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明日入v

“信姐姐和大娃小妹的。”

“那就对了,咱们就是亲亲的,一块吃一块住,都是一样的。时间久了,别人也会晓得。”

米宝抽噎着擦干眼泪,“真的吗?”

“真的!”

宋禾认真地点点头,然后指着水盆:

“比方说现在,姐姐一个人摘菜,作为亲亲的弟弟妹妹,是不是该来帮忙呢?”

眼泪汪汪的大娃和米宝:“……”

宋禾会做饭,但对洗碗洗菜这种活避之不及。

为了自己未来几年的幸福生活,她打算对几个小孩从小培养这几项技能。

四五岁的小孩干不了什么,可最简单的洗菜、扫地、养鸡养鸭,这些都是能做的,宋禾不打算惯着三个娃。

“来,小妹也过来。”宋禾招招手。

“都拿个小板凳坐在这边,跟姐姐一块洗荠菜。”

你们学会了,姐姐我就可以废了。

——

搬到新家后的第一顿饭,宋禾十分大方的蒸了白米饭。

这时候没有电饭煲,只能先将大米混着水放到砂锅中煮。煮到半熟时,将浓稠香白的米汤倒出来,再继续蒸,蒸大半个小时,米饭便蒸好。

更因为没有铁锅,炒菜这一环节也变得繁琐麻烦。

几个小孩体会不到宋禾的痛苦,却能闻到米饭的那股香气,纷纷蹲在砂锅旁边,鼻子使劲儿嗅。

小妹陶醉得眼睛眯起:“姐姐,这就是白米饭的香吗?”

宋禾拎起她的领子:“站远了,都不许离太近,不听话的没有米饭吃。”

这话极有杀伤力,三人纷纷后退。

她可没空理他们,蒸米饭的同时,宋禾将洗净的荠菜过滚水焯熟。然后放入蒜末,加入调料,淋上香油,搅拌一下那股荠菜独有的香味就混着香油香蔓延开来。

这时候也是有荠菜的,李家村的荠菜不止初春有,秋末初冬也不少呢。

而且经霜打过的荠菜吃着还格外清香一些。

别看她们家有四个人,可所有人的饭量加起来可能都比不上一个强子姑父。

所以宋禾没做太多菜……也做不了太多菜。

把凉拌荠菜端上桌,而后打两个鸡蛋,切些昨日从山上采的香菇一同煮汤。

这味道,鲜美得很!

香菇是山上自然生长的野菇,张奶奶说这种菇长在砍断的树干上,不需要菌种,自然而然就能长出菇来,连下雪天都有,而且味道奇香。

这会儿还没入口,光是一闻,她就知道张奶奶说得不错。

“吃饭吃饭!”

三个人哪还需要宋禾催,她转身一看,几人已经坐在桌子上,甚至碗筷都摆放整齐。

宋禾放下香菇蛋花汤,惊喜道:“哇,是谁猜到了姐姐脑袋中在想啥,居然晓得要先拿碗筷!”

“我!”

三人齐刷刷举手,口水直咽,眼睛止不住瞄着桌子上的菜。

“你们可太棒了,奖励你们今天可以自己盛饭,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过可不能撑到肚子,晚上没准还有肉。”

听说有肉,几个小孩眼睛都亮了。

小妹竖着一根手指头:“那我只吃一碗,留些肚子装肉可以吗?”

“可以呀。”

宋禾给自己盛了饭,然后把勺子递给大娃。都快五岁的小孩了,自己哪能不会盛饭呢。

她迫不及待吃一口暄软的白米饭,一瞬间体内的多巴胺好似快速分泌,心中的快乐达到顶峰!

呜呜呜,宋禾简直要泪流满面。

阔别已久的白米饭啊,想死她了。

没有掺糙米,没有掺地瓜,就是单纯的白米饭。这口给宋禾的感觉,比她吃一顿上千元的海鲜自助餐还要过瘾。

连吃好几口白米饭,接着配上清香鲜嫩的荠菜,再喝一口蛋花汤——哎!

宋禾舒服地发出一声喟叹。

——

队长家。

李队长刚调解完李二奶奶与王桂花的矛盾,此刻正背着手往家走去。

回到家坐下,整个身体的力气仿佛被抽了一般,直接靠在椅背上。

张秀娟瞅他两眼,不由得暗笑,将锅中温着的饭端出来,“其他人都吃完了,就差你。”

强子和大壮上了山,中午只有她和宁玉母女俩一块吃,才刚把石头哄睡着呢。

李队长摸出一支烟,无精打采:“没事儿,我等会儿吃,你忙去吧。”

张秀娟去厨房拧了块抹布,“强子他们还没回来,能有啥事儿忙?”

说着,把案桌擦了擦:“这回,又是谁家出了问题?”

李队长悠悠吐出一个烟圈,长叹一声:“还能有谁,李二奶奶和老王家的。”

“啧啧啧!”

她就知道。

李二奶奶想要孙子想得都入魔了,整天拄着拐杖到王桂花家。

又是在人家门口念叨各种乱七八糟的话,又是用手把人家的门槛里里外外摸个遍,都快摸出包浆来你说说。

因为这事儿,两家闹不少矛盾。

可老人家的想法有那么容易改变吗?

她家老李调解好几回,回回都装傻充愣,关键还不能拿李二奶奶怎么样。

要她说,王桂花就该把家里的太婆搬出来,这位在年轻时也是个厉害的角色,保准治得住李二奶奶。

不过,张秀娟颇有些幸灾乐祸:“你这表情,李二奶奶又出啥新招啦?”

李队长皱着眉将烟头扔簸箕上,抹把脸:

“李二奶奶也不晓得是魔怔了还是咋样,非要去偷王家的鸡蛋。”

他就纳了闷,你偷人家家的鸡蛋,自家就能有男娃吗?

李队长就是想破脑袋,都想不通李二奶奶是怎么得到这个原理的。

张秀娟哼一声,“李二奶奶这幺蛾子,哪是自己能想得到的。”

她努努嘴,瞄了一眼门外:“你这会儿就去村门口蹲着,我保准你能顺藤摸瓜,晓得这背后的原因。”

李队长正在埋头啃红薯,疑惑抬头:“咋,还有我不知道的事儿?”

“你不知道的事儿多着哩!”

张秀娟放下抹布坐在他对面,小心翼翼看眼门口,低声道:

“李奶奶成这样,跟上坪村那位神婆有大关系!”

李队长眉头一皱,严肃道:“张秀娟同志,咱们得破除封建迷信……”

“停停停停。”

张秀娟赶紧摆摆手,端起架子:“好,道理我都晓得,也不说了。”

李队长一梗,沉默好半天:“你继续说。”

德行!

张秀娟撇撇嘴,“上坪村那雷神婆神神道道的,打从李二奶奶五孙女出生后,她就和雷神婆混在一起了。

那一口乱七八糟的话,你以为是李二奶奶自个儿琢磨出来的?不,是雷神婆教的。”

她对这种事有点敬而远之,说信也信,说不信也不信。雷神婆这个人,张秀娟是有些怕的。

可因为她娘家与上坪村离的近,娘家妹子也嫁到上坪村,所以知道的事儿比村里人多些。

“哎,老李,我说你还是不要管太多,那雷神婆确实有两把刷子。

不过李二奶奶家穷得饭都差点吃不上,想来雷神婆的符纸是别想拿到手。”

李队长眉毛一竖:“张同志,你这越说越过分了,什么符纸,那都是封建愚昧!”

“愚昧就愚昧。”张秀娟不跟他争,甩子抹布回厨房,“重点是符纸吗……”

是雷神婆的本事。

前几日她妹还跟她说呢,有一对城里的夫妻找上雷神婆,那可是从市里来的。

市里!

说是家里没娃娃,让雷神婆算个合适的娃娃领养,希望能引几个弟妹来。

瞧瞧,那还是大城市的人,照样信雷神婆。

有许多读者说在那个年代办幼儿园有些不现实,其实现实中并非没有先例。我在下一章本章有说啦,看到读者一般都在这章问,所以这里再说一下~

1956年,吕家学在南川县西胜乡办起了第一所民办幼儿园,率先在农村兴起学前教育之风——来自南川日报数字报

——

明日入v啦,周五上夹子,这章是个小肥章,希望之后几天大家别千万养肥呜呜呜

不晓得大家还记不记得第一章李师傅的好运奶奶,照片上夹符纸的那位。

预收文:《七零之懒夫妻》,求求收藏!

程宝珠人如其名,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也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小废物。

18岁这天,程宝珠意外地穿越到1975年,成为十里八乡有名二流子的小媳妇。

看着眼前黑乎乎的咸菜,四面漏风的墙壁,以及塌了半边的旱厕……

她打算死一死。

厨神系统:宿主等等,你有金手指!

程宝珠:我还是想死。

厨神系统:有话好好说,先放下刀,请你看看年份,曙光就在眼前!本系统将提供餐饮行业一条龙服务,助你走上人生巅峰,成为富一代!

富一代?

厨神系统:对。你只要每天晚上跟着我学做菜,学辨认食材,种植食材,企业管理……

是吗?

程宝珠考虑片刻,然后把目光移向二流子丈夫。

——

徐川是远近闻名的“二流子”,兄长老实,爹妈溺爱,一年干不到三天活。

靠着爹妈兄姐养成个小白脸的他,成了整个村子里小孩最想成为的人。

原想一辈子就这么带着媳妇混下去,哪知绑定了一个奇奇怪怪的厨神系统。

不会做饭,滋滋——电击。

不会认字,滋滋——电击。

不愿学习,滋滋——电击。

徐川从此过着每晚被拉进空间,没学完一道菜便永远不能出来的日子。

——

村里发生大事儿,好吃懒做的徐家小儿子,娶了娇生惯养的程家小女儿!

大家伙对这对夫妻组合不看好,觉得这对夫妻不是饿死就是穷死。

哪知这对游手好闲的夫妻俩竟然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第一年还清队里旧账

第二年手上有了余钱

第三年在城中开了店

第四年……哎,第四年人家上首都去啦,再见面就是在报纸上!

——

ps:女主有完整独立的事业线,男主有完整独立的事业线,互不干涉。

架空年代文,男女主性格有瑕疵,最大的问题就是都【好吃懒做】,后期会改变。

游手好闲二流子×娇生惯养娇娇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明日入v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超级小神医

反派:偷看日记,女主们人设崩了

意倦爱迟

都市超级保镖

清穿之十福晋她又忽悠人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茶艺长姐,反向带娃[六零]
连载中大鹅踏雪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