眸看着河对岸的落日,忽而抬起手,似是漫不经心地指了指。
“你看,那片云彩,真好看。”
云在霞光里,霞光映着云海,交织相融。
他说话时的模样,就像一片轻飘飘的云,云上浮着和煦的日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