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乐没想到闻厌会突然出现,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眼神闪烁了几秒,却还是强撑着说道:“我没胡说啊,大家都在这儿,你问问他们,时令从两百多名冲到第二,还和你用了一样的解题方法,这难道不可疑吗?”
“那道题的辅助线解法,我上周就在班里的复习小组上讲过。”
闻厌的语气依旧平静,却字字清晰,“当时班里有十几个同学都在,不止时令一个人听过。而且我讲完之后,还让大家当场做了变式训练,时令是第一个做出来的。”
他的话让周围的议论声小了一些,有几个当时参加了复习小组的同学也点了点头,小声附和道:“对,我当时也在,闻厌确实讲过这道题的解法。”
萱乐的脸色有些难看,可她还是不肯罢休,咬了咬牙,继续说道:“听过就能做出来?他才刚转过来哎 !一下就能解出那么难的压轴题,谁信啊!”
“我能证明他的努力。”
闻厌说着,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笔记本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看得出来是经常被翻阅。
他翻开其中一页,递到周围的同学面前,“这是时令的错题本,从开学到现在,他每天都在整理错题,每道题都有三种以上的解法标注,还有他自己的反思和总结。”
围在旁边的同学纷纷凑过去看,只见笔记本上的字迹工整又认真,红笔标注的错题密密麻麻,几乎没有一页是空着的。
每道错题旁边,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写着解题思路,详细又清晰,甚至还有不少对题目变式的延伸思考,比如“如果把这个条件改成……应该怎么做”“这种题型还可能出现在选择题里,要注意……”。
“我的天,这错题本也太认真了吧!”
“我要是能这么整理错题,数学成绩肯定也能上去。”
“看来他是真的努力了,不是假的。”
同学们的议论声渐渐变了方向,看向时令的目光里也多了几分认可。
可萱乐却还是不肯松口,她只是瞥了一眼笔记本,语气依旧尖锐:“错题本谁不会做?说不定是抄完答案再整理的!这种东西根本证明不了什么!除非他能当着大家的面,再解一次那道数学压轴题,让我们看看他是不是真的会做!”
这话一出,周围瞬间又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时令身上,像是在等待他的回答。
时令捏了捏手心,手心已经冒出了一层薄汗,心里虽然有些紧张,害怕自己会出错,可更多的是一种不服输的倔强。
他不想让自己的努力被轻易否定,更不想让闻厌的信任白费。
他抬头看向闻厌,正好对上对方的目光,闻厌的眼神里满是信任和鼓励,还轻轻点了点头,像是在说“我相信你”。
那一刻,时令心里的紧张突然消散了不少,他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看着萱乐,一字一句地说:“好,我解。”
说完,他从书包里拿出纸笔,在公告栏前的空地上蹲下来。
他先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回忆着考试时的思路,从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到辅助线的构造,再到一步步的推导计算,每一个步骤都在脑海里过了一遍。
几秒钟后,他睁开眼,笔尖稳稳地落在了纸上。
周围的同学都围了过来,连路过的其他班的老师也被这边的动静吸引,停下了脚步,站在旁边看着。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是春蚕在啃食桑叶,又像是春雨落在地面上,清脆而又坚定。
时令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他先在纸上写下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 bx c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
然后,他拿起尺子,在草稿纸上画了一个大致的图形,接着,他在抛物线和直线BC的交点处,轻轻画了一条辅助线——过点D作DE平行于x轴,交y轴于点E。
“这辅助线画得和闻厌当时讲的一样啊!”有同学小声说道。
时令没有理会周围的声音,只是专注地解题。
他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然后通过联立方程求出点D的坐标,再利用DE平行于x轴的性质,求出DE的长度,最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算出题目要求的面积。
每一个步骤都写得有条不紊,逻辑清晰,甚至在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还特意用红笔标注了“注意:这里要先算判别式,确保有交点”“单位要统一,不要漏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阳光渐渐升高,洒在时令的身上,让他的影子变得越来越短。周围的同学都屏住了呼吸,静静地看着他解题,连之前那些议论的人,此刻也都专注地盯着他的笔尖,生怕错过了什么。
十分钟后,时令放下笔,站起身,拿起写满解题过程的纸,走到萱乐面前,看着她的眼睛,说:“你看,这就是我的解题过程,和考试时一模一样,每一个步骤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萱乐看着纸上完整的解题步骤,还有旁边标注的关键思路,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像是被人狠狠打了一巴掌。
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可喉咙像是被堵住了一样,再也说不出反驳的话。周围的同学也都看明白了,纷纷议论起来:“原来他是真的会做,不是抄的。”“萱乐这是故意找茬吧?”“人家努力了这么久,考得好不是很正常吗?”
就在这时,曾老师走了过来。曾老师刚从办公室出来,准备去教室,看到公告栏前围了这么多人,就过来看看情况。
她先看了看周围的同学,又接过时令手里的解题过程,仔细看了起来。
“老师,您来了!”有同学喊道。
曾老师点了点头,又翻了翻闻厌手里的错题本,然后笑着对大家说:“时令这段时间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每天放学后,他都是班里最后一个走的,要么在教室里刷题,要么就去办公室问我问题,有时候我都要下班了,他还在问我数学题的解法。”
她顿了顿,又指了指错题本上的内容,继续说道:“你们看他的错题本,比很多同学的笔记本都认真,每一道题都有详细的分析,这种努力的态度,考出好成绩是理所当然的。这个成绩,是他应得的,不是靠什么投机取巧得来的。”
曾老师的话像一颗定心丸,彻底驱散了周围的疑云。
同学们看向时令的目光从怀疑变成了敬佩,还有几个之前议论过他的同学,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甚至还有人主动走到时令面前,小声说:“对不起啊,之前我不该怀疑你。”
时令愣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笑着说:“没事,我知道大家只是有点惊讶。”
萱乐站在旁边,听着老师的话,又看着周围同学的反应,脸上火辣辣的。她咬了咬唇,狠狠瞪了时令一眼,然后用力推开身边的同学,挤出人群,快步向教学楼跑去,背影看起来格外狼狈。
时令看着她的背影,心里的委屈和愤怒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释然。他转头看向闻厌,对方正对着他笑,眼神里的温暖像阳光一样,瞬间驱散了他心里所有的阴霾。
“谢谢你,闻厌。”时令轻声说,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如果不是闻厌及时出现,帮他证明,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们是朋友,不是吗?朋友之间本来就该互相帮助。”闻厌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带着几分温柔,“好了,别想这些了,上课要迟到了,我们快走吧。”
时令点了点头,和闻厌一起并肩走向教学楼。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紧紧地靠在一起。
时令看着身边的闻厌,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用更好的成绩证明自己,再也不让别人质疑他的努力和付出。
接下来的日子里,虽然偶尔还有零星的议论,比如“时令这次考得好,下次说不定就不行了”,但再也没有人敢明着质疑他的成绩。
而时令也用自己的行动回应着这些议论,他每天依旧早早地来到学校,认真听课,仔细整理错题,遇到不会的题目就及时问闻厌或者老师。
他和闻厌的关系,也在这场风波后变得更加亲密了。
他们不仅一起复习,一起刷题,还会分享彼此的心事。
比如时令会告诉闻厌,他小时候因为数学不好,经常被老师批评,所以一直很自卑;闻厌也会告诉时令,他其实很羡慕时令能和同学打成一片,自己因为性格内向,总是不太会和别人说话。
有一次,午休的时候,他们一起在图书馆复习,时令遇到一道很难的物理题,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有些沮丧地趴在桌子上。
闻厌看到了,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耐心地引导他:“你先想想这道题考的是什么知识点?是牛顿第二定律还是机械能守恒?”
时令抬起头,想了想说:“应该是牛顿第二定律吧,因为里面提到了力和加速度。”
“对,那你再看看题目里的受力分析,有没有漏掉什么力?”闻厌又问。
在闻厌的引导下,时令慢慢找到了思路,终于解出了那道题。他高兴地对闻厌说:“闻厌,谢谢你!我终于会做了!”
闻厌笑了笑,说:“不用谢,你很聪明,只是有时候太着急了,只要静下心来,肯定能做出来。”
那一刻,时令觉得,有这样一个朋友在身边,真好。
他知道,不管以后遇到什么困难,闻厌都会和他一起面对;而他也会努力变得更优秀,和闻厌一起,在学习的道路上并肩前行,去追逐属于他们的梦想。
校园里的香樟树依旧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时令和闻厌的身影穿梭在校园里,他们的笑声像清脆的风铃,回荡在空气中,也回荡在彼此的心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