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101章 致远离开广告店 秋香领到出租屋

上官致远于是专门拣工厂比较密集的工业区走,看哪个工厂招工。这种办法虽然笨,但能立竿见影,最起码不会被黑中介骗钱。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被雨水淋湿的湿漉漉的路面上只有上官致远一个人在行色匆匆地走着,两边店面橘黄的灯光斑驳陆离洒在路上,片刻间一种流落辗转他乡的孤独涌上了上官致远的心头。这是公明塘尾村,转了一大圈,上官致远仍然没有走出公明,他去路边店买了一把雨伞。

“老乡,怎么是你?”当上官致远一转身的时候,一个女孩在朝着她喊。

“你是?”上官致远觉得女孩是有点面熟。

“我是阮秋香,你不记得我了?”眼前的女孩正是阮秋香,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那天晚上,我被逼得坐在你大腿上……”

“哦……”上官致远一下子想起了那天在松岗立交桥底坐车碰到的女孩。

阮秋香说她也是刚跳槽,现在就在塘尾的一家工艺品厂上班。阮秋香在店里买的都是衣架牙膏洗衣粉等日用品,她在外面租有房子,但厂里有宿舍,就搬到厂里来住了。

“你这么晚了,得找个住处,要不然被联防队抓到很麻烦的。”阮秋香在小店里买完东西,准备去厂里。

“我是今天刚辞工,还没有来得及找旅社。”上官致远望着前面路口的十元店指示牌说,“前面有个十元店,我去住十元店算了。”

“你说那个十元店啊,就在我厂门口,我带你去。”阮秋香领着上官致远往前走,“那哪叫店啊,就是一个大棚子,里面什么人都有,又乱又脏,就不是人住的。”

“哦,是这样啊。”上官致远只听说过十元店,可还没有真正见识过。

“要不这样吧,我先带你去看看,你觉得行就住。”阮秋香说到这里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要是觉得不行,要不你就住到我房里去。”

“住你房里?”上官致远道。

“我现在不是住到厂里了嘛,我原先和别人一起合租的房子就空着,反正还没有到期,你住几天也没关系的。”阮秋香说,“不过,房子离这个新厂比较远,我现在要上班,只能等下班后带你去。”

到了厂门口,阮秋香指着不远处的荒地上一个用石棉瓦盖起的大棚子说:“呶,那就是十元店。”

阮秋香进厂去了,这是一个名叫圣曼的台资工艺品厂。门口的保安都穿着印有“深圳保安”字样的蓝色保安服,每个进厂的人他们都要例行检查。据说,深圳所有的外资企业中,数台资企业管理最严苛。

十元店里灯光非常昏暗,偌大一个棚子,里面放着若干张铁架床,不分男女没有遮挡都混住在里面。两个简易厕所,里面弥漫着一股臊臭味,并排是男女分隔的冲凉房。

“亚洲电视本港台……”棚子的中部有一台老式电视机,本港台刚一播放广告,老板就换到了翡翠台。上官致远看到这是一部罗嘉良、陈锦鸿等主演的《天地豪情》,这部香港家族式电视剧,从2月份开始就连续在翡翠台播出。

里面住的人很多,大都是南下来没有找到工作的;也有近期被工厂开除的,或自己跳槽暂住这里的。

大约九点多的时候,阮秋香和一个长得瘦高的女孩来十元店找上官致远。

“老乡,你还是住到我房里去吧,这里太乱了!”阮秋香虽说知道这个十元店,但她从来没有进来过。

“这里面有些人长期不上班的,专门在外面混。上次,我在这里把钱丢了,害得我差点流落街头。”和阮秋香同来的女孩是钟祥人,阮秋香喊她汪牡丹。汪牡丹也是初中刚毕业出来打了工,住过几天下里巴人的十元店。

“钟祥?那不也是老乡吗?”上官致远一听说女孩是钟祥的,顿觉得很亲切。富川县的古大亨书记据说就是钟祥人。

上官致远一听汪牡丹的话,便想起那一年前去温州,途经金华汽车站时的遭遇,很是担心自己的钱失窃,于是决定去阮秋香的出租屋。

两个女孩走在前面,上官致远随后跟着。阮秋香、汪牡丹走的是近路,上官致远跟着走了好多弯弯的小道和窄窄的田埂。

这时,一轮皎洁的月亮在东边升起来了,朦胧的月色中,上官致远跟在两个女孩的后面,恍惚中似乎回到了山茶乡中学,似乎是和自己的学生走在暮春的田野。

汪牡丹说她的家乡在汉江边上,南下最大愿望就是挣到钱了帮家里盖一栋房子。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它和长江黄河淮河一起并称为“江河淮汉”。而一路向东的长江,是炎黄的乳汁,是华夏的图腾。

80年代,一部人文地理纪录片《话说长江》让人激情澎湃荡气回肠,气势恢宏的史诗手法,亲切自然地深情解说,把华夏儿女的家国情怀酣畅淋漓的释放了出来,并深深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

从朔方到岭南,上官致远、阮秋香和汪牡丹都来自长江流域,而姜菲来自黄河流域,脚下这片他们打工的热土是珠江流域。

中国经济中心自东晋末年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后,由黄河流域逐渐南移至长江流域,这一漫长的过程到南宋时期才最终完成;改革开放后,珠江流域似乎在短短的十年间成了全民关注的焦点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心。

汪牡丹性格很活泼,一路上,用家乡话哼着俚歌小曲,听口音有点接近武汉话。

汉江流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流行在这一带有天沔小曲,电影《洪湖赤卫队》中秋菊所唱:“手拿碟儿敲起来,小曲好唱口难开”,歌词所指“小曲”就是天沔小曲。

“真不容易,你这么小就出来打工了。”上官致远带着一种怜惜的口吻。

“就像我刚才唱的家乡小曲一样,都是些下里巴人,整不了阳春白雪的;谁让咱家里穷,没有办法。”汪牡丹说得很轻松,有一种乐观和豁达。

“快到了,就是这个村子。”阮秋香和汪牡丹带着上官致远到达一个巷口时说。

这是一个城中村,上官致远总觉得这地方好像来过,当他往里面走了几步看到巷子深处那静卧在暗夜中黑魆魆的麦氏大宗祠时,他才意识到原来这是到了合水口村。

眼前是一片岭南那种常见的低矮民居房屋,阮秋香打开了房门。房间不是很大,里面有两张床,想必这就是阮秋香和汪牡丹住的地方。

“这里虽然很简陋,但这个村治安很好,小偷基本上都不敢到这个村来。”阮秋香说。

“这个村的人都喜欢练武,小偷也怕挨打。”汪牡丹笑着说,她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那样子有点像当年富川完中的易弦。

这时,窗外的月光照了进来,洒在汪牡丹的脸上,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上官致远这时才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她,汪牡丹年龄大约十五六的样子,其实就是个少女,发育较好,身材也非常匀称,一头的披肩发,笑起来的样子很好看。只是皮肤偏黑了点,算是一朵黑牡丹吧,要不然这女孩稍加打扮就会光彩照人。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些过早辍学出门打工的女孩都有着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和世故。

上官致远送两个女孩出了村口,并叮嘱她们走松白路过去,不要走小道。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上官致远不由自主地想起姚婉珺,还有俞晚霞,想起山茶乡中学班上那些学生来。

阮秋香告诉上官致远,这个村有个叫麦太生的老头在圣曼厂做保安队夜班的班长,还有一个叫麦照天的人在厂里当厂长。

“哦,原来麦老头就在你们厂啊。”上官致远说。

阮秋香没想到上官致远认识麦太生,她继续说:“厂里的老板是兄弟俩,台湾人。”

看来这家台资厂请合水口村的麦照天当厂长,麦太生巡逻护厂,其实也是冲合水口村麦姓人在当地的名气来的。”

“你们厂里要是招工,你们告诉我一声,看有没有适合我的岗位。”上官致远对俩女孩说。

“要是这样的话,我们就是同事了。”汪牡丹声音总是那样欢快。

送走两个女孩,上官致远长吁了一口气。时间有点晚了,上官致远依然没有睡意。月亮渐渐西沉,那是一轮弯弯的上弦月。溶溶的月光下,麦氏大宗祠显得很静谧,似乎笼罩着一层氤氲的薄雾,又像一层轻灵的白纱,散发着一种神秘的色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道姑小王妃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长河沧浪
连载中楚风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