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廷要离开长京,所有的事儿他也都交代好了。
倒是赵相听说他要带赵书夏回去,神色有些不对劲。
他们是天将晓时出城的,带的人也不算多,还有几个是行查司的。
赵书夏也问了赵书廷一句,为什么还要带着行查司的人,赵书廷却只说他是有公事还要办,顺带而已。
而且,行查司护卫更有用。
真是时时都不得空,抽空回去一趟还是难为他了。
……
应州。
苏京正是很惊慌的,上次那个黑袍隐士的事儿,已经让他是困扰很久了。
看着他们那个样子,不大像是行查司或者官府中的人,再者,也是好没有道理。
他已经担心了好些日子,害怕司监君会察觉到上书向长京言明。
所幸,探子来报,那些尸体丢的丢,已经没剩些什么了。
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将那个练场上发生过的事儿直接抹去,就当做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只说是山里的野狼猛兽出来吃人了。
这也是他底下人给出的主意。
他现在也是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他府上的灯火依旧,但是他待在书房里还没有休息。
他等着底下的人来报,听闻是,行查司赵大人已经离京,他之前还给苏京正送了书信,应州就立马出了事儿,苏京正担心他是要来问责的。
想到这儿,苏京正是越来越害怕。
他头上这顶官帽还能戴多久。
想的入神了些,书房里有扇窗正被大风吹开了。
他是神经紧张了些,是有些惊弓之鸟的味道,被吓到了。
苏京正预感有些不好,走出了书房,在外面看了看天色,他虽不大懂这天象,但是也能感受到一股阴郁之气朝这边卷来。
“是要生变了。”
他在心里念了这一句,脸上的神色始终都放不下。
赵书廷和书夏回了清河,崔家的人听说了他们要回来,早就给他们准备好了一切事宜。
祭拜的事儿,还是得由赵书廷做主的。
清河的崔家,也是因为长京的赵相府才得以庇护,赵书廷又即将是当朝的驸马,崔家宗亲对他们也是殷勤的很。
赵书廷是还有公事要办,趁着这个机会,他要出去一趟。
赵书夏也是瞧出了他是还有事在身的,祭拜完了,又给他打幌子说,他们想去崔家在清河办的盐场和马场看看,又想去城外的几处庄子上歇息几天。一路奔波,他们是有些辛苦了。
既然是在城外,赵书廷也好直接离开清河。
赵书夏是没跟他商量。赵书廷本想直接离开的,又怕走漏了消息,还在想个合适又隐蔽的理由。
崔家的人自然是听他们话的,赵书廷心细,看赵书夏这般行事,也是猜到了她可能已经知晓了他的事儿。
兄妹间,是心有灵犀。
赵书廷是五更天左右离开的清河,赵书夏已经休息了,他只留下了一封书信给她。
他要去应州,快马加鞭,也是能在几天内赶到的。
应州雁奴反叛一事儿,他还没有上书说给陛下。其中到底是不是跟元王有关,还或者也是那个人的手笔,他要亲自去调查一番。
就他和几个行查司的人,也不是很显眼。
……
宫内,公主是还没有睡意。
赵书廷离京前已经跟她递了消息,幽州郡王入宫之事,希望公主能打听些内情出来,看看陛下的态度。
清风殿失火还在修缮中,公主暂时搬去了含元殿,这边,倒是离藏书阁很近。
“公主,已经有些晚了,要不歇息了?”
她已经看了好一会儿的书了,还是没有困意。
公主摆了摆手,还不肯。
“跟我去趟藏书阁,我要挑本书。”
“让他们去点灯。”
“是。”
来劝的人立刻就退下了,又多点了几盏烛火。
天气是有些冷了,起了秋风。
侍女给公主加了件披肩,又提着灯在前面给公主引路。
藏书阁这下看守的人正好换了班,公主碰巧就遇见了宋长时。
他倒是还记得公主,上次清风殿失火的事儿那样惊险,是他救了公主。
正巧公主就过来了,宋长时立马又向她行礼道,
“臣参见公主。”
“公主万安。”
公主只是说了句让他起来就好,待他抬起了头时,公主只是略略的瞧了他一眼,她也还没忘。
“我好像记得你。”
宋长时听见这话是对着他说的,又跪了下来说,
“臣,宋长时,是宫中侍卫。”
“哦。”
公主手里握了把小扇子,又轻轻的点了点头说,
“真的是你。上次清风殿失火,就是你救的我吧?”公主大致还记得他的模样。
“臣是冒犯了公主,请公主恕罪。”
他低着头,不敢为自己请功。
“你救了我,哪里有罪。先起来吧。”
“多谢公主。”
宋长时遇已经起身,见着这夜色已经是很晚了,公主漏夜前来,就是为了进藏书阁?
“公主是要进藏书阁吗?”
“是。”
“那臣再多派两个人替公主带路。”
“不用了,本公主自己进去就好。”
她敲了敲手上的折扇,手一挥,让他们直接下去就好。
“是。”
宋长时让他们都站开来,公主提了衣裙,就直接进去了。
跟着公主的那个小内侍见着公主是去了藏书阁,没有跟上去,是立刻回去回禀给了修王殿下。
他刚刚才从陛下宫殿那边出来,除了幽州郡王与幽州世子一事儿很让明帝烦心之外,修王劝说陛下对于凉州当吏私开边境与外族互市一事儿要重罚,也是让明帝取决不下。
这个多事之秋,他是又要犯头风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