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练习赛的记录员是藤原贵子。
她正在记录第五局上半的比赛,目前比分僵持在1:1。从第二局开始,到第五局上半双方都没有得分。
此时,站在投手丘上的人是丹波光一郎。他微微喘气,汗水顺着脸庞滑落,浸湿了球衣。
太阳逐渐靠近投手丘的上方,温度回升,仿佛置身盛夏。
藤原贵子独坐在休息区最靠前的位置,片冈教练站在她身侧。
他一如既往地戴着墨镜,板着张严肃到有些可怕的脸盯着比赛。
“丹波的投球数多少了?”片冈教练突然问她。
“82球。”藤原贵子立刻报出,这是丹波光一郎截至五局上的投球数据:
“球数82,被安打数12,夺三振4,四坏球0,失分1。”
“成宫鸣的呢?”
“球数53,被安打数4,夺三振11,四坏球1,失分1。”
刚报出口,藤原贵子就面露难色。身为青道棒球部的经理,她一眼就看出了两位投手的差距。从前三项数据中就能知道:身为投手,成宫鸣远比丹波光一郎优秀。
这并非仅凭积累训练量就能轻易跨越的优秀,而是那种难以掩盖其璀璨光芒的投手天赋。
面对这样的事实,片冈教练面不改色。他早已知道丹波和成宫之间的差距,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必为此忧心。
丹波能成为队里的王牌投手,也是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得来的。如果他能踏上甲子园的舞台,到时候要面对的投手,可不止成宫鸣了。若只因对手在才能上比自己强就望而却步,那他就担不起王牌的职责。
很明显,丹波是位名副其实的王牌投手。
只是身为监督,片冈教练也有自己的考量。
首先,他并不希望输掉这场比赛。若能在此时击败稻实,即便是练习赛,也能极大地提振士气。
其次,丹波的投球数若再坚持一局就要过百了。他是接下来秋季大会的重要先发,在投手板凳深度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保证丹波的身体不受影响。
最后,从战术上来说,对方稻实已经熟知了丹波的投球,再这么投下去丹波很可能会被攻克。
所以片冈教练下达了指令:“川上你去热身,宫内你去帮他。”
“是!”川上宪史还以为今天没有上场的机会了。
他戴着手套跟上宫内启介的步伐,走出休息区,看着背对一垒侧投球的丹波。
他吞了吞口水,换自己上去投球,真的没问题?
“看来要换投了。”
观众席中,瑠奈看着牛棚中正在进行投球热身的川上。
如果让他在第六局上场的话,那么换投的时机恰到好处。
应该是丹波的被安打数让片冈教练警觉起来了,再继续投下去很可能会被反超比分。
她拉高口罩,不让咳嗽声传出去。战略性换投是个正确的做法。
“投得好!”
本垒区上,御幸一边传球给丹波,一边高声鼓励他。
他还以为川上的投球热身会影响到丹波,但好像没有。
抬眼看向投手丘,帽檐之下,丹波的眼神依然炽热。
他向丹波要了个曲球。换投之前,这个投手丘还是属于丹波的。
“糟糕,青道这是要换投了吧!”
稻实休息区内,有人指着青道牛棚喊道。
成宫鸣撇了下嘴,要是国友教练敢换下他,他就闹。
原田雅功看穿了成宫鸣的想法,有些无可奈何。但不得不说,青道换投的时机恰到好处,不仅扰乱了稻实打线的节奏,还节省了投手体力。
原田看向国友教练,“监督,这要怎么做。”
国友教练从容不迫,“不要自乱阵脚,对方还只是一年级,但也不能因此小看他。”
换投,一直是防守方重要的战术手段之一。这些年来,青道为了能与强校持续抗衡,一直贯彻着这样的战术方针。
丹波在成为王牌投手之前,也经常作为牛棚投手在比赛后半段登板。
踩着前辈踏过的投手丘,在上面继续比赛。那是与身为先发投手时,不一样的感觉。
大概....像是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一样,倍感信任。
故而,在第六局上半开始之前,丹波来到川上身边。
这一次他没有借楠木文哉之口。他轻轻地推了把川上,将接力棒交给了他。
“好好投,川上。”
“是!”
被丹波前辈推向投手丘的感觉,实在有些奇妙。川上宪史站在投手丘上,深呼吸一口气,现在轮到他来面对稻实了。
与稻实的第一棒击球员卡尔罗斯一对上视线,川上莫名紧张了起来。
这和上次面对市大三的击球员不太一样,川上能明显感到对方想要上垒的强烈意愿,特别是在休息区旁观时,他便领略了此人的跑垒速度。
绝对不能让卡尔罗斯上垒。
川上怀抱着这样的心情,看清了御幸的手势,用力向前投球。
他本以为自己能延续局面,将比分保持在1:1。但事与愿违,川上紧拧着眉头,瞥向一垒的白河胜之,和二垒的卡尔罗斯。
可能是他太紧张了,导致卡尔罗斯抓住机会短打上了一垒,后面第二棒白河胜之持续短打,不仅成功让卡尔罗斯进垒,还将自己送上了一垒。
呼吸有些急促,太阳光滚烫地浇在身上。
川上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才上投手丘,就放了两个人上垒。若是在自己手里失分,他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丹波前辈和片冈教练了。
瑠奈脸色如常。川上面对强敌的次数其实不多,市大三一次,如今稻实一次。
他会紧张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果失分能让川上冷静下来,那也算是划得来的买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