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宫阙暗流生

“英国公消息灵通。”萧青岚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朔风之败,确有其事。敌军凶悍不假,但此战之失,主因在于军械老旧,不堪使用,且后续辎重补给延误五日,致使守城将士无箭可用,无粮可食,孤军奋战,最终城破。”

她没有任何回避,直接将最尖锐的问题抛了出来。

军械、辎重,这背后牵扯的可就是兵部、户部,甚至工部了。

陆擎眼底闪过一丝精光,他要的就是萧青岚提及此事。他叹了口气,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竟有此事?兵部、户部竟是如此办事的?真是岂有此理!陛下,老臣以为,此事必须严查!追究相关人等失职之罪!”

他这话,看似在附和萧青岚,实则将矛头引向了朝廷各部,暗示是朝廷后方拖了后腿,而非是萧青岚指挥不当。

“英国公所言极是。”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众人看去,是谢云深。

他站起身,向御座和萧青岚分别行了一礼,从容道:“朔风之败,教训惨痛。臣以为,查清军械辎重延误根源,整顿相关衙署,确为当务之急。然,北境将士用命,长公主殿下临危受命,稳定局势,亦功不可没。当务之急,乃是抚恤伤亡将士家属,稳定军心,同时彻查缘由,以儆效尤,方能使逝者安息,生者警醒,而非在此宴席之上,空论是非,徒惹伤感。”

他这一番话,既肯定了追查的必要性,又点出了抚恤和稳定军心的优先,最后那句“空论是非,徒惹伤感”,更是隐隐指责陆擎在家宴上提及此事不合时宜。

逻辑清晰,立场公允,瞬间将陆擎那点煽风点火的心思压了下去。

皇帝点了点头,适时开口:“谢爱卿所言甚是。朔风城一事,朕已命人着手调查。今日家宴,不谈这些。来,众卿满饮此杯!”

皇帝举杯,众人自然纷纷跟上,这个话题便被轻轻揭过。

陆擎脸色微沉,看了谢云深一眼,闷声坐下。他本想借此机会打压一下萧青岚的气焰,顺便试探皇帝对北境军权的态度,却没料到被谢云深横插一杠。

萧青岚端起酒杯,指尖摩挲着微凉的杯壁,目光再次掠过对面那个靛蓝色身影。

他又一次,在不经意间,帮她化解了一场刁难。

宴席继续,气氛似乎又重新热络起来。但经过方才那一番“争论”,许多人看向萧青岚和谢云深的目光,又多了几分深意。

稍后,皇帝离席更衣。席间的规矩便松散了些,众人开始走动敬酒,三三两两交谈。

萧青岚不喜欢应酬,便寻了个借口,走到殿外廊下透透气。

冬夜的寒风凛冽,却吹得人头脑清醒。麟德殿地势高,站在这里,可以俯瞰部分宫城夜景,点点灯火在雪夜中明明灭灭。

“殿下。”温和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萧青岚没有回头,也知道是谁。

“谢侍郎。”

谢云深走到她身侧稍后一步的位置停下,与她一同看着远处的灯火。

“殿下方才席间应对,令臣佩服。”

“佩服什么?”萧青岚语气淡漠,“佩服本宫直言不讳,差点着了别人的道?”

谢云深微微摇头:“臣佩服的是殿下一心为公,不计个人得失。朔风城之事,殿下本可轻描淡写,或推诿于客观,但殿下却选择了直面问题核心。”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些,“只是……这长安城中,很多时候,直言并非上策。”

“那何为上策?”萧青岚转过身,看向他。

廊下的宫灯在他清俊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因势利导,借力打力。”谢云深看着她,“譬如今日,英国公想借朔风城之事试探殿下,殿下亦可借此,将‘彻查军械辎重’之事,在陛下与众臣面前摆明强调,使其成为朝野共识。如此一来,背后动手脚之人,反而会投鼠忌器。”

萧青岚眸光微动。

她明白他的意思。

在边关,她习惯于直来直往,用实力说话。但如今在这朝堂之上,许多事情需要迂回,需要算计。

谢云深这是在……点拨她?

“谢侍郎似乎很擅长此道。”她语气中听不出情绪。

谢云深淡淡一笑,带着些许自嘲:“臣身处其位,不得已而为之。让殿下见笑了。”

这时,殿内传来动静,似乎是皇帝回来了。

“风雪寒重,殿下保重凤体,臣先行告退。”谢云深躬身一礼,转身先行步入殿内。

萧青岚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处,心中思绪微转。

这个谢云深,看似是青宏的刀,但行事似乎又有自己的准则。他屡次示好,目的何在?

她又在廊下站了片刻,直到赵寻来到她身后。

“殿下,方才得到消息,我们离京后,北境军中略有骚动,几位副将之间似有龃龉。还有……兵部那边,有人开始暗中接触我们留在军中的一些中层将领。”

动作来了。

她离开北境,那些牛鬼蛇神便按捺不住了。

“知道了。”她语气冰冷,“让我们的人稳住,按兵不动。收集证据,尤其是兵部那边接触将领的证据,要确凿。”

“是。”

回到殿内,气氛依旧热闹。

萧青岚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依旧从容地坐在席位上,偶尔与上前敬酒的宗室命妇寒暄几句。

皇帝似乎心情不错,还特意召了教坊司的舞姬表演新排的舞蹈。

然而,在无人注意的角落,英国公陆擎与成国公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而谢云深,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垂眸看着杯中晃动的酒液,不知在想些什么。

宫宴终于在戌时末散去。

萧青岚乘坐步辇出宫,朱雀门外,公主府的马车早已等候。

坐在摇晃的马车里,她卸下了在人前的从容,揉了揉有些发胀的额角。

这宫宴,比打一场仗还要累。

回到公主府,沈嬷嬷早已备好热水和解酒汤。

沐浴更衣后,萧青岚穿着舒适的常服,坐在书案前。案上摆着几封密信,是北境刚刚送达的。

她仔细看着,眉头渐渐蹙起。军中的情况,比她预想的还要复杂一些。副将不和,兵部插手,长此以往,北境防线恐生大变。

必须尽快想办法破局。

她拿起笔,沉思片刻,开始写信。不是给北境的将领,而是写给几位她信得过的、在地方上任刺史或节度使的故交旧部。朝中的力量她暂时薄弱,需要从外部借力。

写完信,用火漆封好,交给赵寻:“派人连夜送出,务必亲手交到。”

“是,殿下。”

赵寻退下后,萧青岚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冷的空气灌入,带着雪后的微腥。夜空依旧沉黯,无星无月。

谢云深那句“因势利导,借力打力”在她耳畔回响。

或许,她是该换一种方式,来下长安这盘棋了。

此时的谢云深也刚回到书房。他脱下沾染了酒气的外袍,换上一件家常的青色直裰。

亲随为他端来醒酒茶,低声道:“相公,听说宫宴上……英国公似乎对殿下颇为针对。”

谢云深接过茶,并不意外:“英国公觊觎北境军权已久,殿下回京,他自然心急。今日不过是个开始。”

“那相公今日为何要帮殿下说话?”亲随有些不解。

自家相公一向明哲保身,很少在公开场合明确站队。

谢云深抿了一口热茶,暖意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些许寒意。

“北境不能乱。”他放下茶杯,目光落在书架上一排排的史书和舆图上,“殿下在,北境稳。殿下刚离北境,就有人迫不及待想搅乱局势,其心可诛。于公于私,此刻都不能让殿下被这些宵小之辈困住。”

他走到书案前,案上摊开的是一份关于京畿雪灾的详细报告和应对条陈。

“何况,”他拿起笔,蘸了蘸墨,声音轻得几不可闻,“咱们这位长公主殿下,与朝中这些只知争权夺利、罔顾民生之人,终究是不同的。”

他低下头,开始批阅公文,烛光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映在墙壁上,显得尤为孤独。

长安的夜,还很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长安雪重时
连载中解之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