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肃一行入驻刺史府不过一个时辰,便有传令官来报,城门外有人马聚集,正叫嚷着开门。
成肃登城一看,果然是庾慎行手下的文武佐吏,虽只有百余人,可不乏朝廷委任的世家子弟,处理起来确实有些棘手。
为首那人道:“成将军不让我等入城,难不成是想要造反吗?”
成肃厉声道:“宋长史所言差矣!成某非但不是造反,其实是替天子平叛!”
宋光甲怒火冲天地站在城外,气不打一处来。这成肃数年前还是欠钱还不起的穷光蛋,如今竟凭战功一路高升,怎能不令他忿忿不平?可这人终究是个武人,而自己身为军府长史,岂能在气势上输了他?
“南平王镇守京门,岂会叛乱?我等要当面向南平王讨说法!”他扫了身后众人一眼,高喊道。
此言一出,城下众人纷纷附和。
“事到如今,宋长史居然还一口一个南平王!不瞒诸位,庾慎行已经伏法,诸君若想看,只能看他的头颅了!”
成肃示意城上军士将与庾慎行的头颅挑起。众人辨识出那血淋淋的一团,登时骇得鸦雀无声。
成肃满腔诚恳道:“诸位!当今天子已由江州刺史从寻阳奉迎回京,密诏我等克期齐发,诛除逆党。今日不但是庾慎行的死期,更是庾慎终的死期!此时到金陵,必定能看到贼首悬于朱雀大航。诸位岂不是大魏之忠臣?如今兵临城下,所欲何为?”
“这……”宋光甲刚刚得知城中骚乱,心头便有了不祥的预感,如今亲眼见到庾慎行的头颅,丝毫不再怀疑成肃的话,一时间方寸大乱。随行的人马本就不愿意跟他趟这趟混水,顿时交头接耳打起了退堂鼓。
平心而论,庾慎终不过是沾了他父亲庾昌若的光,他本人还真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当初他登上皇位时,宣武军众人虽心有不甘,却敢怒不敢言。如今他连龙榻都没捂热,又岂会与这些军府属官结下过命的交情?因此成肃眼瞅着军中有头面的人物互相交换着眼神,已是要撤退的架势了。
而这百余人中地位最高的还是为数不多的世家子弟,对他们来说天子是谁都无所谓,何必为了争这没来由的闲气而冒险?于是斗志全无,三五成群地打马回身。
宋光甲没办法,咬牙道:“原来只是个误会,是我莽撞了。既然如此,我等便回去听朝廷的号令,不在此打扰将军了。”
成肃目送着这群人离开,暗中松了一口气。庾慎终还好端端地在金陵当皇帝呢,幸好用庾慎行的头颅唬住了他们,要不然争执起来还真不容易收场。
不过……有宋光甲这个军府长史在,他从宣武军中招引人马确实束手束脚的。
他思忖着回到刺史府坐镇,吩咐部下整顿军队清点人马。这时江北的信使快马加鞭入城,称孟元礼一行顺利击杀了临海王庾慎言,正率领人马渡江而来。
两军在城外会合,士马盛众,军容整肃。
成肃略一迟疑道:“方才庾慎行手下宋光甲率众来城下质问,我诈称庾慎终已死,将他哄骗过去。然而这并非长久之计,若他回过神来,向金陵泄露了消息,恐怕对我军不利。”
“将军还顾忌着同僚之谊吗?”江北军中一位样貌俊雅的中年将军笑道,“李某愿替将军解决了这个麻烦!”
他说罢招呼数人打马而去。成肃暗自称奇,他与这李劝星并不相熟,没想到对方竟然立刻明白了他的心思。
李劝星很快回来,将宋光甲的官帽扔到马前,二人相视一笑,挥鞭直往宣武军大营而去。
————
诸将领一日便召集了近两千人,旌旗招展,声势浩大。成肃在众人中最年长,被一致推举为盟主,当下发号施令,整顿人马,明日出征。
江岚引荐的主簿唤作何知己,看上去不过三十余岁的文弱书生,却是倚马千言,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檄文出来,快马加鞭发送到四方郡县。
待人员部署到位,成肃负手在将军府内踱步,疲惫地揉着眉心。
江岚也一脸倦容,犹自宽慰道:“将军,有孟将军驻守京门,我军断无后顾之忧。李将军等人也是身经百战,也不会在京城守卫面前落了下风。明日之战,必胜无疑。”
成肃沉默地点点头,道:“宣武军的将士,我自然有信心。只是想到了前年这个时候,正是庾慎终引兵犯阙之时。倏忽两年,早已物是人非。”
江岚也陷入了沉默,望着被落日余晖染透的天边云霞,喃喃道:“不知道阿蛮他们如今可好……”
成肃心里也没底,徐崇朝年纪尚轻,处世稚嫩,能不能在北国风云间活下来,实在是不可预料。他见江岚为舅氏伤怀,便安慰地拍拍对方肩膀道:“等咱们打赢了庾慎终,他们不就能光明正大地回来了?”
“但愿如此,”江岚眸中又浮起希冀,“所以……此战必胜。”
众将领当夜便一同歇在了刺史府。
成肃让成誉回家报平安,结果半天敲不开门,正以为发生了什么不测,便见狸奴的小脑袋从墙头上探了出来。
“原来是阿叔,”狸奴长舒了一口气,下来给他开了门,急切道,“我阿父怎么样了?”
“安稳得很。”成誉步入堂屋,发现一家人都战战兢兢地围坐在一起,温氏更是面色苍白,让刘婆不停地给她顺气。
早间城里大闹一场,又是兵荒马乱喊打喊杀的,可把老人家吓坏了。她最初以为是海寇作乱,听狸奴回来说庾慎行死了,再联想到自己这旬月以来早出晚归行踪诡秘的两个儿子,就是再迟钝也琢磨过不对劲来了。
柳氏虽也提心吊胆,倒也算镇定,便一五一十地把成肃的打算告诉了她。
温氏半信半疑地问成雍:“这件事你知不知道?”
成雍为难地摸摸脑袋:“儿知道一点点……阿兄和阿弟经常在一起商量,儿不知道他们具体的安排,但造反这件事还是清楚的。”
“造什么反!”温氏瞪他一眼,自我宽慰道,“这是替天行道的好事……可你们怎么都不跟我商量呢?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咱家这些脑袋都不够砍!你们到底有没有把我这个母亲放在眼里……”
成雍默不作声地低头挨训,直到温氏气歇了才道:“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罢……阿兄足智多谋,定然是心中有把握。现在街上跟往常一样,这么久了都没人来咱家,看来是他们都已经清理干净了……”
成誉的敲门声就是这时候响起的,差点没把温氏吓晕过去。
狸奴胆子大,这才去把成誉迎进来。
成誉三言两语安抚住温氏,又交给她一份军中的檄文。
“我看这个做什么?”温氏暂且放心地坐回榻上,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事已至此,我说什么也没用了。行军打仗的事我也不懂,只愿你们明日好好打,把庾慎终赶出金陵,然后平平安安地回来。老婆子我下半辈子还等着沾你们的光去享福呢。”
成雍接过他手中的檄文,认真读了一遍,赞叹道:“军中竟有人写得这一手好文章!”
成誉应道:“是阿兄新收的幕僚,唤作何知己。”
成雍不认识,也不再追问,又翻看那文章,突然疑惑道:“檄文里说,益州刺史宗达扫定荆楚,江州刺史薛义安奉帝回京,镇北参军钟长统保据石头,扬武将军崔甘泉已据历阳,征虏参军周士诚以为内应——这可是真的?”
“虚张声势而已,阿兄不必当真。”成誉道。
“那这些人是……”
“只有钟将军和崔将军是自己人。”
成雍着实无语了。
成誉见时辰不早,便着急回去商议军情。温氏虽然舍不得,但总不能拖累了儿子,于是千叮咛万嘱咐地送他出了门。狸奴悄悄追上他,道:“明日攻打金陵,我能不能一起去?”
成誉瞥她一眼:“不能。战场上刀枪无眼,你一个小孩子瞎搀和什么?”
“我不是小孩子,我已经十二岁了!”狸奴反驳道,见对方转身要走,连忙拦在路上,“而且我的刀枪和箭术已经很好了,上次演练沈星桥还夸过我呢!哎,阿叔别走呀,我真的可以,哪怕是给将军们牵马坠镫,一定不会拖后腿!”
成誉止步,正色道:“此事并非儿戏,后果你也承担不起。若要再胡搅蛮缠,我便一字不漏地禀告你阿父。”
“那你说我习武是为了什么?”狸奴恨恨道,“我这几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还不是为了修得一身本领,像宣武军中的儿郎一样,在沙场上建功立业。阿叔,我见过守城门跑杂务的小兵,跟我一般年纪的比比皆是,为什么我连这些最简单的事情都不能做呢?”
“你若真的是为了不负既往所学,那更要加倍小心地保护好自己这条命。军营里从不缺卖力气的莽汉,”成誉的语气前所未有地严肃,“现在还太早,狸奴,你还没准备好。”
狸奴望着他决然远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