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思懿不确定他是在和自己说话,转头看了眼走廊,除了自己没有别人。
男孩靠在圆柱上,双手插兜,苟着背,“这里除了你,还有别人吗?”
肖思懿和他隔了大概十来米,看不清对方的面孔,但她很确定,刚刚的课堂上没有这个人。
“我不认识你。”
男孩直起身子,拿起身边同样靠着石柱的长柄伞,朝肖思懿走了两步,“你现在认识了。”
这下,肖思懿彻底看清他的长相。高高的眉骨下面是一双细长的丹凤眼,鼻梁高挺,面颊削瘦,瞳孔无神却是黑色的。
典型的亚洲人长相。
“你是中国人?”肖思懿有些意外,刚开始看他那一头红发,以为是白种人的。
几句话的功夫,男孩已经走到她的面前,耸了耸肩,居高临下看着肖思懿,“不然呢?”
肖思懿挑了挑眉,什么都没说。
男孩撑开伞,黑色的,大得足够容纳两人,肖思懿跟着钻进伞下,往公寓的方向走。
雨越下越大,路上的人也越来越少,男孩腿长步子大,肖思懿跟的有些吃力,但她也想尽快回公寓,所以没什么兴致聊天。
更何况,她也不知道要聊什么。
走了十几分钟以后,终于抵达公寓楼下。
肖思懿已经冻得受不了,和男孩说了一句谢谢之后,就要走。
“喂!”他又喊她。
肖思懿回过身,嘴里呼出一口白雾,“怎么了?”
“你不好奇么?”
“好奇什么?”
“我为什么会在那里?”
肖思懿还真的不好奇,虽然有点奇怪,但她真的没什么兴趣去了解一个陌生人,出于礼貌,还是对着他笑了笑,“有缘再见。”
说完,头也不回进了公寓楼。
回去之后,她洗了个热水澡,又给自己泡了泡面。等面的功夫,突然很怀念祖母做的苏式面,现炒的浇头,韧劲十足的面条裹着酱汁。冬天的时候,还会配上些姜丝,一碗下肚,从头暖到脚。
看着眼前那桶干巴巴的泡面,肖思懿突然就没什么胃口了,食不知味往嘴里塞了两口,就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肖思懿是被饿醒的。
那种饿的抓心挠肺的感觉,已经很久没有过了,可这里的白人餐,实在是吃不惯,来了两个月不到,人已经瘦了一圈了。
上午没有课,在床上赖了一会后,实在是熬不住了,肖思懿从床上爬了起来,简单洗漱了一下,准备出门去觅食。
刚走出公寓大楼,就被叫住了。
“喂!”
这个声音,这个语调,有点耳熟。
下了一整夜的雨,今天倒是出太阳了。肖思懿回过头,那个男孩正用同样的姿势靠在圆柱上,只不过他今天穿了件米色粗棒毛衣,精气神看上去好了不少,那头红发在阳光下,亮得刺眼。
肖思懿眯着眼睛,“你怎么又来了?”
男孩走了过来,仍旧苟着背,“你不是说有缘再见么?”
肖思懿被他逗乐了,“所以你就来这堵我?”
男孩也笑了笑,“中国人不是有句老话,叫缘分要靠自己争取么?”
肖思懿挑眉,“哦?是吗?你还是先把中文练好了再说吧。”
男孩不以为意,不知道是故意忽略她的阴阳怪气,还是真的没听懂,“你去哪儿?”
“去觅食。”
男孩一脸茫然,似乎没懂。
肖思懿也不管他,自顾自往前走,走了一段,男孩气喘吁吁追了上来,“原来觅食是吃饭的意思啊。”
肖思懿脚下步子没停,斜眼睨他,“你不是中国人么?”
男孩说,“我是啊,我爸妈都是中国人。”
“那你中文说的那么蹩脚?”
“我很小的时候就来法国了,所以中文说的不好。”
肖思懿嗯了声,随口问道:“那你对这里很熟?”
男孩说是。
她突然灵光乍现,放缓步子,用商量的口吻问:“那唐人街你熟么?”
男孩点点头,说,“我家就在那附近。”
来巴黎这么久,肖思懿还没去过唐人街,可她这中国胃实在扛不住了,有个熟悉地方的人当导游,那是再好不过了。
“那你带我去。”
男孩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
在去唐人街的路上,男孩说,他的中文名叫陈子霖,不过在这里,大家都叫他罗伯特,祖籍香港,家里是做烟草生意的。
肖思懿并不关心他的家庭情况,甚至因为他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都没听清他的中文名。出于礼貌,她自我介绍说,“我叫肖思懿。”
“我知道。”罗伯特说。
对于这个回答,肖思懿也只是愣了一瞬,很快又恢复平常。
知道又如何,无非说明是有备而来的。可肖思懿不在乎,很多时候,她对很多事情都不是很在乎,而这很多事情里唯独不包含肖让。
那天以后,罗伯特经常会来找肖思懿,他成了她唯一的朋友。
日子平淡到有些不真实,很多时候,肖思懿都会恍惚,时间将回忆推入梦境,现在和过去,一样那么不真切。
寒假从2月开始,有半个月左右,碰巧赶上中国的春节。
除夕那天,肖思懿一觉睡到自然醒。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给沈之南打电话。
打的是老宅的座机,没响几声,就接通了。
“祖母,我是小懿!”不等那头说话,肖思懿先开了口。
电话里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沈之南苍老却温和的声音,“是小懿打电话来了呀。”
肖思懿险些哭出来,强忍着哽咽,对着沈之南撒娇,“祖母,我好想您啊~”
“祖母也很想你,你在那边怎么样?有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按时吃饭?学业忙不忙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