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03

周祈安:“……”

怀青又叫他抓紧强身健体,再这么下去,剑都拿不起来,数落了他一通才回府去。

///

大军归朝是在十日之后。

前天府上便传来他大哥明日入京的消息,而第二日宵禁一除,他便听街道上熙熙攘攘,格外热闹了起来。

府上几个小厮一边打扫院子一边闲聊,说城中百姓一大早便跑到了大街上,准备迎接王师。

约摸过了一个时辰,便听街上有铮铮铁蹄声传来,且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密,犹如黑云压境。

周祈安随手抓了一把瓜子,跑到大街上凑热闹,只见大军手举黑色大旗,浩浩荡荡从明德门走了进来,队伍之长,见首不见尾。

为首的十几位将军各个威风凛凛、风光无限,而十几位佩刀将军,又护着身后一辆富丽堂皇的气派马车。

马车由四匹马齐力拉着,四匹马步调一致,不疾不徐,威严无限,想必马车内坐着的定是个大人物。

听闻祖世德今年年事已高,已近花甲,莫非马车上坐着的正是他义父祖世德?

朱雀大街上已经净了街,百姓自发跪在两侧迎接王师,面朝大地、屁股朝天,齐声高呼:“恭迎祖大帅得胜归朝!恭迎祖大帅得胜归朝!”

当年北国之乱的哀嚎声犹如在耳,在百姓心中,唯有祖大帅能与北国骑兵一搏,此次又打了胜仗,自然也成了百姓心目中无上的英雄。

随着百姓欢呼,大军也士气高涨,脸上皆是坚毅、光荣的神情。

周祈安倚在巷子里围观,瓜子皮扔了一地。

观望了会儿,只见一个小商贩挑着扁担艰难地从欢呼的人群中挤了出来,从他身侧路过,周祈安便随口搭了一句话问:“今天什么日子啊,这么热闹?”

小贩停下脚步打量他:“看这位公子衣着不凡,肯定不是寻常人家,消息怎么还没我们贩夫走卒灵通啊?”

周祈安“害!”了一声:“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消息自然没有你们小商小贩灵通喽。”

小贩这才回了一句:“祖大帅抗击北国,今儿得胜归朝了。因为这事儿,今天还闭市半天呢,白跑一趟!”说着,一脸惋惜地看了一眼自己这新出炉的热乎烧饼。

周祈安又问:“祖大帅是什么人啊?”

小贩惊讶道:“你连祖大帅都不知道?”而后一脸“该不会是敌国派来的奸细吧?”的狐疑表情。

只是祖大帅的名号令敌国闻风丧胆,若是敌国奸细,又怎会连祖大帅都不知道?

可能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吧。

小贩想通后回道:“祖大帅您都不知道?我们周国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啊!”说着,又凑过来小声八卦,“不是有句话说嘛,这周室天下,只有宫里边是皇上的,出了皇宫,一半姓祖。北国之乱后,大半个天下不都是祖大帅一个人打下来的吗?”

这话倒是有意思。

周祈安也惊讶于坊间竟连这种话都敢传,放在其他朝代,岂不是要杀头的大罪?

想来周国两百年基业,国力最盛之时,版图之辽阔前无古人,万邦来朝的盛景更是后无来者,百姓蒙受周朝恩泽两百多年,心中自然也都念着周朝的好。

只是当年祖世德攻下长安,迎天子归朝,献文皇帝回到大明宫不到三年便被刺杀驾崩。

享年十八岁,膝下无子。

当时的皇家叶脉凋零,献文皇帝一没儿子、二没弟弟,文武百官商讨一番后,便从皇室宗亲里挑了一位四岁的孩童拥立为帝,也就是当今圣上。

百官尽心辅佐,皇上也兼听则明,周朝也就又太平安稳了十多年。

但毕竟天子年幼,又是旁支,朝堂又被权臣裹挟,皇帝威严不复当初,百姓之间自然也就什么话都敢传了。

周祈安问了句:“一半姓祖,那另一半呢?”说着,他试探性地问了句,“该不会姓周吧?”

他刚刚听到百姓们也在高呼周将军。

若真是如此,他们家在长安城的权势可真是滔了天了。

小贩意味深长地摇了摇头道:“那怎会!归根结底,周大将军不也姓祖吗?他们是一家人,可从不说两家话!”

周祈安想起系统那句——周天子年幼,被权臣裹挟。

依小贩所言,裹挟天子的权臣莫非就是他义父祖世德?且除了祖世德还有一人。

只是小贩到最后也没告诉他另一半姓谁。

///

而一回将军府,便见几辆气派的马车停在了将军府门口,一位身着红色蟒袍的男子走下马车,中气十足道:“圣旨到!”

周祈安哪见过这世面,万一错了礼数可不好,干脆躲进了巷子里。

将军府内,王荣派人到处找他,找了半天也没找着,只好率领众家眷到门口接旨。

御前总管脸上堆笑,宣读圣旨。

“镇国大将军周权,讨伐北贼,收复两州,军功赫赫,特封骠骑大将军,官从一品。赐良田千亩、家宅一套、白银五千两。”说着,身后十几名太监便纷纷把赏赐抬进了府内。

李公公读完圣旨,又连道了几声恭喜。

王荣命丫鬟奉茶,又命小厮准备银两,把李公公和十几名随行太监都打点妥帖了,这才送李公公出府。

直到一行人走远,周祈安这才走进来问:“宫里来人了吗?”

王荣道:“将军打了胜仗,皇上派人来行赏了。”

一箱箱白银堆在院内,小厮们连忙往库房里抬。

周祈安拿了一个银元宝送到嘴边咬了一口,口感还真软,一下便咬出个牙印来。

王荣便一脸慈爱地看着他道:“二爷拿着吧,拿了银子出门玩儿去吧。公公说了,皇上今晚在宫中宴请,将军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了。天天憋在家里该憋坏了,出门转转,兜兜风去吧。”

周祈安问了句:“咱长安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王荣道:“好玩的地方那可多了!东市、西市都挺热闹,各种茶肆、书肆都有,街边还有吹拉弹唱的、杂耍的。酒肆就不要去了,免得大将军回来,看到二爷喝了酒不高兴。”

长安城实行坊市分离制度,整座外郭城由108个四四方方的小方块组成,也就是坊。

百姓在坊间居住,也可以在坊间进行小买卖,而东、西两市才是商业活动密集的场所。

王荣在门口备好了马车,周祈安上了马车却没想好去哪儿。

车夫看他半天没声,便问了句:“二公子想好去哪里了吗?”

周祈安道:“要不先去西市看看?”

听闻当年西市热闹非凡,有许多西域商人聚集在此,稀奇古怪的玩意儿特别多。只是这十几年来战乱纷飞,西域的商队便很少过来了。

而他话音一落,车夫便道:“西市有什么好玩儿的!”

周祈安拉开帘子,看向外面的车夫道:“那你说说哪里好玩?”

只听车夫道:“要说长安城最富贵、最好玩的地方,那当属平康坊的满园春了!”

“平康坊?”

“是啊,全京城最漂亮的姑娘都在那儿,最有名的权贵也在那儿,可以说是风流荟萃、富贵云集!话说当年大诗人孟郊考中了进士,作了一首诗,那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长安花是什么花?莫非真是街边的花花草草不成?当然指的是平康坊里的美人花了。”

周祈安听懂了。

此地就类似于抗战时期的六国饭店,或建国后的长安俱乐部,美女权贵云集,消息流通也快。

周祈安一时好奇,回了句:“好啊,那就去看看!”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孟郊

推销一下我的预收文,古耽权谋爽文 《太子在上》求收藏[狗头叼玫瑰][狗头叼玫瑰][狗头叼玫瑰]

世人皆知,卫国公的庶出十一子沈钰,容貌冠绝京城,却是条出了名的疯狗。

二十岁那年,他亲手将自己的父亲及族中三百余人送上了断头台。

自此得了皇帝宠信,统领北镇抚司。

一时风光无两,却也令人闻风丧胆。

在这四九城中,有许多人馋他身子,想和他上船;

有许多人馋他业务能力,想将他纳入麾下,成为自己的爪牙;

也有许多人两个人都馋。

但却始终没有一个人敢靠近他。

直到一日,那个既馋他身子,又馋他业务能力,并且还敢靠近他的人出现了。

太子赵平渊召见他说:“你愿做我的人吗?”

沈钰上一世便是太子党,对太子忠心耿耿。

可惜这憨批太子最终棋差一着,被人从储君之位扒拉了下来,夺嫡失败,害得他也死无全尸。

但这一世,他还是说:“好啊。”

赵平渊道:“好,那从此刻起,你便是我的人了。”

——

赵平渊见到沈钰第一眼,便被他疯狂吸引。

他难以自抑地想和沈钰一起共事、一起谋天下、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干所有能干和不能干的事。

他想把全天下的好东西都捧到沈钰面前,再看着他高贵的眼眸,对此都不屑一顾的模样。

他一向高高在上,也不知这是怎么了?莫非是上辈子欠了他的?

后来得知,自己上辈子的确欠了他的。

所以这辈子,他定会百倍、千倍、万倍地补偿他,没补偿完不许走。

——

这朝代像一件华丽的锦袍,上面却爬满了阴暗的毒虫。

后人怀念这朝代,因为这朝代疆域辽阔,海晏河清。

后人却不知,此时朝中勋贵倨傲,地方士族做大,天下三分之一的财富都掌握在了这些人的手中。

贪官脑满肥肠,百姓骨瘦如柴。

真乃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好在天降猛男,太子赵平渊与锦衣卫沈钰,联手斩贪官、杀污吏,将世家连根拔起。

嘎嘎一通乱杀后,又携手君临天下。

> 高贵冷艳疯批锦衣卫受 X 霸道腹黑憨批太子攻/绝对双强

> 双洁/1V1/HE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03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寄长风

道姑小王妃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别逼朕登基
连载中庄九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