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顿了顿:“虽…虽受挫,但陛下雄才大略,根基深厚,假以时日,定能…”
“受挫?”
高洋嗤笑:“阿娥…你是在骗我,还是在骗自己?”
“十万齐军,就像灰尘一样被南风吹散了。”
他背过身去,双手撑在御案上,努力压下心里的那股狂躁和杀意,可是脑部又隐隐传来阵痛,他深吸一口气:“阿娥…自我登基以来,东征西讨,所向披靡。柔然?山胡?在我铁蹄之下不过蝼蚁!可这次…这次败了!齐军十万,败得干干净净,败得颜面扫地!朕想杀人…阿娥…我现在只想杀人!朕想杀光那些南梁的蝼蚁!朕想踏平建康!想把陈霸先的头颅做成酒器!想…想灭了梁!想让这天下都匍匐在我高洋脚下,瑟瑟发抖!”
高洋猛地转身,抓住李祖娥的双臂,双眸绯红地盯着她:“可是…朕…朕越想…就越做不到…阿娥…朕是不是…”
他的眸里满是痛苦不甘,声音里也满是自疑,甚至带上了一丝自暴自弃和自我厌恶。
“是不是已经不是你心底那个…那个能平定四方、英明神武的好君王了?朕是不是…让所有人都失望了?是不是…是不是所有人都在笑话朕?都在笑话朕这个北齐天子…”
李祖娥看到了高洋眸里的痛苦、挣扎的暴戾和语气里的脆弱,一时也忍不住心如刀绞:“陛下!不是的!在臣妾心里,您永远都是曾经那个为了北齐百姓,愿意以身犯险的君王。”
“陛下……胜败乃兵家常事,陛下切莫因一时之挫,便否定了自己半生功业,一蹶不振啊。您整饬吏治,安定北疆,让百姓得以喘息,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功绩!至于南征…”
她声音哽咽:“天时地利人和,或有不足,非战之罪全在陛下!陛下…”
高洋松开手,身体晃了晃。
“阿娥,你不懂…你不懂。”
他后退两步:“这次…这次不只是败了…朕…朕如今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这头痛…像是要把朕的头劈开!朕本想…本想借此一战,一举两得…”
他仿佛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向她倾诉一个破碎的梦。
“朕既想一统南北,也想借此机会扶持徐嗣徽这样的汉将…让他们立下大功,去制衡那些眼高于顶、拥兵自重的鲜卑勋贵!朕要砍断他们的爪牙!这江山…这江山朕将来是要传给殷儿的!可是殷儿如今还那么小…性情又太过仁慈…那些骄纵跋扈的勋贵,那些四面环饲的虎狼…”
高洋声音又低又狠。
“朕得为他…为我们的儿子扫清障碍!铺一条…铺一条稳当的路!把那些碍事的、骄横的…都借着这场胜利的东风,一并清理掉!给他留下一个稳固的朝堂,一个…一个听话的天下!”
“可是败了!全完了!十万大军!十万啊!朕的心血!朕的布局!朕苦心培养的汉将!如今全都葬送在江南那片该死的泥沼里了!徐嗣徽死了!萧轨死了!什么都没了!朕将来还拿什么去震慑他们?!拿什么去给殷儿铺路?!那些废物!该死的废物!!”
高洋用力狠狠锤着御案,直到满手都是血。
李祖娥一时说不出话来,她从未想过这场倾国之力的南征背后,竟藏着如此复杂的帝王心术和对儿子深沉的爱,她动了动唇,上前握住他满是血迹的手,眸里已含了泪光:“陛下!您别这样想!殷儿…殷儿还小,您如今正当年壮!您要保重龙体,从长计议啊!”
高洋却猛地挥开了她的手。
“别碰我!你走!你以后…不要来了!不要来了!”
他转过身踉跄地往上走,呼吸急促:“走!离朕远点!朕现在…现在控制不住自己…这头痛…这心头的火…它们烧得朕发狂!朕…朕怕…怕哪一天…朕也会像对待那些山胡俘虏一样…像刚才差点对高涣、高浚那样…对你…”
他深深将头埋下去,声音颤抖:“阿娥…朕…朕不想伤害你…不想让你看到朕这个样子!你走!别再来了!别再来见朕!让朕一个人…一个人待着!”
李祖娥还欲上前:“陛下…”
高洋却又压着声音吼道:“滚!”
她只好忍着眼泪往后退。
直到出殿时她隐隐听见殿内传来高洋愤怒痛苦的嘶吼声,像一只受伤后发了狂的野兽。
李祖娥满心复杂地出来时,一眼就看到高涣、高浚两人站在廊下,显然是在等她。
不远处,宰相杨愔步履匆匆,面色铁青地向内殿方向走去,见到她,停下脚步,深深一揖,低沉的声音里也掩饰不住的急促:“臣杨愔,参见皇后娘娘。”
李祖娥微微颔首。
“杨相免礼…陛下…”
她忍不住叮嘱道:“陛下此时心情极差,杨相觐见,务必…谨慎。”
杨愔道:“臣…明白,谢娘娘提点。”
说罢他又是一礼,疾步往殿内而去。
李祖娥看着杨愔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口,轻轻叹了口气,这才转向一直等候的高涣和高浚二人,她犹豫了一下,缓步走过去:“三弟,七弟。”
“皇后娘娘。”
高浚、高涣两人见她前来,连忙躬身行礼:“娘娘…陛下…陛下他…”
高浚语气里掩不住的急迫和忧虑道:“方才殿内情形,娘娘也看到了,陛下他…他盛怒之下,恐已失了方寸!如今国难当头,十万将士新丧,江南败讯震动天下,邺城内外人心浮动!若陛下再…再这般沉溺酒怒,不理朝政,甚至…甚至妄杀宗室、大臣,那…那大齐危矣!臣弟等死不足惜,可这祖宗基业…”
“陛下…”
李祖娥此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描述高洋此刻的状态,最终也只能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
“…他心中苦闷至极。”
高浚语气更加焦急:“娘娘!臣弟知道此次大败,对陛下打击甚大,然而正因如此,才更加需要振作!臣弟知娘娘乃贤淑之人,陛下又极为尊重敬爱娘娘,还望娘娘以江山社稷为重,多多劝谏陛下,切勿因为害怕祸及自身而充耳不闻!”
他最后一句话可谓是极大的不尊不敬,然而李祖娥却也知道他们两兄弟只是一片赤诚,都是为了北齐江山着想罢了。
只是…
想到高洋刚刚的模样,她禁不住想,如今自己的劝谏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见她面露黯然,沉默不语,高浚自知话说得过重,又是一礼道:“臣弟放肆,还望娘娘恕罪。只是臣弟知晓娘娘乃通情达理之人,定会体恤臣弟这一番心思。臣弟也是为了陛下好,臣弟之命死不足惜,只望北齐江山安定。”
李祖娥抿了抿唇,点点头。
“…本宫知道了。陛下…龙体欠安,心绪难平。本宫…会寻合适时机,尽力劝诫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你们…也先回去吧。”
高浚、高涣两人再次行礼:“臣弟告退。”
未料他们一转身,便看到高湛从身后的回廊阴影处缓缓走了出来。
“三哥这番话,说得可真是慷慨激昂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