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三原县难

“郡主,新昌公主和吉安郡主已至,正在门前落轿。”

蒙元玖停止侍弄花草,让人把这面前这几盆菊花先撤下去。“她们怎么会过来,我并未收到二人的帖子。”

说话间,人已经走到了门口。三人见面之后,蒙元玖引二人到正堂落座。

吉安郡主开口表达歉意:“我们正在清宁宫,殿下提起榆宁郡主初来此地想必有诸多不适,我们年纪相仿,所以一时兴起突然登门拜访,希望没有打扰到你。”

“我初来乍到的确有许多地方不熟悉,两位光临寒舍,榆宁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觉得是打扰呢?”蒙元玖请她们尝一尝府中的糕点:“还要多谢皇后殿下一直挂念着榆宁。”

新昌公主端起茶盏轻嗅,赞叹道:“是茉莉的香气。榆宁郡主府上的茶比起平日所饮似乎更加浓郁。阿姊,你也尝尝。”

吉安郡主依言照做,抬手时露出了腕间的手绳,理如绫纹,十分漂亮。“的确是难得一品的好茶。殿下待人亲和,榆宁郡主安心接受她的好意便是最好的谢礼了。”

蒙元玖报以一笑。“二位若是不嫌弃,就请带一些回去吧。这茶原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只是我途径南方时恰好是当地的采茶时节,从他们手中买了许多,一起带到长安了。”

“既然如此,那就多谢郡主的美意了。”

“郡主府上的糕点尝起来也很特别。”

“师……我在游历之时经常去往乡野之处,当地百姓经常食用这种糕点。我尝过后觉得不错,便向他们请教,不知公主和郡主可还吃得惯?”

新昌公主手中还拿着一块糕点,闻言点头道:“我们偶尔也想要尝一尝别样的口味。”她抬眼一笑,瞥到正堂角落里放着一张琴。“榆宁郡主可是擅琴?”

“我虽不是青苍人,却也学过琴棋书画。后来又有了其他喜欢的事物就渐渐生疏了。此琴是长辈所赠的生辰礼,想让我继续陶冶情操,如今看来可能是白费工夫。”

“神晖?”

“早就听闻吉安郡主琴技高超,只是远远看了一眼就能认出这把琴。”蒙元玖请她们移步:“据说这是先秦时期一位乐师所制。我虽不才,却也不愿辜负这样的好琴,所以此次特地将它带到了长安。”

吉安郡主盯着神晖琴,许久才开口道:“若是能听到它的琴声就好了。”

“如果你想的话,现在就可以。”蒙元玖让吉安郡主坐下来抚琴。“我的琴声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不知我有没有这个荣幸成为你的听众?”

“郡主太过谦虚,只是我并不擅琴,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新昌公主解释道:“阿姊的确有一张琴,但她最擅鼓瑟。”她走到桌前坐下,提起另一个话题:“榆宁郡主外出游历,应该见过许多有趣之事。宫中实在无聊,你可不可以和我们讲一讲?”

“二位想知道哪里的事情?”

“嗯……”新昌公主沉思片刻,问道:“你去过海右吗?”

“海右?”

海右的祖先居住在西海之右,他们是匈奴人的后代,阿史那氏。后来部落被邻国攻破,全族尽灭,只有一个十岁的小孩子因为对方的怜悯之心留下一命,断其手足后被扔到了草丛旁,由一母狼喂养长大,双方结合后,母狼有孕。邻国之王得知此儿尚在人世,重金派人刺杀。使者见到卧在一旁的狼,想一并杀之。此时恰有神物闪现,将母狼带到了西海之东的一座山上。山有洞穴,里面土地平整,长满青草,放眼望去四周皆是高大的山峰,十分安全。母狼藏身于此,生下十个男孩。他们长大之后,各自成家孕育了自己的后代,各为一姓,阿史那就是其中之一,他最年长又最贤明,于是成为了十部中的君王。以狼头为徽,表示不忘其本,延续至今。后代繁衍至百家,有一人率部落走出大山,成为现在的海右。

“苍鹰是青狼的天敌,海右人十分忌讳,日常生活中从不会提起。妇女喜爱动物样式的饰品,却从不会选择苍鹰。”

“原来还有这样的说法。”新昌公主好奇道:“若是有人在身上绘着相关的图腾,是不是连海右的国门都踏不进去吧?”

蒙元玖笑道:“海右虽然民风粗犷,但也不会随意去掀开人的衣衫啊。只要不在显眼之处隐藏起来,那还是没问题的。”

吉安郡主和新昌公主对视一眼,惋惜道:“榆宁郡主见多识广,有些事情从你口中说出竟比传奇还有趣。不过我们还要去一趟清光,不得不离开了。”

新昌公主一脸不舍:“我真想继续听下去,下次出宫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

“榆宁郡主要在长安久住,总有机会的。你爱举办宴会,到时候就可以邀请她过来。”吉安郡主出言安慰。“那我们就先告辞了。”

木制的牌匾上仅刻着三个简单的字——千金坊。作为长安城中最大的药坊,千金坊靠近悲田坊,每到陈藏器坐诊之月,这里就变得更加热闹了。

千金坊内陈设井然有序,即便是初次来到这里的人,在管事的帮忙下很快就可以到达自己的目的地。蒙元玖拿出玉牌后被人带到了客堂。

“陈叔,一别多年,您看着却好像从未改变。”她面带笑容走上前去问候这位许久未见的长辈:“您的身体可还安康?师父不能进城,他特意叮嘱我过来看望您。”

结束问诊的陈藏器看见熟悉的晚辈欣喜道:“我一切都好。来到长安任职后每天都很累,但是能为百姓做几件实事,很开心。”

青苍帝继位后,重用贤才良士。

陈藏器考取进士后便应召到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原县,成为负责具体庶务的县尉。处理日常公务之余,还经常为家境贫寒的百姓诊病。面对疑难杂症,他深感无力,但仍然不断研读医学著作,精进医术。然而久远年代留下的书籍早已落后于时代,于是陈藏器翻山越岭,走访民间,决定撰写一部新的本草全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貂珰

橘涂十一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
长安城的小时光
连载中姜至ov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