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鹤开门见山:“卢大人可是寻到了我昨天所托的卷宗?”
卢少耆道:“前几日早朝,皇上在金銮殿上对国师才华大肆褒奖,令下官等无一不佩服,又说国师有通天彻地之能……”
允鹤莫名其妙:我问卷宗之事,这人忽然扯这些做什么?
“卢大人可是查找卷宗之事有什么难处?”
卢少耆忙道:“难处倒没有,昨日国师吩咐过后,下官便马上命人翻阅了大理寺过去三十年的卷宗,幸不辱命,终于找了几宗与黛子山相关的案件。下官怕这些卷宗数量不够,不足以让国师对黛子山有充分的了解,特意又把负责撰写长安史志的沈大人叫来了,沈大人这里还有一篇关于黛子山由来、命名的笔录,国师可以参详。”
允鹤扫了眼卢少耆拿来的卷宗,数量倒是不少:“那……卢大人先坐吧。”
卢少耆摆下卷宗:“坐是不坐了,这几宗案子,国师自行参详,若有什么问题,就与沈源沟通。”
沈源吓了一跳:“我?下官也只是负责记录当地的风物景致……案件之事,下官一概不知。”
卢少耆讪笑两声:“那……国师先自行参详,下官告退。”拱手匆匆行过礼,悄悄一扯沈源的衣角,便要离席。
允鹤看他二人神情古怪:“二位大人不稍坐片刻喝杯茶吗?”
“不坐了不坐了。”两人急急忙忙的起身,连脚步都不曾停,又连声道,“国师留步,不必远送。”逃也似的走出国师府。
允鹤本就不喜欢朝廷那套待人接物的方式,看到他们匆匆便走,也不强留,随手拿起一个卷宗,发现上面都已经积了尘,纸张也泛黄,显然是放了有些年头:“正月初三祭台贡品油鸡一只,不翼而飞,疑似家中先祖显灵……”旁边有大理寺的朱笔标注:先祖葬于黛子山。
允鹤:“……”又换了一个卷宗,“窄巷胡同黄狗无故夜啼,疑似撞邪。”底下标注:黄狗买于城郊,抱回家中时途经黛子山。
再换一卷:“五月十六,有农妇骑驴经黛子山脚,驴子忽然发狂大叫,疯跑数十米,疑似冲撞邪祟。”
允鹤合起卷宗,无语扶额,他大概明白,卢少耆为何连茶都不敢喝一口就拉着沈源跑了。
他丢开这些杂七杂八的卷宗,抽出那份黛子山的山志。
沈源文笔倒是不错,一篇笔录洋洋洒洒,从西周黛子山原名苍莽,写到东汉时期因山有巨石,漆黑如墨,可以画眉,故而取名为黛,又因天长日久,口口相传,各家方言均有不同,黛山便渐渐被人顺口称之为黛子山。其后,文章开始大肆吹捧自唐建都以来,文治武功,人杰地灵,又收录了大量描绘黛子山的诗词,更有李世民偶经黛子山,见起苍山入云,心情舒畅,抚松而远眺,后来方知松树乃仙人化形,遂保大唐国运昌隆等传说。最后是通篇褒奖大唐政绩的阿谀之词。
允鹤耐着性子看了大半,实在看不下去了,嘱咐琉璃把这些东西都收起来,伸手揉了揉眉心:指望这些朝廷大员,果然是指望不上的。
他喝了口茶,一振衣摆,决定还是按原定计划,亲自去一趟黛子山。
迟瑞正蹲在地上喂阿肥吃樱桃酱作早点。他用小银勺给阿肥喂一口,自己再吃一口。
阿肥目不转睛盯着他勺子的樱桃酱,若是迟瑞给它舀的那一勺舀得少了,就马上大叫抗议。若是下一勺迟瑞给自己舀多了,它照样不乐意。
看到允鹤要出门,迟瑞把樱桃酱全数给了阿肥:“允鹤哥哥……”
允鹤“啊”一声,回头交代道:“我出去一趟,晚点回来。你和绯羽在家里,不必等我吃饭了。”
迟瑞迟疑片刻,快步跟上。
允鹤有些诧异他会跟来:“你留在府上就好。”
迟瑞回头,看了眼迟珏卧房的方向:“……我想跟你一起去……”
他昨晚方才想明白了,一直躲在允鹤身后,只安心等着他来照顾是他所不愿意的。他名义上是国师的司晨,他想跟在他身边,就得有资格,作为同伴的资格。
允鹤只当他是不想与迟珏一道留在府内,然则黛子山上,虚实未明,他一个人自然来去从容,若带上迟瑞,怕是要分神的。
“你若不愿留在府上,出去散散心也是好的。”他唤了琉璃去库房取了几封银子,“你叫个人陪着,带上绯羽出去走走?”
阿肥听说这次是迟瑞带他出去,又觑着眼睛看到那几封银子颇为厚实,心中顿时升腾起一种当老大的优越感。迟瑞是凡人,名义上虽是由他带着它出去,但实际上,一切行动还不是要听它指挥。况且,在它眼里迟瑞就是个连钱都不会花的小呆子,到时候,自然是它要买什么就买什么。
当即大声道:“允鹤,你放心好了,我定会看好这个凡人的!”
迟瑞自小性格便是如此,要他鼓起勇气提要求已经是万难,一经拒绝,他心里纵失落万分,却也决计不敢再坚持纠缠。
倒是青儿在旁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文璟少爷昨日不是还让我陪着出去一趟吗?要不一会我们就去?”
迟瑞这才想起簪子的事情,勉强点了点头。
允鹤听说迟瑞曾私下邀着青儿外出游玩,倒是十分意外。在他印象中,这少年向来十分安静,在书房看书也能打发一整天的。想来这些日子待在国师府,是闷坏他了。
“我正要出城,与你们一道出门罢。”
青儿先前在宫里侍奉,是少有能出门的,此刻有机会与迟瑞外出游玩,心里也是大为兴奋,麻利的换了个男装便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