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雪夜里,街上很空旷,只能听到鞋踩在石板路上发出的磕碰声,小城路灯之间的距离间隔很远,把人影拉成细细的长条。
江再云看着地上并排行走的影子,牧青身上的气味从她冻得有点发麻的鼻子钻进去,幽幽的青草香,让人在灰蒙蒙的寒冬里,想起那种生命力旺盛的绿色植物。
要是这条路永远不会结束,该有多好。
江再云的脑子里飞快地闪过这个念头,只有那么一瞬间,很快就被她深埋在心底,能拥有这些已经很好了,她告诫自己,不要太贪心。
牧青的声音打破了平静,“原来不是江同学,是江教授。”
江再云心中一紧,努力分辨着牧青话中的情绪,但这种尝试最终没能成功,“青姐……”
一开始自我介绍时,她没有说明自己的职业,后来牧青一直叫她“江同学”,出于某种难以言明的原因,她也没有纠正。
牧青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之前为什么不纠正我?”
“因为……”江再云的声音有些滞涩。
因为她喜欢听牧青叫她“江同学”,就像很多年前的那天晚上,她叫她“小孩儿”时一样。
对于江再云来说,这点见不得人的的心思,是她无论如何也难以在牧青面前启齿的。
“因为……不知道该怎么说。”
非常拙劣的回答,江再云感觉牧青似乎侧头看了自己一眼,她不敢回望,装作没有察觉,眼睛直直盯着地上的影子。
影子又转了回去,“我原本还在想,你是在读本科,还是研究生,没想到都猜错了,原来你是教授。”
牧青放过了这个问题,没有再追问,江再云悄悄地松了一口气,明明是这么寒冷的天气,她却觉得背上好像起了一层汗。
“但我觉得,这也不能全怪我,江教授看起来,对于教授来说,未免有点过于年轻了,好像一直还没问过,你今年多大?”
江再云:“27岁。”她顿了顿,又补了一句:“不是教授,只是副教授。”
“哦。”听了她这一次“及时”的纠正,牧青点点头,“这么说,我以后应该称呼你江副教授了?”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江再云连忙否认,江副教授也太扯了,她自己的学生都从来没这样叫过她。
事实上,斯维利亚这边提倡师生平等化,大家都是直接叫名字,只是很多中夏学生,说英文时叫她“YUN”,但说中文时,还是习惯性地管她叫“老师”。
江再云提过几次,学生们表示,用中文直呼其名压力太大,她也就随他们去了,爱叫什么都行。
“青姐你叫我的名字就行,或者叫我阿云,我的朋友都这样叫我。”
牧青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在下一句话里很自然地切换了称呼:“阿云,我记得你说过,你是工学院的。”
她上学校的官网搜过江再云的名字,后面跟了一长串她连题目都看不懂的论文发表,还有所授的课程,“在工学院做副教授,你的数学应该很好吧?”
话题一下来了个大跳跃,江再云愣了愣,答:“还行。”
她高考数学是满分,但和那些能靠竞赛拿加分甚至保送名额的天才们相比,也确实只能算还行。
“肯定比我好。”牧青自己调侃自己,“我的数学不行,看到数学课本就犯恶心,自从上了高中,就再也没考过50分以上,我妈一直说,幸亏我会弹吉他,有南音收留我,不然我恐怕大学都没得上,我小时候她就一直担心我数学成绩太差,将来考不上大学。”
牧青是南方音乐学院毕业的,南方音乐学院和龙城音乐学院,一南一北,是中夏最好的两所音乐院校,都是重点大学。
牧青当年参加艺考,在龙音和南音都是专业第一,两边都想要她,最后她自己选了南音。
江再云:“青姐的吉他弹得这么好,南音一定费了好大劲,才从龙音手里抢到你吧?”
“这你也知道?”牧青没回答她的问题,反问道:“从哪儿看来的?”
“是……”
从收下绿松石鸢尾,到答应和明姐、李珏合照,再到同意帮李珏收藏的夏天乐队专辑签名,从牧青今晚的种种表现看,她并不避讳提起夏天乐队相关的事,于是江再云犹豫了一下,说了实话,“《南方娱乐报》的采访。”
那会儿夏天乐队刚推出第一张专辑,为了宣传,接受了很多采访,《南方娱乐报》是当时最大的娱乐报纸,当初的口号就是挖掘艺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夏天乐队签的公司也会营销,在采访中适当放出不少这类小八卦,制造爆点,完善人设,吸引粉丝,一箭三雕。
“《南方娱乐报》?”牧青微微蹙眉,回忆了一会儿,从记忆深处翻出来丁点零星的印象,“哦,是“芒果树”的时候?”
“芒果树”,全称是《一棵芒果树》,是夏天乐队第一张专辑的名字,这张专辑的同名主打曲是江再云最喜欢的歌之一。
江再云点头,“嗯。”
“这么早的事儿,我都快忘了,难为你还记得。”牧青算了算年份,“我听西蒙说,你喜欢我们十二年,看来是真的。”
西蒙?这小子,江再云没想到他竟然把这件事也告诉了牧青,好在她当时留了个心眼,只说了十二年,勉强还能说得通。
“是,你们刚出道的时候,我就是你们的乐迷了,到现在满打满算,正好十二年。”
“既然这样,”牧青突然用一种很神秘的语气说:“有个独家秘密,只告诉十二年老乐迷的那种,你想听吗?”
江再云被“独家秘密”四个字吸引,不由自主地看向牧青,“想。”
“当初我选南音,不是因为他们怎么和龙音抢我,是因为我本来就想去南音,之所以回去参加龙音的考试,是我妈怕万一我考不上南音没书读,所以叫我多考几个,广泛撒网。”
江再云惊讶,“啊?为什么?”
虽说龙音和南音都是中夏音乐类顶级学府,两家学子吵谁是第一从上个世纪吵到现在,打得难分胜负,但龙音在首都龙城,所以非要说的话,在普罗大众眼中,龙音的光环还是比南音要更亮一点。
所以牧青放弃龙音选择南音,很多人都猜测是南音给了她什么好处,至于好处具体是什么,那就是小道消息各有不同了。
江再云自己经历过类似的事,所以虽然不知道具体南音用了什么办法,但也猜应该他们是向牧青许诺了什么,才从龙音手里争取到她。
牧青揭晓答案,“因为我不喜欢冬天,龙城的冬天太冷了,哪有花城好。”
南音就在花城。
“你不喜欢冬天?”竟然是这么简单的原因,江再云一惑才解,又添一惑,“那青姐你怎么会来斯维利亚?这里的冬天可比龙城难熬。”
准确地说,是难熬得多。
作为在两个地方都待过好几年的人,江再云在这件事上有足够的发言权,如果说花城的冬天难熬程度是一颗星,那么龙城的难熬程度就是五颗星,而斯维利亚,则足足有八到九颗星!
一颗星的波动是国家内部的南北差异,她们所在的L城市处于南部,比北边好上一点。
但即便如此,对于牧青这个想留在花城过一星冬天的人来说,斯维利亚实在不是个理想之地。
而以牧青的水平,世界上有太多好学校供她挑选,他们学校的音乐学院虽然还不错,但距离世界第一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江再云实在想不到有什么理由,值得牧青冒着八星冬天来这里读书。
然而,就在江再云等着听原因的时候,牧青却说:“这就是另外一个独家秘密了,今天不能告诉你。”
行吧,能知道一个牧青的秘密,已经是意外之喜了,虽然仍旧好奇牧青口中的另一个秘密是什么,江再云也没再追问。
“你呢?你是什么时候来的斯维利亚?”牧青自己不肯说原因,却转头就把同样的问题抛回给江再云,“为什么来这里工作?”
“我来这里读研究生,后来留校读了博士,博士毕业后,就继续留下来工作了。”江再云说。
牧青:“从研究生到现在,听起来你在这里待了很多年。”
江再云“嗯”了一声,“过完今年,就有九年了。”
“难怪你对这里这么熟悉。”牧青感叹了一句,“你是花城人,这里对你来说,应该也不太习惯吧。”
“刚来的那会儿,确实有不适应的地方,不过待了这些年,也都慢慢习惯了。”江再云轻描淡写地说。
习惯了一年中有将近六个月都在下雪,习惯了下午四点就暗得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习惯了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习惯了没有芒果树和暴雨的夏天。
昏暗的夜色中,江再云没有注意到,在她说完这句话后,牧青突然转头,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夜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