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 12 章

这个建议就很盛娘子了。

贯穿一生的必修课了有没有!

这也是盛娘子对钟攸凝不熟悉,出于不知深浅,抛出最简单的技能问卷了:

闺中女子常聚在一起刺绣聊天,通过绣品分享还能增进情谊。

如果面对的是侯府的姑娘,那盛娘子直接就说“姑娘写诗/词/弹琴/下棋/绘画/插花”等了,这些钟攸凝会不会她不知道,但普通农女是不会的。

不过女红是通用技能,说这个准不会出错。

钟攸凝谦逊的接受了建议:“我知道了。”

盛娘子高兴地退下了:“那姑娘慢用。”

这样主仆和美,其乐融融的场面,任谁看了都会高兴。

巧姑和顺儿跟在盛娘子后边。

捧了句:“表姑娘能听进娘子的话。”

这一下说到了盛娘子的心坎上,因为前段时间处理家事生出来的皱褶都淡了点,整个人非常谦虚:“那也是姑娘能听进去。”

姑娘跟小子的区别就在这里。

姑娘心肠软,知道好歹,不像小子,嘴里一套,背地一套。

她儿子孙攀刚被送到二爷身边的时候,也是个机灵听话的小伙子,去之前,盛娘子苦口婆心,让他要好好听二爷的话,要听、看、学。

现在想来,盛娘子都想扇自己两巴掌。

从某个角度来说,孙攀是个孝顺儿子,很听盛娘子的话,让他学就学。

然后就把二爷风流多情的本事学了个几分,盛娘子劝过,孙攀表面答应,暗地里有样学样。直到这回闹出笑话才消停了。

他也知道要脸,现在还称病不出呢。

盛娘子也不想见人,但她不像孙攀还能告假,想要顶替她位置的人多着呢,在脸面和地位中,盛娘子选择脸皮厚。

下了长梯,盛娘子没让巧姑和顺儿跟着,让他们自忙去,她则去了针线房,提前为表姑娘挑选一些做女红用的布料先备着。

主子做事,有眼色的仆婢已经提前走了几步了。

下午不用去寿康院,钟攸凝安心小憩了会,醒来后绕着屋里走走停停,动动手,动动腿,找了账本出来,把侯府各位主子们送过来的礼做一个登记。

阿喜上次已经把这些礼收拾好了,装在匣子里,只是她不会写,只要收拾好就行,后边钟攸凝会去登记好,做成账册。

在清平的时候,年年收粮食就是这样配合的,太忙时,金氏就会在中间给她们传话,节省时间。

正写着,阿喜嘟嘟囔囔地走进来。

钟攸凝:“正好,你把后边的匣子都打开,我也不用一个个开了。”

阿喜圆圆的脸顿时像被戳破的气球一样,快速的瘪了下来,听话的走过去帮忙。

忙活了半个时辰才记录好。

送礼最多的是老夫人,光是登记就好一会,其次是三位夫人也送了好几回,姑娘们跟她平辈,送来的礼不多,很快就登记好了。

刚来的时候,阿喜感叹老夫人送来的太多,狠狠的惊叹了一把,钟攸凝还没什么概念,今天记录才亲眼见识了。

金银玉器,珠宝首饰,别说阿喜的眼晃花了,钟攸凝的眼也被晃花了。

她估算过,这些东西折算成银两都得几百俩起。

她哥钟闻的“出家费”也不过这样了。

阿喜再看一次还是很震惊,心里还有点高兴,姑娘终于体会到了当时她的心情,还有点小得意:“姑娘,婢子没有说错吧。”

钟攸凝疑问。

阿喜捂着嘴,悄悄提醒:“老夫人善啊。”

清平也有这种活动,庙会日、节日搭棚熬粥,路过的人都可以去领一碗,这样已经被人称一声大善人了,老夫人这样的,应该叫活菩萨吧?

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钟攸凝:“...你说得对。”

阿喜骄傲。

她凑到钟攸凝身边,小嘴叭叭的:“姑娘,晌午你午憩的时候,我去找晓露和米儿玩了,但姑娘你不知道,原来做小婢每天要干好多事啊。”

钟攸凝睡觉的时候没习惯让人守,阿喜就自己出去玩,也是体验了半个时辰的小婢日常了。

钟攸凝问:“都做什么了?”

“洒扫啊,光咱们一个院子,她们擦拭就要半天了。”阿喜说。作为晓露和米儿的新姐妹,阿喜还给她们帮忙去打了水,跑了好几回呢。

难怪她常见小婢们随时随地都能掏出一张帕子擦擦擦,还猜过她们是在不用心,原来真不是啊!

阿喜力气算大了,帮忙打了几回水都觉得累,更不提府上养得这些娇滴滴的婢子了,她们的速度只会更慢。整天有活干不是说说的。

“欸,那能怎么办呢?”钟攸凝问道。

阿喜抓耳挠腮,一时半会想不出来,她真的不适合动脑啊,但姑娘老喜欢考她,阿喜只能使劲想啊想,最后放弃了,决定用笨方法:“那我偶尔帮帮她们忙了。”

钟攸凝也不阻止。

欸,侯府有晓露她们这样忙个不停的小婢,也有像她这样没什么事做的大婢。

欸,大婢!

阿喜一下想了个好办法:“有了姑娘,可以让她们往上走啊!”

她觉得自己可机灵了,连这样的办法都想出来了!

回头,她还去告诉晓露和米儿,被她们顶了回来:“可是怎么往上走啊?”

钟攸凝轻嗤一声。

阿喜哀怨的看她。

被小婢们巴巴的看着,阿喜不能退缩,只能挺直腰板,脑筋快速运动:“呃,只要好好做事,就能被上边看见,就会记下了,嗯我认为是这样的。”

晓露和米儿满脸疑惑:“上边是谁啊?是主子还是管事呢?”

阿喜:......

抛出了一个问题,被数个问题堵了回来。

她彻底自闭了。

盛娘子来的时候不早了,钟攸凝看了两页书,正要放松一下,看盛娘子亲自提了针线来,忙说道:“外边还有巧姑和顺儿候着,时候不早了,娘子也早些回去吧。”

盛娘子:“不瞒姑娘,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我操心。”

孙攀名声是难听,不过娶进门的儿媳妇手段厉害,嫁进门没两天,盛娘子就放权了。

跟所有长辈一样,盛娘子也指望成亲能把孙攀改造好,把敦促的任务交到儿媳妇手上,许愿都许好了,自己虽然做不到让儿子孙攀回头是岸,但儿媳妇一来就能搞定。

盛娘子都这样说了,钟攸凝能说什么?

她请盛娘子落座,不咸不淡跟盛娘子说起话。

这还是她头一回跟管事娘子这样推心置腹,拉拉家常,就像普通人家的说话方式。

说话内容包括不限于“今天做了什么啊”、“你是什么时候进府的啊”之类,都是极容易拉近距离的平常话。

说到动情处,挺像深情义重的一对主仆。

盛娘子现在把家里的事都交给了儿媳妇,一心只有当差干活,重新挽回在主子心中的地位,卷得很,她不仅卷自己,还想让钟攸凝一起卷。

劝钟攸凝多去寿康院坐坐,多写写佛经,打打感情牌。

她也上了年纪,很能理解老夫人的想法:

老年人现在对身外之物已经没有什么念想了,只想有人多陪伴在身边。

谁经常陪着,心里都有数的,心自然就偏向谁。

钟攸凝不想继续探讨这个话题,笑着揭过:“我明白了。盛娘子,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你。”

盛娘子没看出钟攸凝的意思,以为她听进去了,心情大好,那些大道理她不懂,但她知道,就像在朝堂之上,君臣和谐了,天下才会有太平日子过,正所谓“听得进谏言的皇帝是好皇帝”,听得进建议的姑娘也是好姑娘。盛娘子大方的表态:“有什么问题姑娘只管问。”

钟攸凝好奇问道:“盛娘子知道府中的小婢们要想被提拔该做什么?”

盛娘子现在对提拔这类词可敏感得很。

一个萝卜一个坑,只有萝卜拔出去了,这个坑才能让人填,盛娘子对自己的位置千叮万看,生怕被人偷了。

像这次,就有人跑主子跟前告状,想赶她下台。

幸亏她在汀兰居干得好,没影响在侯府的风评。

要是有什么不好的被传了出去,不说那些满府的管事们知道都会暗地里笑话她,盛娘子自己都没脸。“瞧那个盛娘子哦,一点管事能力都没有,连一个院子都管不好......”

他们这些管事,在府中管事年限都超了一二十年,以后身上背了个“没能力”、“没手段”的标签,随便一条就能把他们上升通道给死死按下,盛娘子才不会给下边的小崽子们机会。

盛娘子肯定:“姑娘对侯府的仆从们了解得少吧。”

钟攸凝微微一笑,盛娘子说得事实:“是这样。”

盛娘子给她介绍起来:

郑家有一套治家办法,仆从也是:最下边的是杂役,就是打打杂,干最重的活,领最低赏钱的那一等,盛娘子刚进侯府也是杂役,杂役上边是小婢,就是晓露和米儿她们那一档,也是目前侯府基数最大的,都是一些年轻的小婢、小厮,干上几年,遇上什么机会,就从小婢里挑,往上升一升,成二等婢子/大婢。

魏氏姑娘身上的婢子便是从小婢直接转向大婢,横跨了一个阶梯。这种运气旁人羡慕不来。

最后就是各类管事了,分为两个:内管事和外管事。

内管事就是府内管事,外管事就是府外管事。

郑家这样的人家,良田铺子田庄都要人打理,就派了信任的管事去,管事需要人干活,就从外招人,两种管事的地位大差不差,比他们更有头脸的是主子们的心腹,往往掌管主子的嫁妆、私产等贵重物品。

钟攸凝想知道小婢如何被提拔,首先要好好干活,其次:

等。

等风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六十二年冬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表妹的侯府日常
连载中予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