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书对宁家并不算熟悉,对宁家的了解几乎都来自于云书的言语。所以在她整理装束的时候,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并无头绪。
冬画在给她画眉的时候,笑道:“小姐,眉头松一松吧,不然这眉黛都聚在一起了。”
苏锦书看着镜子里的宁知远缓缓转过轮椅,望向她们。
仿佛安慰一般,他缓缓说道,“父亲身体抱恙,有所不便,嫂嫂正在坐月子,所以一会儿要见的只有母亲。她很喜欢苏二小姐,苏二小姐不必担心,可以展眉了。”
苏锦书扭过头去,冲他感激一笑。
这样的话,一会儿她要面对的人并不算多。宁知远的哥嫂她所知甚少,如今看来应该是不在家,不用她去应付了。
遑论旁人如何看待宁知远,少年将军也罢,乱臣贼子也罢,在苏锦书的印象里,宁知远从第一眼到现如今都是这样,温和得像春风一般,三言两语就能打消了她的不安。
等苏锦书收拾完毕,天才蒙蒙亮,丫鬟婆子们也就是刚刚起身的时候。宁知远身边伺候的小厮赶来时,见他二人已收拾完毕,颇为惊诧,不敢多言。
苏锦书不敢让宁知远久等,她很快站起,便打算去推他的轮椅,宁知远抬头朝她笑道:“无妨,让书辰来就好,路上可以慢些,看看风景。”
苏锦书乖巧点头,没有推让,她觉得她也推不动。她跟在轮椅侧后方,忍不住想到昨夜宁知远站起身把她抱到枕头上的样子,目光便不由自主地落于宁知远身上。
晨光熹微中,他身形挺拔如孤松,即便静坐,肩背的线条亦带着被甲胃磨砺出的硬度。他回京已有些时日,面容甚至有些过分白净,显然是离了沙场后蜕出本色的结果。然而,那周身沉静如水的气质,却与这满院的富贵温软格格不入。
苏锦书蓦然觉得,他像一柄被还入鞘的古剑,外面所有的尘沙与血迹都已擦拭干净,但剑身本身的寒意与隐然肃杀,仍在无声地审度着这片过于精致的“营寨”,连带着让周围的空气都失却了应有的慵懒,显得轻浮而错位。他放在膝上的手指节分明且修长,却有一道淡白的旧疤横亘手背,宛若玉璧微瑕,还在无声烙印着独属于将军宁知远的过往。
昨日灯光昏暗并未注意到,现在看来,昨天牵着她的便是这只手了。
宁知远恍若察觉到她的目光一般,指节无意识地收拢,苏锦书赶忙移开目光,看着园子的景色。这是苏锦书第一次看到宁家的样子,昨天盖着盖头连推带扯地进了洞房,什么都没记住,如今出门了她才看到宁家给她安排的房间。
宽敞的院落,面向也很好,坐北朝南,门上题着院落的名字“杏雨轩”,其字起笔似剑锋出鞘,锐不可当;收笔如珠玉圆转,温润含蓄。开合转折,恰如宁知远送来的信件上的字,想来应该是他亲笔。
房门正对面是一片花丛。不同于寻常人家的院落喜欢盖一个花坛山水,她的房屋正对面是一片花树丛。
“有很多树正值花期,”手边传来宁知远的声音,带着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苏府内外连着巷子都是杏花,所以这个院子里也移植了很多杏花。”
苏锦书感到有点不好意思,便没有再四下打量。苏府确实有很多杏花,但是大多都集中在东南院落和出门后的巷子里,所以苏家喜欢杏花的只有住在这一片的人,宁家也算歪打正着了。
“多谢,想得如此周到。”苏锦书低头朝宁知远笑道。
宁知远扬起脸看着她,点了点头,“不必客气。”
相敬如宾,甚是礼貌。
林氏的房间和她的房间并不远,几句话的功夫就到了,行至院前,晨露尚缀在万字不到头纹的砖地上。
不同于路上人迹寥廖的样子,正房的人早已经开始收拾。花圃里的花期未至,却修剪得齐整,有四五人在清扫;正房厅堂的丫鬟们拉帘,整理茶具,手脚麻利但是动作轻柔,房内房外一派井然有序的样子,连檐角的铜铃都未被惊扰。
苏锦书眼里瞧着,心下便琢磨这位林氏主母应该也不是一位寻常人物。
林氏是当今司空公林看山的妹妹,当年嫁到宁家来和宁知远的父亲宁熹也是门当户对。如今宁家式微,这府上倒是瞧不出半点颓唐的样子。
早有小丫鬟打了帘子看着他二人来,便通报给了掌事的大丫头。不一会儿,一个打扮得精干秀丽的姑娘过来,朝他两人笑道,“远哥儿和少夫人起得好早,太太正在梳洗了,还请稍等。少夫人这里坐,有什么需要的您叫一声素兰就好。”
苏锦书点头,便在宁知远旁的位置坐了。并没有等多久,一群丫鬟婆子拥着一个美貌妇人赶来。
这妇人约莫四十岁左右的样子,穿着一袭淡青色春衫,上以银线绣着万福的图案,一时间在堂上的人都屏退到四周。苏锦书料到这便是林氏了,便赶紧起身。
一旁的宁知远拽了拽她的袖子,小声笑道,“别慌,多大点事。”苏锦书看着宁知远笑得有点没心没肺的,心里更烦躁,正站着想该怎么做,林氏已是满面含笑地走了过来,径直拉着她坐了。
林氏牵着她的手上下打量了一会儿,摸了摸她头上的杏花白玉簪子,笑道,“可真是个好姑娘,你小时候我还见过你呢,当时看你就是个美人坯子。这么多年过去,越发出挑了。宁家这些年和皇恩之间已分不清楚泾渭,唯独在这嫁娶之事上算是办了一件好事。”
苏锦书低头不语,心里暗忖道,这林氏说话果然爽利,真是铁马银枪一般。
“宁家这些年风风雨雨,我没过门的时候就见识了。如今你我都成了这府上的人,算是上了这艘船,要在这里风雨同舟了。”苏锦书甚是感慨,低头答道,“多谢母亲一番教诲,日后必常思量。'身前有余忘缩手,身后无余难回头',儿媳时刻谨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