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540年,高欢带着高洋亲自前来吊唁,
那是她再见到高洋的第二面,他沉默了许多,不再看到自己就傻笑,但是那双眼睛依然亮亮的直愣愣地望着自己,又带着她不曾留意过的暗色。
李祖娥沉浸在父亲骤然离世的茫然中,直到宾客盈满灵堂的那一刻都是陷在那种恍惚中。
她竟觉得平静到落不出泪,仿佛那棺木之中躺着的并不是自己的父亲,而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
她恍恍然到了后院,路过父亲曾抱着自己玩过的庭院,仿佛还听到过父亲唤自己的声音。
她路过父亲曾教过自己读书习字的书房,看到父亲的书画仍然放在案桌上,依稀还能看到他俯案作诗的身影,又看到了府内下人不停进进出出地一次次将父亲衣物燃烧丢弃,像是要彻底将父亲的痕迹从这个世界上抹除。
府内的人都很忙,母亲和父兄忙着接待宾客,安排后事。
李祖娥来到了父亲曾将自己高高推起的秋千旁,直到一方手帕被递到自己面前。
她仰起头时,才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高洋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自己面前,直愣愣地看着她,依然是那张熟悉的脸。
她却骤然觉得面前这个高大的男人不再像个傻子。
父亲封棺、灵柩被运出的那一刻,李祖娥才骤然发声大哭扑上前去,一声哭喊撕心裂肺惊的众人都抬起了头。
“爹!”
“爹爹别走!”
失去父亲的悲痛此时在李祖娥的心底炸响。
她突然意识到,她这辈子再也见不到父亲,再也听不到父亲唤自己一声阿娥。
她也再也无法让父亲看着自己出嫁,看着她的子女唤他外公了。
他就要被那个冷冰冰的棺木带走。
埋在地下,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
混乱中,悲痛中,李祖娥感觉一双手紧紧地拉住了她的手腕,将她从灵堂拽了出去。
她哭的难以自持,骤然被拥入到一个温暖的怀抱里。
她依稀似乎听到有人轻轻道了一句:“别哭,今后有我呢。”
“……我会护着你。”
一句含糊不清的低语,轻到尚且年幼的她根本没有听清,此刻也无法听见。
她只是无法接受父亲去世这个事实。
李祖娥抬起头来的时候,映入眼帘的依然是那张黝黑的面孔。
——是高洋。
高洋立刻松了手,耳根瞬间变得通红,又露出了那副熟悉的痴傻之态。
“对…对不起…”
他从怀里掏出两块桂花糕,小心翼翼打开。
“吃这个……”
他低着头,拿起一块桂花糕递到李祖娥的嘴边,认真的看着李祖娥。
“…吃了这个,就不难过了。”
桂花糕馥郁甜腻的香气从鼻间涌入时,李祖娥的眼泪却掉的更汹涌了。
一滴滴眼泪砸在他手里的桂花糕上,看着高洋那副样子,她本该向他道谢,可是心底却无端端涌上了一团委屈的火。
他是个傻子…他懂什么……他根本什么都不懂。
她一手拍开了高洋手里的桂花糕,转身就跑了。
桂花糕滚落在地上,她也没有回头看过一眼。
只是在晚上的时候,她又在窗台上看到了一份。
李祖娥看了许久,终究是拿了进去,打开的时候尝了一口。
甜的发腻,腻的她的眼泪又掉了下来。
她从没想过,一个人人都轻视的傻子,竟还有这样柔软细腻的一面。
她又想起了高洋在她面前手足无措的模样。
他真的是个傻子吗?
自己并不了解他,不是吗?
也许,未来嫁给他……
不会有自己想的那般糟糕。
因为父亲去世,李祖娥需要在家守孝三年。
因此她和高洋的婚事也就这样搁置了下来。
542年,高皇后听闻自己的弟弟聘于赵郡李氏之女,心生好奇,便宣李祖娥入宫觐见。
那是自两年前的那次分别之后,李祖娥再次见到元善见。
她望着那十八岁的东魏帝王身着金色龙袍,站在她面前。
他的身姿挺立修长如翠竹。
他的眼眸沉静深邃如玉石,是那般的年轻俊美。
他已经长大了。
她的善见哥哥,长大了。
元善见就那样站在她的面前。
他们明明只有五步之遥,却像是隔了千山万水。
他不再唤阿娥,而是轻轻唤她,李家娘子。
他的声音,是那样的清冷,仿佛冬日里的雪风。
李祖娥遥遥望着元善见,盈盈跪下,低声道:“臣女李氏,见过陛下。”
她紧紧攒着手帕,低垂着眼帘,避开了元善见的目光。
她想看他,是因为怕自己再也见不到他。
可是她却又不敢看他,她怕自己会忍不住哭出来。
她知道,他们之间,此生怕是再也不可能了。
可元善见清冷疏离的声音此时就像是一把利刃,深深插进了她的心里。
她拼了命地抑住涌出眼眶的眼泪,强颜欢笑,指甲掐进了肉里,终是并未殿前失仪。
直到走出了高皇后的寝宫,李祖娥才无法控制那满心的酸楚与痛意,心如刀绞,泪如雨下。
可是在那一刻,她竟然一点都不恨他。
她可怜他。
她看到了元善见,被困在这深宫里,似乎一点都不快乐。
她坐在出宫的车辇里,掀开车帘泪眼婆娑地往回望时,仿佛看到了那袭伫立在高高的宫墙上的身影。
那天的夕阳漫漫如残血般染在他尊贵的衣袍上。
他就那样沉默地伫立在宫墙上。
李祖娥知道,他在看她。
那一刻,她忽然觉得,他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像是要将她整个人都揉碎。
她就那样一直痴痴地望了他许久,直到车轮辘辘地,驶出了皇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