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第133章 致远返家乡备考 易弦回阳辛开张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央就意识到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一九九六年,中央发了一个著名的十三号文件《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十分明确地指出,凡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严重事件和死人伤人恶性案件的要追究乡村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具体提出“三减”,其中就有减少乡镇机构和人员开支……;明确提出“五个严禁”,其中有严禁动用专政工具和手段向农民收取钱物……

现在,县里搞“清费治乱”,说明基层政府已经意识到农民已经不堪重负。但是,如果不进行机构改革,裁减冗员,从根子上斩断“三乱”黑手,解散横行乡里的“棒子队”,清费治乱谈何容易!

“那该要的还得要,不然,我的工程款,还真没地方着落。”孙有福惦记着自己的款项,开始附和着,“这样吧,赖支书,什么时候到城里去开开荤,今年抗洪的时间还没到,养足精神头去潇洒潇洒……还是原来的古大亨书记好,我们富川县现在可是开放多了。”

孙有福这几年好运连连,前不久又通过富川县水利局的孟局长揽了个水利工程,口袋钞票的确比以前多了许多,但他吃喝嫖赌五毒俱全,花钱也快。

“你小子别每天都寻思这事,兜里有几个钱帮衬下你城里的水莲大姐!哼,光想着玩女人!”赖根正知道孙有福那点德行,只晓得古书记在富川县当政后的“繁荣娼盛”,古书记搞的“五整顿一加快”,他就未必知晓了。

“得了吧,赖支书,我就不相信你是不吃腥的猫,我可听说你去年在江堤上和当地的一位妇联主任有一腿,可有这事?”孙有福说完,顾自大笑起来,其实,他是在有意的敲打赖根正,有关赖根正和他那村妇联主任老婆的风言风语早在村里传开了。

“去你的吧!整天捕风捉影,我在那里防汛抗洪,你们这些人却在背后嚼舌头,整天忙得连放屁的功夫都没有,还有心思干那事。”赖根正一本正经地说。

孙有福和支书分手后朝上官致远这边的破土砖房走来,上官致远看得真切,他不知道这个堂叔会有什么话要吩咐。

“致远,从深圳回来了,你这样在家里也好,好生的待着,这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没强求,你呀!天生种庄稼的命,转了一个大圈子还不是回来了!”孙有福带着一副奚落的口吻,顺手拿起一只香蕉。

上官致远默不作声,碍于孙有福叔叔的身份任凭他数落,看他三两口就把一只香蕉吞了下去,便岔开话题:“中秋读书还好吧?”

“现在还难说,目前还只是上初中,成绩再好也只能说明部分问题,”孙有福又拿出了一支烟,边抽烟边搭腔,“咱们这个家族有没有读书风水就看他了。”

孙有福走后,上官致远站在那里觉得鼻子一酸,但他强忍住了那辛酸而委屈的泪水。

清明过后,天气渐渐地转暖了,门前的这片橘树已经开始开了细小的白花,这种雄雌同体混合花,花瓣一般不超过两厘米。上官致远看着这满园星星点点的桔花,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养父来,清明那天,他去给养父扫了墓,墓茔周遭杂草丛生,上官致远清除了一下午。眼前这一大片橘树都是他生前栽下来的,后来他腿不方便了就坐在凳子上给桔苗苅草,只是年年花相似,物是人已非。

上官致远这几天就这样端着书坐在园子边看。往年,他总是边看书边守着这片桔园,到了下半年,正是小孩子频繁偷橘子的时候,有时偶尔会抓到个把嘴馋的妇女孩童。其实本湾子还是很少有人来偷,倒是邻近几个自然村的村民以为这片桔园无人看管经常光顾。那时,上官里仁会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在桔园搭起棚子,并在一些沟沟壑壑的入口处塞些带刺的荆棘,偏僻的路段则扎起篱笆墙。

当橘子枝头越来越沉,上官里仁便寻思着摘点橘子让上官致远到市场上去卖。那时,上官致远不谙世事,不清楚生活拮据的根源,不像现在,因出门转过一圈已然体会到了生活艰难。的确,不当家哪知柴米油盐贵?

那年,一个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日子,还在上初中的上官致远挑了半担橘子到了阳辛镇,一步一个趔趄走在大街,找个地方放下橘子,对面不远处就是黎小牛家的大牛酒店。上官致远看着满街熙熙攘攘的人群就是不敢像其他卖桔人一样吆喝招揽顾客,眼见着一旁卖家在熟练地称橘子讨价还价、数钱找钱,他站在那里反显得浑身不自在,于是索性把随身携带的一本文白夹杂的繁体《东周列国故事新编》拿了出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除了开饭店的黎婶因怜惜他是个孩子买了几斤外,遂再无人问津。红日西沉,渐渐地街上的人越来越少,上官致远却依然在津津有味地看着那本书。不知道底细的人倒以为他是临时替大人看一下摊子。

“致远,你是在干嘛?”其时,在一中放假回家的赖天阳刚好经过,看到在半担橘子旁看书的上官致远已经入迷了。

“我……唉,这不是在卖橘子吗?”上官致远见天阳发问便回过神来,他合上书站起来有点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这才发现四周暮色沉沉街上行人寥落。

“这样在大路边上,是有点不好意思的,要是哪天我在阳辛街有家店面就好了。”赖天阳看着对面的大牛酒店说,“那我准能帮你卖。”

没想多年以后,赖天阳把黎家的大牛酒店租了下来,稍一装修,弦子发屋在阳辛街上正式营业了。原先的大牛酒店很大,赖天阳又另辟一间,把自己当年修理电器的家伙什都摆了出来,就这样天阳电器维修也重新开张,只不过,他只能等节假日有空闲时才承接维修业务。

赖天阳其实早就想回阳辛,他觉得在石牛镇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不如和易弦先把窝挪回阳辛街。易弦起先不肯回来,她想去石牛镇开理发店,守在赖天阳的身边,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店面,于是心有不甘的回到了阳辛镇。

上官致远从深圳回来时,在阳辛街头看到弦子发屋和天阳电器维修就感到诧异:这俩人双宿双飞,啥时回阳辛了?这可是原先的大牛饭店,难道卖给赖天阳家了?见到易弦时,她正忙得不亦乐乎。上官致远找了个座位坐下来,说声理发。

“吔,致远,你啥时回来的?”易弦原先还真以为是顾客,“记得你是那年春节前出去的……今年春节也没回来,在外面过得还好吧?”

“弦子姐,你这理发店可是比原先气派亮堂多了。”上官致远还记得俞家沟那间简陋的理发店。

“那是个山沟,也只能将就着过。”易弦一年多没见上官致远,见他精神头好像还行,“你的行李我都帮你带回来了,放在你天阳哥那间店里。”

“你们现在可好了,夫妻双双把家还,连店面都开到了一起。”上官致远看到并排的两间店面感慨地说。

“好啥哩,你天阳哥还在石牛镇,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调回来。”易弦道。

“那调回来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吗?去教育局找找人。”上官致远说。

“找谁呀,现在这年头找人办事都得送礼……我们富河村的钟高才副局长已经退下来了。”易弦说,“关键是俞校长不肯放你天阳哥走,非要他再带一届毕业班。”

“那也不就一年的事情吗?”上官致远说,“那俞援朝校长去中心中学当校长了?”

“他现在是从初一带起……俞校长只是个副校长,章主任倒是当了教导主任……说是要你天阳哥把这一届带到初三毕业。”看得出来易弦很纠结这个事情。

“那不得三年?”上官致远道。

“三年,那也不一定!我这都是忽悠你弦子姐的,让她有个思想准备。到时候,我去找古逸尘把我调到县城去。”赖天阳放假后到了富河村,见到上官致远如是说。

“古逸尘?”上官致远知道赖天阳说的是石牛镇古书记,“你本事挺大的,跟他还攀起了交情。”

“古书记不出意外将在千禧之年调到县教育局当局长。”赖天阳消息倒挺灵通的,“有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去镇中学教书就是这点好处,和古书记、俞英才组长喝过几次酒,哦,还有黎大所长……一来二去就熟了。”

“社会交往,这是你的强项。”上官致远历来对赖天阳的交际能力佩服不已,当年文科复读班的班长确实有两把刷子。

“结交朋友我算是马马虎虎,不过,拍马屁我跟俞英才比可是差远了。”听说上官致远回来是参加自考,赖天阳立即表示赞同:“致远,你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寄长风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长河沧浪
连载中楚风雅 /