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皇后看着他叹了一口气:“当日你阿娘把你送我身边,是为了保护你,却也因此给我带来许多慰藉。说起来,本宫还要感谢杨贵嫔才是。”
“有两位娘亲的疼爱,是我应该感谢你们才是。”忠王笑道:“先生这几日夸我的字不错,母亲若不嫌弃,儿送您一幅可好?”
王皇后没有说话,她牵过忠王的手拍了拍。
忠王回去的途中,叮嘱近侍道:“母亲最近心情不好,让人千万不要懈怠。”
“是。不过,宫中并不是第一次有新皇子诞生,为什么这一次皇后殿下如此在意呢?”
“这不是你该打听的事情,再有下次我就把送到内侍局。”
“奴知错了,请王爷息怒。”
到底是不忍心,忠王又继续教导了几句:“你从小就跟在我身边,自然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谨言慎行才是,否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命了。”
小小的一张脸上满是严肃,内侍看了之后忍住笑意,答应道:“是,奴以后一定谨言慎行,规规矩矩。”
李木志得知此事之后,整日战战兢兢,直到降职的旨意下来,他才松了一口气。
“主君,您被降为御史中丞,为何见到旨意后并不觉得难过呢?”
“难过?”李木志冷哼一声,庆幸道:“云雾是我特意从岭南带回来举荐给圣人的,如今他意图暗害圣人,我却只是降职,这已经是圣人的恩典了。不过”他生气的将茶盏一摔,怒道:“我好不容才从岭南这个偏僻的地方的回来,又坐到了尚书一职,全都被云雾毁了!”
“主君放心,您都能从那么偏远的地方再调回长安,如今的局面对您来说根本不值一提,说不定这只是苍天对您的考验,日后您的官或许远在尚书之上。”
听了管家的劝慰,李木志转而一笑:“你这人就会说好话。对了,云雾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尚未。按理说大理寺已经着手调查了,但是迟迟没有消息传来。”
“你派人盯紧他,别再有不利我的流言传出来了。”
管家点点头,正要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阍者来报,说府外有一位女子求见。
“女子?”管家问道:“她的名字呢?”
“她说自己叫锦屏。”
管家看向李木志,明显是不认识的样子,于是吩咐道:“主君不见。难道什么人都能来拜见了吗?”
“她说可以帮助主君解决目前的麻烦。”
“哦?有意思,那就请她到客堂等候吧。”李木志缓缓起身:“我去见一见这位能帮助我的人。”
李木志一走进客堂,就看到一位女子坐在座位上,悠闲的品着茶。
“锦屏娘子倒是一点儿也不客气。”他坐在对面闲聊道:“李某虽然才回长安不久,但是对这座城里发生的事情也算是了如指掌。不过,锦屏这个名字却从未听过,娘子该不会是在骗我吧?”
“李尚书,不对,现在应该称为李中丞”锦屏笑了一下:“在下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百姓,无权无势,在没有庇护前怎么敢将自己暴露在众人面前呢?而且,长安城这么大,您确定您了解这里的一切吗?”
“我们二人不必互相试探了。”李木志开门见山:“如果你想证明自己,不如直接一点。”
锦屏倒也干脆,毕竟她真的是为了帮助李木志。“李中丞可知道如今的皇宫中谁最受宠吗?”
“当然是武惠妃。”李木志毫不犹豫:“前几日她又诞下一子,圣人立刻就将她从婕妤封为惠妃。武惠妃年轻貌美,眼下没有任何一位妃嫔可以与之媲美。”他反应过来,问道:“你是想让我去见她?”
“中丞果然机智。”
李木志没有立刻接受,他反问道:“如今太子已立,你却让我在这个时候去和武惠妃相交……而且,她是后宫嫔妃,我是外臣,如何能私自相见?锦屏娘子究竟是来帮我,还是要害我?”
锦屏给出建议:“您何必试探呢?世人皆知您与太子不睦,这次云雾的事情即便真的和您无关,殿下恐怕不会这么想。陛下正值壮年,未来还长,谁也不能确太子会一直待在这个位置上,对吧?”她将一张纸条放到桌上,然后轻轻推了过去:“这上面记载着武惠妃的喜好。在下过来的时候,正好看到武府为了庆祝皇子的诞生,正在举办宴会。”
“锦屏娘子准备的很充分。难道是在宫中有耳目?”
“皇宫铜墙铁壁,守卫森严,在下一个普通百姓能有什么耳目。但是,钱帛动人心,只需要找到一个宫女问一问即可。中丞不也是这么做的吗?”
李木志曾经想方设法打听青苍帝的喜恶,所以才在进京之时推荐了云雾。
“这世上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善意,更何况你我非亲非故,这样的做法只会让我觉得背后一定有更大的陷阱在等着我。”
“您同意见我,却不相信我?”
“拜会武惠妃一事听起来的确可行,但是我不明白你的来意。现在的的确我急于恢复陛下对我的信任,却也因此更加需要谨慎。”
锦屏不知为何叹了口气:“李中丞担任岭南刺史时,我恰好就在那里。我本是益州人士,偶尔也爱四处游玩,心血来潮时来到了岭南。因为山陵的阻碍,岭南在很多人眼中是偏僻之地,可于我而言却是一处世外桃源,因此,我选择在此处小住几年,还将身上的钱财全都拿去租地,自给自足,倒也自在。只是可惜,我的命似乎不太好。”
蝗灾从未光顾岭南,这里的农业得天独厚,锦屏以为自己可以很顺利的度过这几年。可惜天不遂人愿,田地里的农作物刚刚发芽,竟然遇到了百年难得一见的蝗灾。她的幸福生活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身无分文的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了县衙,但他们一看到我的样子,不由分说就把我赶走了。绝望之际,您出现了。”锦屏不好意思道:“之前,我也听说过您的事迹,以为此事会不了了之,可没想到您竟然下令让当地官员扑灭蝗虫,虽然会有不赞同的声音,您还是顶着坚持了下去。这样一来,我租赁的田地慢慢恢复了,我也得以在岭南继续生活。后来,我离开南方来到长安,便想办法积攒人脉,希望到时候可以帮到您。”
李木志闻言挑了挑眉:“你怎么知道我会回到长安?当时,连我自己都不确定我会回来。”
“李刺史心中有百姓,自然应该回到长安。”锦屏笑道:“其实初次听到您回来的原因时,我有些失望,所以我选择离开长安城,住到了终南山。之后,知道您在朝堂上力挺姚公治理蝗灾,我就明白您并没有变,依旧是那个心怀百姓的好官。而且,您因为云雾降职,也算是……”
她话没说完,但李木志明白她的未尽之意。“既然如此,那这东西我就收下了。总之,无论如何还是要多谢你。”
“李中丞言重了。”锦屏微微颔首:“这对于您来说,可能是应尽之责,但对我来说就是救命之恩。我还从未向您道一声谢。如今却先接受了您的道谢,实在不应该。”
“都是在帮忙,又何必分个高低?”李木志眼看到了用膳之时,开口邀请她留下用饭。
“不敢。家中还有人在等候,这便告辞了。希望中丞接下来一切顺利。”
“借你吉言了。”
锦屏才走出李府,李木志就命人悄悄跟着她。
“主君还是不相信她?那她的提议您……”
“来历不明的人,我怎么能轻易相信。不过”李木志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字条,吩咐道:“你派人去查一查这上面的真伪。”
管家领命后,立刻就行动了。
等到锦屏终于甩掉身后的尾巴时,道童才出现。
“成娘子,你编的故事恐怕比书肆里的传奇还要真上几分。那李木志明明就是一个奸臣,而且你们之前从未见过。”道童抱怨道:“若不是他非要请先生入宫,先生又怎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为什么我们还要帮他?”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锦屏瞥了他一眼:“奸臣不好吗?奸臣才好呢。再说了,云雾自己做出的决定,谁又能阻拦?他不是让你找个地方藏好,到处乱走什么?”
“……我知道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