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爾克認真地聽著,點了點頭,「你這樣一說,我倒覺得他的邏輯有點像是自說自話。」
諸葛梁輕哼一聲,語氣中帶著一點冷諷:「其實就是一個不精確的連鎖因果。他假設『人口增加』等同於『消費需求上升』,然後就自然而然地跳到『就業機會增加』這一段,但中間這麼多環節,一旦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他的整套論述就垮了。」
「而且現實是,失業問題往往和結構性錯配有關,」他補充道,「不是你增加幾個人,市場就自動長出工作來。這跟農田長草不是一回事。」
阿米娜塔皺眉,「那他這樣寫,是單純沒想清楚,還是有意忽略現實?」
「可能兩者都有吧,」諸葛梁聳聳肩,「對某些作者來說,只要論述方向能支持他的觀點,他不在乎細節邏輯合不合理。」
帕爾克一邊喝著水,一邊小聲說道,「所以我們國中學邏輯推理的時候才會說,不能因為看起來合理就信了……我記得當時考試還出過這種題目呢。」
「對啊,你說得沒錯,」諸葛梁笑了笑,「這其實就是典型的滑坡謬誤加上選擇性資料引用。我不否認人口對經濟有一定影響,但說它能『自動』帶動就業,這就太簡化問題了。」
阿米娜塔聽完諸葛梁的分析,忍不住點頭,「我本來還覺得這段好像講得蠻有道理的,現在看來,真的不能只看表面啊。」
三個人繼續翻閱書本,目光停在另一段文字上,標題寫著「少子化導致政治體制越來越僵化」。阿米娜塔讀完這段後,抬頭看向諸葛梁,「這段話你怎麼看?感覺作者好像又在下一個大結論。」
諸葛梁推了推眼鏡,冷笑一聲,「這作者真是自相矛盾。你們有沒有發現,他前面才提到『某國因為少子化導致的行政院長一年一換』,結果到了這一段,又說什麼政治體制越來越僵化?這邏輯根本不通嘛!少子化都導致行政院長一年換一個了,這說明政治體制已經脆弱到不行,怎麼可能還說它僵化?這不是自己撞自己嗎?」
帕爾克聽完,皺著眉頭思考了一下,然後小心翼翼地說,「可是……後面這段好像有補充說明吧?作者說,『少子化會爆發小衝突,但不會爆發大衝突,也不會引起大的改變』。而且他還提到,『絕大多數老年人都不希望改變現狀,這才導致政治體制越來越僵化』。這是不是在解釋為什麼『政治體制越來越僵化』和『行政院長一年一換』其實不矛盾?他的意思可能是,雖然行政院長換來換去,但因為老年人口占多數,他們傾向於維持現有制度,所以整體的政治結構還是沒什麼大變化,才叫僵化?」
諸葛梁聽完,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屑,「帕爾克,你這想法很有意思,但問題是,作者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你看,他提到的這個『行政院長一年一換』的國家,據我所知,這個國家的皇帝只是個精神領袖,沒有任何實權。而行政院長呢?也不是像我們國家那種只負責外交的國務部長,而是整個行政體系的最高長官,等於是我們國家的總統。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國家的總統一年換一個,這還能說是『小衝突』,還能說『沒有大改變』?這政治體制早就亂到發燙!更別提他還拿『老年人不想改變現狀』來當理由,這根本是偷換概念。行政院長一年一換這種事,難道是老年人投票決定的嗎?不見得吧!這種高層政治動盪,通常是因為派系鬥爭、經濟危機或者外部壓力,跟老年人口的保守傾向有什麼直接關係?難道非要像一百多年前聯邦國與聯盟國的內戰那樣,搞得全國分裂、血流成河,才算『大衝突』和『大改變』嗎?作者這種論述,根本就是硬要把黑的說成白的。」
阿米娜塔聽著兩人的討論,忍不住插話,「聽你們這麼一說,我覺得這作者好像真的很會『自圓其說』,但細看又漏洞百出。尤其是把老年人當成政治僵化的唯一理由,感覺太過簡化了。看來我們真的得小心,不能被這些看起來頭頭是道的論述給騙了。」
三人繼續往下翻,書中接著談到「人口增加有助於社會穩定」,而這個標題一映入眼簾,諸葛梁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他冷哼一聲,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滿,「這作者真是厲害,又把自己的前一篇推翻了。你們還記得吧?前一篇他才說『絕大多數老年人都不希望改變現狀,這才導致政治體制越來越僵化』,言下之意不就是少子化有利於社會穩定嗎?結果這一篇又說『人口增加有助於社會穩定』?這邏輯跳躍得也太誇張了吧,到底是人口多穩定,還是人口少穩定?他自己都搞不清楚了。」
阿米娜塔和帕爾克對視一眼,隨後低頭細讀這段內容。
然而,當他們讀到一半時,諸葛梁的語氣突然變得更加嚴肅,甚至帶著一絲憤怒,「這段……已經不是邏輯問題了,」他沉聲說道,「這是徹頭徹尾的歧視。」
阿米娜塔微微一愣,「妳指的是哪一句?」
「你們看這裡,」諸葛梁指著其中一句唸了出來:「『年老未婚或無子女者更容易出現社會心理扭曲傾向,是潛在的不穩定因子。』這什麼意思?他是在暗示所有的單身老人都是潛在罪犯嗎?」
帕爾克聽了之後,神色明顯不悅,「這也太誇張了……這是標準的以偏概全吧。」
「不只是以偏概全,」諸葛梁沉聲說道,「這是蓄意的社會標籤。他完全忽略了人格發展、教育環境、成長背景等因素對個人行為的影響,硬是把一切歸咎於『是否有子女』。這種邏輯不只是不科學,甚至是極其危險的。」
阿米娜塔皺眉,「可是不少人真的相信這一套啊,他們覺得,有孩子的人心裡就比較穩定,有責任感……」
「那是文化印象,不是科學結論,」諸葛梁不客氣地反駁,「如果你年輕時候就是個陰晴不定、容易暴怒的人,到了老年就算有三個孫子,你還是可能做出失控行為。反之,如果年輕時候性格平和、有同理心,年老了也一樣不會亂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