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攸凝又看了眼落款:采荷居士。
采荷居士!!!
这哪里是采荷居士,这是文坛领袖温千的画卷啊!
钟攸凝拿着画卷的手都不敢动了,生怕不小心损坏了画卷。
温千出身世家,家境殷实,家中一门都是读书人,并不缺银养家,他的大作也很少会在市面上流通,尤其在温千出名后,他的诗词画卷价格连连上升,这样一副简单的画卷也炒到了百金。
温千的画卷怎会被店主拿来随手相赠呢!这是绝无可能的事,郑琦的理由说不通,唯一的可能是这幅画是他特意挑选的,借用了店主的名送到她手上。
钟攸凝面色有些复杂。
郑琦以这样的方式把画送到她手中,可见他的用心,也代表了他的意思。
但她拒绝。
钟攸凝不想嫩草吃老牛。
他们不合适。
“姑娘。”阿喜蹦蹦跳跳的进门,手中还拿着块糕点在啃着,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能吃好几顿。刚回来,就找盛娘子拿吃食去了。
盛娘子跟在身后进门,重新沏了壶茶水。
她问询:“姑娘晚食可有什么爱吃的?”
钟攸凝抬头,转向窗外,橘光挂在半空,夕阳西斜,已经是快到傍晚的时候了。
最近天气有些炎热,钟攸凝胃口也不大:“上两道清淡的时蔬就行了。”
盛娘子:“行,姑娘坐坐,一会晚食就好了。”
说完,盛娘子风风火火的去准备膳食了。
阿喜慢悠悠的走过来,在钟攸凝展开的画卷上悄悄看了看,以她不专业的眼光评判:“这几只鸟画得挺好,跟真的一样。”
这可是大文豪温千的画作!
钟攸凝叹了口气:“收起来吧。”
“姑娘,婢子来。”阿喜积极干活。
钟攸凝赶在她要接手前阻止了。温千的画作,价值百金,这样一副珍品再谨慎都不为过,钟攸凝没有假手于人:“我来吧。”
她动作轻柔地把画卷重新卷上,每卷一圈都小心翼翼,生怕有哪里皱了磕了,看得阿喜焦急的挠挠头,她有点急性子,恨不得亲自动手。
“姑娘,还是婢子来吧。”阿喜劝。
钟攸凝充耳不闻,一心一意的卷画,等画卷好,钟攸凝小心装进画匣中,这才满意的露出笑。
抽个空,她得把这幅画还回去。
阿喜开始不明白,等钟攸凝解释后明白了,对姑娘要还回去的举动双手赞成。
钟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但钟父钟母,包括大郎都是品性优良之辈,夫人从小就教导过她们,不能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尤其是各位郎君公子的。
阿喜那时年纪小,不明白,举手问,“为什么不能拿呀?”
夫人看着她,说,“小阿喜,拿了别人的东西,可就要当人家的小新娘了。”
阿喜当时连忙摇头。
阿喜不拿,阿喜不要成为别人的小新娘。
姑娘也不拿。
钟攸凝:“先收起来吧。”
阿喜听话的把匣子收起来。
至于另一个匣子中的黄金头面,钟攸凝让阿喜一并收了起来。这头面贵重,平时也很难戴出去,在高门望族中也多是用作压箱底,参加重大宴会时使用,不如老夫人上次赏的玉镯等实用,可以日日贴身佩戴。
阿喜去归拢,钟攸凝就做登记,主仆俩配合,很快就把物品归置好了。
寿康院里,侯爷郑琦、郑通先后到,不久二爷郑佩也到了。
郑佩先给老夫人问了安,招婢子问了问老夫人今日的起居。
等婢子一一回了,他们不时点点头,附和两句。
郑家三位老爷,二老爷郑佩在府中的时候少,离家时候多;三老爷郑通在府中时候多,离家时候少,但总的来说,一月里长则半月,短则一二日都是不在府中的。反倒是侯爷郑琦,每天再忙,回府后都会抽空来寿康院看看,是三位老爷中来寿康院请安次数最多的。
郑通次之。郑佩最少。
老侯爷在世时,为三子的规划是:侯爷郑琦走文官路线,入朝为官;郑佩和郑通其一走捐纳授予这条路子,再有一子走武举路线,正好老侯爷是武将出身,郑家人走这条路已经有了他在前面铺路,哪怕一时官职不高,但在军中有人护着,熬一熬资历就上去了,也能混个不错的前程。
实在不行,若没有读书和练武的天份,打理家中事务也不失为一个安稳的路线。
老侯爷预想的是三子中有一个不成器。三比一,这个比例在接受范围内,要是都有出息就更好了。
可惜的是,老侯爷完全没想过:
他三个儿子全都不成器。
前朝时期,像郑家这种高门武勋,其子是可以通过庇荫进入朝中,先谋取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凭政绩升迁,但到了如今,通过庇荫谋取的官职都成了闲职,空有名,没有实权,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
以前那套行不通了。
倒不是老侯爷判断失误,而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老侯爷那个时候,天下初定,朝中人才稀缺,有点文化水平的都被请去任职了,只是经过数十年休养生息后,到郑琦他们这一代,情况完全不同了。
如今的大靖人才涌现,尤其是文科生,写诗的、写文章的,都快溢出来了,朝中官员个个文采斐然,腹有诗华。
他们除了当官这个本职工作,还有别的副业。像是种藕的,钓鱼的,做木工的,研究天文的,下班之余,还能写一两本诗集、文学,天文的书发表,供人参阅。
你就说卷不卷吧?
这种背景下,郑家三位老爷的处境就比较尴尬了。
比上,比不过如温千这等政坛文坛双开花的妖孽;比下,比不过稳健踏实的实干官员,只能被动选择躺下。
只能唏嘘生不逢时啊。
也不是没人仗势选择强行空降。
大靖朝中是出过这种事的。
据说有一位官员仗着背后有人撑腰,空降到某地上任,他的下属们碍于情面,一开始倒是没说什么,谁知这位官员实力不足,又是个爱指挥的,他的下属忍无可忍,在自己的雅号笔名下写了篇文章控诉。
这位能力不足的上司被挂到了文章上,没过多久就被替换下来了。
这多丢脸啊。
问了安,房中人奴婢依次退了下去。
郑家三位老爷在里边跟老夫人商议正事,门口由三位老爷们的仆从们守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