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念安伸出去的脚悄悄收了回来,眼底的光也淡了些。她攥着裙摆的手指紧了紧,心里虽还惦记着隔壁的热闹,却也清楚规矩难违。
苏婉清瞧出她眼底的失落,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温和:“想来林将军和林公子也在,只是咱们女儿家,确实不便过去。等宴会散了,妹妹再找哥哥问个热闹便是。”
林念安点点头,压下心里的遗憾,勉强笑了笑:“姐姐说得是,是我忘了规矩了。”她知道母亲的话没错,京城里的规矩像一张细密的网,容不得她像在边关那样随心所欲。
苏婉清见她懂事,便笑着引她往回走:“咱们也别待太久,前面亭子里还有几位夫人小姐在喝茶,回去晚了,夫人们该惦记了。”
林念安顺着她的指引,转身往宴会主区走。路过那道高墙时,她又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隔壁的笑声依旧清晰,可她知道,那热闹此刻与自己无关。
回到宴会主区,贵妇千金们已移步至临水的敞轩中品茶。轩内布置雅致,茶香袅袅,与方才园中的热闹又是另一番光景。几位夫人正在品评新到的雨前龙井,言谈间引经据典,风雅非常。
林念安随着苏婉清悄无声息地融入其中,在最末的位置坐下。立刻有丫鬟奉上精致的茶盏,里面茶汤清亮,香气扑鼻。
看着周围的小姐们优雅地端起茶盏,先观色,再闻香,而后小口啜饮,动作娴熟,仪态万方,林念安心里不免有些发虚。在朔方,喝茶多是为了解渴,大碗豪饮,何曾有过这般繁琐的讲究?她生怕自己一个动作不对,又惹来异样目光,给母亲丢脸。
她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苏婉清,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求助。
苏婉清心细如发,立刻察觉了她的无措。她并不说破,只是端起自己的茶盏,动作自然地放缓,每一个步骤都做得格外清晰,仿佛只是随意为之。
她先是微微倾斜茶盏,让林念安能看清杯中茶汤的色泽,同时自己轻轻嗅了一下茶香,然后才小口品尝,放下茶盏时,声音轻柔地仿佛自言自语般点评道:“这茶汤色清澈,香气清幽,入口微涩而后回甘,确是上品。”
林念安立刻明白了她的用意,心中感激,连忙学着苏婉清的样子,小心翼翼地端起茶盏。她先是学着观察茶汤颜色虽然看不出太多门道,然后也凑近轻轻闻了闻只觉得香,却说不出所以然,最后才谨慎地抿了一小口。舌尖果然尝到一丝微涩,但随即一股清甜甘润的滋味弥漫开来,与她以往喝过的粗茶果然不同。
她放下茶盏,学着苏婉清的样子,微微颔首表示赞赏,虽不敢多言,但动作神态已勉强跟上了众人的节奏。
期间,有夫人谈起某句诗词暗合茶意,苏婉清也会在旁低声对林念安简单解释两句典故出处,让她不至于完全茫然。
品过一轮茶,又有丫鬟端上各色精巧茶点。苏婉清又不动声色地示意林念安该用哪样小碟和小银叉,取用多少为宜。
林念安步步紧跟,学得认真。她虽不喜这些束缚,但也知道入乡随俗的道理,更不愿因自己的无知而让家族蒙羞。有苏婉清这样一位耐心又不着痕迹的“老师”,她心中的紧张和窘迫渐渐消散,虽然动作仍显得有些生涩僵硬,但至少没有再出什么差错。
柳氏在一旁与其他夫人交谈,眼角余光却一直关注着女儿。见女儿虽略显笨拙,却也在努力适应,且有侯府小姐从旁提点,并未失仪,心中稍安,看向苏婉清的目光也多了几分赞许和感激。
这赏花宴上的品茶环节,对林念安而言,不像享受,倒像是一场紧张的考试。但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位温和的“同考”,让她得以磕磕绊绊地,勉强跟上了这京城贵女圈的风雅节奏。
品茶的清幽氛围没持续多久,一道带着刻意挑唆的声音突然打破平静:“林妹妹刚从边关来,想必没见过京中这般讲究的茶道吧?不如今日露一手,给我们表演段茶艺,也让大家瞧瞧边关姑娘的‘风雅’,也好让我们学个新鲜。”
说话的是户部侍郎家的千金周蕊,她素来瞧不惯旁人受关注,见苏婉清处处维护林念安,又瞧着林念安动作生涩,便想借机让她出丑。
苏婉清眉头微蹙,立刻笑着打圆场:“周姐姐说笑了,念安妹妹初接触这些,哪懂什么茶艺?再说今日有专业的茶师在,哪用得着妹妹动手?”
“苏姐姐这是怕了?”周蕊却不依不饶,语气里满是嘲讽,“咱们京中贵女,哪个不是自幼研习茶艺?林妹妹既是将军府的小姐,总不能连这点体面都拿不出来吧?莫不是将军府在边关待久了,连规矩都忘了?”
这话既堵了苏婉清的嘴,又暗讽林念安不懂规矩,满座目光瞬间都聚到林念安身上。柳氏端着茶盏的手微微收紧,脸上掠过一丝为难——她太清楚女儿的性子,在边关喝茶向来是大碗解渴,哪会这些繁琐茶艺?
可林念安却平静地站起身,迎着众人的目光,语气坦然:“既然周姐姐想看,那我便试试。”
苏婉清急忙拉了拉她的衣袖,低声劝:“别冲动”
林念安却冲她轻轻摇头,转头对侯府丫鬟道:“不必用那些精致茶具,劳烦拿一套铁锅、柴禾和清水来。”
这话一出,满座哗然。周蕊先是一愣,随即捂着嘴笑出声:“林妹妹莫不是糊涂了?茶艺用铁锅柴火?这是要煮茶解渴,还是要表演‘野趣’?”周围的小姐们也跟着窃笑,都觉得林念安是急得乱了分寸。
柳氏脸色更沉,却也知道此刻阻止只会更难堪,只能暗自捏紧帕子。苏婉清站在一旁,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满眼都是担心。
不多时,丫鬟搬来铁锅和柴禾。林念安挽起衣袖,蹲在地上生火,火苗窜起时,火星溅到她的浅粉色裙摆上,留下几点黑印,她却毫不在意,只顾着添柴、看火候。众人的笑声渐渐停了,看着她熟练的动作,眼神里多了几分诧异——这哪是贵女的模样,倒像个常年劳作的村姑。
水很快烧开,“咕嘟”声在敞轩里格外清晰。林念安起身走到茶桌前,不管是龙井、碧螺春还是银针,随手抓了几把,一股脑倒进锅里,搅了搅便对丫鬟说:“分下去,让大家尝尝。”
茶盏分到众人手中,茶汤浑浊,还飘着几片碎叶。周蕊捏着鼻子,嫌恶地推远茶盏:“这算什么茶艺?简直是糟蹋好茶!林妹妹这是拿我们寻开心呢?”
林念安却拿起自己那杯,轻轻抿了一口,坦然点头:“不好喝吗,看来我是真没茶艺的天赋。”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平静却有力,“不过在边关,我们喝茶从不是为了‘风雅’——将士们行军打仗,渴了就舀起溪水,就着干粮喝粗茶,哪有时间观色闻香?慢品半盏茶的功夫,或许就误了军机,也是我糊涂周姐姐怎会晓得这份苦楚,要不然也不会觉得边关茶道风雅”
这话让满座瞬间安静下来,周蕊的脸色也僵了僵。不等她开口,林念安话锋一转:“茶艺我输了,或许给林府丢了脸。但你说想看我展示才艺,我倒真会些别的。”
她转向管家:“劳烦去东园问我哥哥讨一把弓箭,就说我要用。”
片刻后,一把牛角弓被送了来。林念安接过弓箭,走到敞轩外的空地上,目光锁定远处柳树上系着的红绸——那红绸不过拇指大小,距离足有五十步远。她抬手拉弓,动作干脆利落,手臂稳如磐石,眼神锐利如鹰。
“咻”的一声,箭矢破空而出,精准地射中红绸,将其钉在树干上。
众人惊得站起身,脸上的嘲讽早已换成震惊。林念安放下弓箭,转头看向周蕊:“我父亲在边关教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下次见面,茶艺我定你刮目相看;也希望周姐姐下次再想刁难人时,先想想自己,除了会些风雅茶艺,还能拿出什么真本事。”她再次射出一箭将前面那只箭击落。
周蕊脸色惨白,张了张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满座人面面相觑,再没人敢轻视这位从边关来的姑娘——她或许不懂京中规矩,却有着旁人没有的坦荡与底气。柳氏看着女儿的背影,紧绷的脸色渐渐缓和,眼底多了几分骄傲。苏婉清也松了口气,忍不住为林念安轻轻鼓掌。
就在满场寂静,众人还沉浸在林念安那石破天惊的两箭和掷地有声的话语中时,园子入口处忽然传来一阵略显急促却依旧保持着皇家威仪的脚步声,以及内侍尖细的通传声:
“贵妃娘娘驾到——!”
这一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块巨石,让所有人都惊得回过神来,慌忙起身整理衣饰,准备接驾。
柳氏更是心中一紧,连忙拉过女儿,低声道:“快低头,是五皇子的生母,荣贵妃!”
只见一位身着绛紫色宫装、云鬓高耸、珠翠环绕的丽人在宫人的簇拥下款步而来。她容貌美艳,保养得宜,只是眉宇间带着一股久居上位的矜贵与不易察觉的凌厉。她的到来,瞬间让整个赏花宴的氛围变得更加微妙和紧张。
荣贵妃目光扫过全场,自然一眼就看到了那还钉在远处柳树上、尤其显眼的箭矢,以及场中尚未收拾的泥炉小锅,还有……那个站得笔直、裙摆沾灰、手中还握着弓的少女。
她唇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弧度,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本宫方才在那边亭子里就听闻这边热闹非凡,又是煮茶又是射箭的,还以为走错了地方,到了校场呢。看来,本宫是错过了一场好戏?”
她的目光最终落在林念安身上,带着审视和一丝玩味:“这位想必就是林将军的爱女,未来的三皇子妃吧?果然……好一个将门虎女,名不虚传。”
这话听不出是褒是贬,却让柳氏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周蕊等人见贵妃到来,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但又因方才被林念安震慑,一时也不敢贸然开口,只等着看贵妃的态度。
林念安依着规矩,垂下眼帘,屈膝行礼:“臣女林念安,参见贵妃娘娘。”礼仪倒是挑不出错处。
荣贵妃并未立刻叫她起身,而是缓缓踱步到她面前,目光在她沾了灰的裙摆和手中的弓上停留片刻,才轻笑一声:“起来吧。本宫倒是好奇,是什么样的茶艺,需要动用到锅灶和弓箭?林小姐,可否为本宫解惑?”
这话问得刁钻,无论怎么回答,似乎都坐实了她在赏花宴上行为出格。
然而,林念安却抬起头,目光清澈坦荡,并无畏惧之色。她正要开口,永宁侯夫人连忙上前一步,笑着打圆场:“回娘娘,不过是小姑娘们玩闹罢了。念安丫头性子直率,展示了些边关趣事,让我等开了眼界。”
荣贵妃瞥了侯夫人一眼,不置可否,依旧看着林念安:“哦?边关趣事?本宫倒是愿闻其详。”
林念安深吸一口气,知道此刻退缩不得。她平静地将方才发生的事情,包括周蕊的刁难、自己煮“茶”、以及最后射箭回应,简单清晰地叙述了一遍,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为自己辩解,只是陈述事实。
说完,她补充道:“臣女自知茶艺粗陋,有负众望,已向周姐姐认输。只是臣女以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论是风雅茶艺,还是防身箭术,皆有其价值。父亲常教导,为人当坦荡,有短便认,有长便展,不欺人,亦不自欺。”
荣贵妃听着,脸上的玩味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深思。她久居深宫,见惯了矫揉造作、明争暗斗,这般坦荡直接、甚至带着点“野性”的性子,倒是罕见。
她目光再次扫过那支钉在树上的箭,又看了看眼前虽然衣裙不整却目光清正、脊背挺直的少女,忽然笑了笑,这次的笑意里多了几分真实:
“好一个‘不欺人,亦不自欺’!林将军教女有方。这箭射得不错,颇有林将军当年风采。至于茶艺……”她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不会便学就是了,来日方长。”
她这话一出,等于间接肯定了林念安,周蕊等人的脸色顿时更加难看。
荣贵妃不再多言,转而与永宁侯夫人和柳氏寒暄起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