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让匈奴人晚一个月再回匈奴?”
漆姑低着头,看着长信殿的地板,垂眸道:“是。”
“为了那个和你同住一个村的李巧?”
漆姑微微抬起头来,看着都已经这个时候,还在处理政务的母后,她道:“是,也不是。”
“哦?”皇后周中的笔停了下来,似乎有些兴趣,看向女儿的发顶。
漆姑听出母后语气中有了一丝兴趣,接着说:“李巧如今已经封了长公主,多给她一些时间准备,将来到了匈奴,她能够适应更好,对大晋来说或未尝不是好事。”
“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眼光,除此之外呢?”
“还有就是,匈奴此次前来,并不是真心要和大晋修好的,他们求娶大晋的公主,也不过是为了试探新生的大晋实力如何,来都城这几个月,他们已经知道,大晋虽然初步安稳了,但饥荒的事情,瞒不住他们,若是轻易让他们离开了,岂不是让他们这样轻易的就以为大晋怕了他们,不若向他们展示展示,咱们大晋的‘拳头’好让他们回去掂量掂量,敢不敢和大晋对着干。”
其实这第二个想法,也是漆姑胡乱想的,这想法行不行,她向母后只会评判。
她只是想到阿父曾经说过,有时候展现实力,不一定要真刀真枪,也不需要用嘴说,阿父说:“震慑敌人,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的实力摆在他们面前,这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也可以叫:请大儒为我辩经。”
就像那年在家里村,一开始,很多人并不相信阿父培育出来的麦种可以比普通的粟麦提高两成的收成,甚至还嘲笑阿父异想天开。
阿父也不解释,他只是来年丰收的时候,将他们种的粟麦如小山一样,一堆堆,金灿灿的全都摊开在地上,村里人一传十、十传百争相来围观,后来还吸引了十里八乡的人来看。
那些人看了,眼馋得不行,都按捺不住上前主动问询,他阿父是如何做到的,阿父没有一个一个回答,而是告诉这些人,想知道的,三日后到此地来,他自然会告知他们办法,不来的拉倒,说得高深莫测,顿时让人相信了。
阿父当时说得讳莫如深,那时她不懂,今日想起来这件事,倒觉得这法子,用来唬唬匈奴人也不错。
成了让匈奴人短时间内不敢轻举妄动,不成也没什么,反正他们该如何也还会如何。
她并不指望着阿父的这个法子真的可以奏效,但起码她可以给李巧再争取一些留在长安的时间。
张皇后听了漆姑的提议,没有说可以,也没有说不可以,反而问道:“今日你去上林苑,是司马休渊送你回来的。”
张皇后和司马老太公有些旧识,最初,由她出面请求司马太公出山,陛下和她为了显示亲近,将他视为子侄一般的晚辈,一向唤他的字而不是官职。
“师父如今还居住在司马大人的别院,所以今日真巧在上林苑遇见了。”漆姑一五一十的回答,其实她知道,早在她来之前,她所有的行踪都已经摆在了母后的桌上。
“你和他多接触不是坏事,不过……”张皇后话还没说完,漆姑便知道她想说什么了。
“母后放心,我绝对没有非分之想,再说,我和司马郎君现在是兄妹相称,儿臣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绝对没有那等心思,更不会坏了咱们家和司马家的情分。”
“你……”看着过于通透的女儿,张皇后突然之间不知该说什么,她太聪明也太清醒了。
她的确怕她抵挡不住司马休渊这个人而爱上他,毕竟全都城,能抵挡住司马休渊的,也没有几个。
她和司马太公曾经有言在先,司马休渊的妻子,要由他们司马家来决定,她担心,女儿要是真一头栽进去,她如何说服那个倔强、强势的司马太公。
况且,就她看来司马休渊适合做臣子,却不适合做夫婿和女婿,所以才想给自己的女儿提醒一二,却没想到漆姑这孩子倒显得退避三谁的样子,生怕自己真和司马弘有些什么似的,当真也是稀奇。
这样也好,也免得她再担忧,她又问道:“郭姬今日给你送礼了?”
“回母后,就送了些场面上的东西。”
“她没有说其他的?”张皇后进一步试探。
漆姑摇头,上辈子她听不出母后的试探,这辈子是一听九知道母后的言外之意了,她再也不会像上辈子那样了,被郭夫人和二公主一忽悠,当真的在母后跟前为郭姬求情。
“没有。”张皇后心中满意的点点头,郭媛想打她女儿的主意,哼,那就让她多在披香殿好好养养病再出来了。
母女二人都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说完了正事,漆姑就要告退。
刚准备走,卢媪出声:“都这个时辰了,大公主不如留下来陪皇后用膳吧。”
张皇后看着桌上的卷牍,抬头看向一脸慈爱的卢媪,卢媪不看她,并不怕自己自作主张受到皇后的责罚。
她这些天来,看出这母女俩之间的生疏,她是过来人,以前的事情该过去的就该让她过去,在她看来,皇后娘娘太严肃了些。
本想着大公主回来,对皇后应该多少有些亲近的,没想到,大公主什么都像皇后,连性子都像这样的小心谨慎。
她想,两人这样下去,也不是事,那郭夫人的手段很简单直白,但若皇后娘娘和大公主一直无法交心,难保不会被其他从中挑拨。
今日,大公主主动求见,让她看到了她们破冰的希望。
却没想到,大公主为了李巧请求了皇后娘娘,澄清了自己和司马郎君绝无一点多余想法,也十分完美无瑕的夺过了郭夫人的诡计,样样事情都看的清,唯独对张皇后这个亲生的母后,刻意保持着距离。
若是换成大皇子,到了用夕食的时候,大皇子也会主动开口留下陪皇后用饭的,甚至还会劝皇后几句,要爱惜身子,按时用饭休息呢。
看着这母女二人如此客套,不像母女,反而像是君臣,她只得来做这一根线。
漆姑想的却是,母后时间宝贵,有太多事情要处理,和她吃饭怕是耽误了她,还是算了吧。
“母后夙兴夜寐,儿臣不敢耽误,不过还是请母后爱惜身子,政务再忙,也要按时用膳休息,大尽不能没有父皇也不能没有母后,儿臣这就告退,母后保重凤体。”
说完,漆姑就退后,走了……
张皇后严重的失望毫不掩饰,但是,低着头的漆姑是看不见了。
“她还是在怪我。”
卢媪安慰道:“没有,哪能啊,您看大公主进宫后办的这些事,桩桩件件,多么合您的心意,做得别提多漂亮了,这不正是您期望的吗?”
张皇后幽幽的叹了一口气,“是啊,是我期望的。”
隔日,承明殿内,司马弘、定远侯魏新以及左司徒高益三人在正在议事。
“各位爱卿啊,今日留你们下来,是想让你们想想,如今国库空虚,百姓粮食粮食种不出来,这税自然就收不上来,那些商人呢,东游西晃,税也不好收,税收收不上来,军队就没有军饷,那匈奴又在边关虎视眈眈,钱和粮的问题,你们得帮朕想想办法,不然我这吃不上饭,该天我可就上各位家吃饭去咯!”
晋元帝嬉皮笑脸,以玩笑语气说着国事,可是即便魏新这个和皇上从裕县一起一路打天下到现在的功臣,也知道,皇上看似玩笑的话里,一点都不轻松。
若是收不上税,那就要拿他们这些吃饱了喝足的大臣开刀,至于谁是那个第一刀,那就以功劳来了。
当然,皇帝肯定不会轻易对功臣动手,但是现在,若是不能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那之后可就不好说了。
魏新在晋燕之争中,劳苦功高,不仅贴身保护皇帝,也时常提一些建议,但是治国对他来说,不像打仗,他毕竟再厉害,也只是个小地方出来的,没有治理国家的经验。
因此他看向司马弘和高益,这两个人一个是百年氏族的优秀后起之秀,,周朝起,人司马家就是世家大族,乃周皇帝身边的肱骨,传承百年有余,还辅佐过前朝高祖。
司马弘虽然年轻,但却是司马家用尽全族治理浇灌的一株奇葩,他的才能,当得起帝后的看重。
从入朝堂之日,便如冉冉升起的新星,照耀了都城的天空,以及……都城的女郎一双双如狼似虎的眼睛,魏新暗自笑了一声,嘿嘿。
至于,高家,虽然不必司马家,那也是前朝有名的大臣,高司徒的祖父,曾经官拜大宰府,可惜高家在前朝蘼帝时,因为得罪蘼帝宠臣,被贬谪为庶人,后来高家投奔了燕王。
这是高家唯一的污点,不过楚沛一向心胸宽阔,知人善用,在晋燕之战中,高家被燕王身边的丛毅、姚战等燕国将领、亲信排挤,于是被曲岩使用了离间计,诏安到晋国阵营。
司马家和高家都有些本事,他看来,将来大司徒之位不是高家就是司徒家的。
不过,听说高益有意和司马家结亲,高家大女郎已经嫁给了大皇子,这二女郎正值妙龄待嫁,若是真嫁给司马弘,倒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
魏新心道,高益这老小子真鸡贼啊,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自己的竞争对手,以后司马弘还好意思和他这个岳父大人争那大司徒之位吗,退一万步来说,不管是高益还是司马家得了这位置,以后不都是一家人。
啧啧啧,要不说这些文臣,看着一个个高风亮节、人模狗样,其实心比谁都脏。
“陛下,微臣有一策,可解税收之急。”
楚沛眼神一亮,忙道:“休渊不必多礼,快快说来。”
“盐铁官营。”区区四个字,重如千金敲击在晋元帝和其他两人心头,就像牵连古刹的钟声响彻,振聋发聩的钟声结束之后,留下巨大的寂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