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往事

苏锦书对宁家并不算熟悉,对宁家的了解几乎都来自于云书的言语。所以在她整理装束的时候,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并无头绪。

冬画在给她画眉的时候,笑道:“小姐,眉头松一松吧,不然这眉黛都聚在一起了。”

苏锦书看着镜子里的宁知远缓缓转过轮椅,望向她们。

仿佛安慰一般,他缓缓说道,“父亲身体抱恙,有所不便,嫂嫂正在坐月子,所以一会儿要见的只有母亲。她很喜欢苏二小姐,苏二小姐不必担心,可以展眉了。”

苏锦书扭过头去,冲他感激一笑。

这样的话,一会儿她要面对的人并不算多。宁知远的哥嫂她所知甚少,如今看来应该是不在家,不用她去应付了。

未及弱冠就上了战场,宁知远在坊间的形象一直是少年英武,桀骜不驯。可是在苏锦书的印象里,宁知远从第一眼到现如今都是这样,温和得像春风一般,三言两语就打消了她的不安。

等苏锦书收拾完毕,天才蒙蒙亮,丫鬟婆子们也就是刚刚起身的时候。宁知远身边伺候的小厮赶来时,见他二人已收拾完毕,颇为惊诧,不敢多言。

苏锦书不敢让宁知远久等,她很快站起,便打算去推他的轮椅,宁知远抬头朝她笑道:“无妨,让书辰来就好,路上可以慢些,看看风景。”

苏锦书乖巧点头,没有推让,她觉得她也推不动。想到昨夜宁知远站起身把她抱到枕头上的样子,她还是觉得恍惚。

这是苏锦书第一次看到宁家的样子。昨天盖着盖头连推带扯地进了洞房,什么都没记住,如今出门了她才看到宁家给她安排的房间。

宽敞的院落,面向也很好,坐北朝南,门上题着院落的名字“杏雨轩”,像是刚挂上去的,匾额很新。

房门正对面是一片花丛。不同于寻常人家的院落喜欢盖一个花坛山水,她的房屋正对面是一片花树丛。

“有很多树正值花期,”手边传来宁知远的声音,带着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苏府内外连着巷子都是杏花,所以这个院子里也移植了很多杏花。”

苏锦书感到有点不好意思,便没有再四下打量。苏府确实有很多杏花,但是大多都集中在东南院落和出门后的巷子里,所以苏家喜欢杏花的只有住在这一片的人,宁家也算歪打正着了。

“多谢,想得如此周到。”苏锦书低头朝宁知远笑道。

宁知远扬起脸看着她,点了点头,“不必客气。”

相敬如宾,甚是礼貌。

林氏的房间和她的房间并不远,几句话的功夫就到了。因为他们俩走得实在太早,所以一路上人也没遇到几个,等到了正房,林氏才刚起床。

不同于路上人迹寥廖的样子,正房的人早已经开始收拾。院子里落花满地,有四五人在清扫;正房厅堂的丫鬟们拉帘,整理茶具,手脚麻利但是动作轻柔,房内房外一派井然有序的样子。

苏锦书眼里瞧着,心下便琢磨这位林氏主母应该也不是一位寻常人物。

林氏是当今司空公林看山的妹妹,当年嫁到宁家来和宁知远的父亲宁熹也是门当户对。如今宁家式微,这府上倒是瞧不出半点颓唐的样子。

早有小丫鬟打了帘子看着他二人来,便通报给了掌事的大丫头。不一会儿,一个打扮得精干秀丽的姑娘过来,朝他两人笑道,“远哥儿和少夫人起得好早,太太正在梳洗了,还请稍等。少夫人这里坐,有什么需要的您叫一声素兰就好。”

苏锦书点头,便在宁知远旁的位置坐了。并没有等多久,一群丫鬟婆子拥着一个美貌妇人赶来。

这妇人约莫四十岁左右的样子,穿着一袭淡青色春衫,上以银线绣着万福的图案,一时间在堂上的人都屏退到四周。苏锦书料到这便是林氏了,便赶紧起身。

一旁的宁知远拽了拽她的袖子,小声笑道,“别慌,多大点事。”苏锦书看着宁知远笑得有点没心没肺的,心里更烦躁,正站着想该怎么做,林氏已是满面含笑地走了过来,径直拉着她坐了。

林氏牵着她的手上下打量了一会儿,笑道,“可真是个好姑娘,你小时候我还见过你呢,当时看你就是个美人坯子。这么多年过去,越发出挑了,远儿可是娶对了。怎么起得这般早,春困也不顾了就想着要给娘过来请安了?快,敬了茶两口子回去歇着去。”

苏锦书本来紧张,又被这一串话砸得晕头转向,抓住最后一句宛如抓住救命稻草,转眼间素兰已经捧好茶盘放到她身前。苏锦书接过,捧过茶杯,说道:“儿媳敬母亲茶。”

林氏接过茶慢慢喝了,把茶杯给了苏锦书。苏锦书接过来置于茶盘上,林氏便转头对着宁知远笑,“锦书累了一夜,又头一次来,你在旁边看着自己媳妇紧张,倒是看得乐呵呵的。”

言罢,又转头对苏锦书笑,“好孩子,我也不留你们用早膳了,两口子回去说说体己话吧,在这儿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了。等你在家里受了什么委屈,有什么不高兴的,再来这儿告诉我,我去给你收拾他们。”

苏锦书心里简直是感激不尽,面上只是微微笑道,“母亲哪里的话,见到母亲心里亲切。今天来的太早,不便打扰母亲了,那儿媳告退。”

林氏点头,对书辰说道:“好生伺候你家主子和少夫人,快推着去吧。”

两人告退,苏锦书松了口气,开始慢慢地回想刚刚在厅堂上的事。这林氏在传言中并不多见,宁熹多年缠绵于病榻,林氏的形象大多是苦苦侍奉自己的丈夫。

如今看来,并不是一个苦命的妇人,倒是一个爽利的当家主母。

区别于赵氏的阴鸷所造就的威严,林氏的威仪不形于色,这些丫鬟婆子们跟她没有多疏远害怕,却也一个个尽忠职守,没有疏忽,对她也诸多亲切。

只是说见过她,这应该是一句客气话了,苏锦书并不记得跟她见过,倒是苏云书应该跟她见过几次。

转眼间就回到苏锦书的杏雨轩了。宁知远一起来了这里,问道,“可还欢迎吗?”

苏锦书笑,“请。”

宁知远让书辰先走了,他二人也没有回房间,就在院子里歇息。苏锦书的院子也已经开始活跃了起来,不一时早膳已经备好,便在庭院里铺开,在院子里的石亭中二人对坐。

宁知远看着她,好奇地问道,“路上在想什么呢?从母亲房间里出来,看你一直在想。”

苏锦书有点犯难。

问还是不问,说还是不说呢?当年林氏见的肯定是苏云书,但是也有可能是她曾经见过但是忘了。

前者还好,万一是后者,来日方长,万一再被提起她可糊弄不过去了。

苏锦书看着他,犹豫了许久,还是问道,“我和母亲之前见过吗?”

宁知远点头,“见过的,我跟母亲说你肯定忘了,她还不信,非觉得你俩有缘,你肯定能记住呢。”

苏锦书不好意思地笑,“我确实是忘了,担不起母亲的厚意。”

“大概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你十一岁吧,”宁知远回忆着,“当时中秋,宴请各家官眷入宫,庆贺逼退了卫国的来犯,短暂地争取来了一次喘息的机会。”

说到这儿,宁知远停顿了许久,“我们两家都在受邀之列。”

苏锦书明白他为何沉默。

当时新皇刚刚登基便有卫国再犯,宁知远第一次披战袍的时候就是在那时。逼退卫国,年方十六的宁知远是少年功臣。如今卫国已被彻底战胜,宁知远却不再是少年,也不再是功臣了。

那次宴会也是他们所有人第一次见面。苏云书在宴会上对宁知远一见钟情,苏锦书却对这次入宫的印象不在宴会上。

总角之年,言笑晏晏,众多的公子小姐们齐聚一堂。她当时在宴会上无人问津,沉默如鹌鹑,头都没怎么抬。

那时的苏锦书是一个木讷的,不受欢迎的,苏家抱养来的假千金,苏锦书对这种大型集会的焦点自是敬而远之,一场宴会下来连宁知远长什么样都没记住。

等到没人注意,苏锦书便偷溜出去,透了透气,不由得被旁边盛开的杏花所吸引。

杏花的花期并不是这个时候,苏锦书很是讶异,便沿着杏花一路看,一路走,走到暖泉边才看到这杏花围着暖泉修了一圈,气温和四周大有不同。

苏锦书笑了笑,不禁感慨,“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人诚不欺我啊。”

这时候暖泉边的山石处有一个声音,问道,“谁在那里说话?”

苏锦书吓了一跳,差点没哭出来,不一会儿,有一个小男孩探头探脑地走出来,看着苏锦书。

长得秀气可爱,身上虽然穿着黄色的衣服,可是半新不旧的,苏锦书有点拿捏不好这个人的身份,可是看见他毕竟是一个跟自己年纪相仿的小孩子,便小声问道:“你是皇家的人吗?”

小孩子看苏锦书也是一个人,便大着胆子和她聊了起来,没想到两人聊得分外投机,等到宫里有人开始打更,她才知道已经到深夜了。

小男孩很难过地跟苏锦书说,“我要走了,再不回去,嬷嬷会打我。我们明天见!”

苏锦书一个人留在了原地。没有人找她,没有人担心她,她就被遗忘在了这里。她试着往出走,忘了回去的路;沿着杏花走,怎么走都在原地。

夜越来越深,经过的宫女太监都目不斜视地匆匆走过,她鼓起勇气问路,却都被略过。陈叔不在,冬画也没有来,这里真的就只有她一个人了,她不禁放声大哭了起来。

哭了许久,有一个美貌的妇人过来,寻着她,她也忘了那妇人说了什么,只记得那妇人牵着她的手,带着她回了宫里给他们安排的住处。之后发生了什么,苏锦书已经记得不甚清楚,如果不是宁知远提起,她早已忘了。

“那……那日救我,寻着我的人……”苏锦书试探着问道,她对当时哭得泪眼朦胧,精疲力尽,她对那妇人唯一的印象是衣着华贵,分外美丽。

“是我母亲。她回来跟我讲了你的故事,笑得我肚子疼。当时年少无知,冒犯了。不过我母亲当时可是很心疼你的,后来遇到你姐姐她还挺遗憾,本来她是更喜欢你的。”

苏锦书纳闷,“喜欢我?喜欢我什么?倒不是我自轻自贱,当时云书确实要惹眼得多,我当时也羡慕她。”

宁知远很认真地思考着,“说来你可能不信,连我也不太清楚。母亲真的很喜欢你,她注意到你比我要早很多。在我知道要娶你之前,我都是把你当成妹妹来看的,并没有太注意。”

苏锦书表示理解,“那不然呢?那时候就把我当妻子也不太对吧?”

宁知远没理她,接着说道,“你知道你那天遇到的孩子是谁吗?”

苏锦书摇头,很不好意思地笑了,“不记得,我只是记得和他聊得很投契。”

宁知远点头,“忘了也罢,以后你们会见面的,到时候再说不迟。快吃吧,粥都要凉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经年烈酒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别那么野

婚后动人

礼物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残将种杏花,杏花吹满头
连载中失传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